【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頁巖氣勘探與開發,具體是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1、在頁巖氣勘探與開發過程中,準確測量頁巖的含氣量是評估儲層潛力、制定開發方案的重要依據。傳統的頁巖氣含氣量測試一般時采用保壓取芯裝置取得巖心樣品,隨后對巖心樣品進行解吸后測得巖心的含氣量,以此來推算出整個頁巖層的含氣量。其中,巖心的含氣量總共由三部分組成,即解吸氣含量、損失氣含量以及殘余氣含量,對于解吸氣含量以及殘余氣含量的測算較為簡單,而損失氣含量的測試則較難。
2、目前,對于損失氣含量的測算通常是通過usbm法(美國礦業局直接法)直線回歸獲得,此方法主要是根據擴散模擬,在解吸作用初期,解吸的總氣量隨時間的平方根呈線性變化,運用直線擬合直接推算出損失氣的含量,而在實際取芯過程中,由于巖心所處環境的改變使得巖心中的氣體解吸量也會隨之改變,進而使得推算出的數值與實際數值存在誤差,無法得到測得準確的含氣量,此外,還可在保壓取芯筒上兩節放氣管線,將放氣管線與水槽連接,在水槽中設置計量筒,以此測量保壓筒中釋放的氣體量,此方法雖能夠有效測得損失氣含量但易受到取芯深度的影響,適用范圍較小。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包括保壓外筒、間隔筒、間隔板、密封滑環、調節機構、封堵機構以及推板,其中,所述保壓外筒中固定設置有間隔筒,所述間隔筒中通過
2、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滑桿、連接環、調節板一以及調節板二,其中,所述連接環分配有兩個,兩個所述連接環上分別呈圓周固定設置有多個調節板一與調節板二,兩個所述連接環之間通過多個滑桿固定連接;
3、且所述間隔筒上呈圓周開設有多個供所述滑桿密封滑動滑槽。
4、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間隔板靠近所述測量腔的一側呈圓周開設有多個密封槽一,所述調節板一沿所述密封槽一密封滑動;
5、所述保壓外筒靠近所述測量腔的一側呈圓周開設有多個密封槽二,所述調節板二沿所述密封槽二密封滑動。
6、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測量腔上下兩端分別呈圓周開設有多個出氣孔以及進氣孔;
7、所述調節板一上開設有呈l型并錯位設置的進氣口一以及出氣口一,所述進氣口一和出氣口一能夠分別與位于所述測量腔下端的出氣孔和進氣孔連通;
8、所述調節板二上開設有呈l型并錯位設置的進氣口二以及出氣口二,所述進氣口二與出氣口二能夠分別與位于所述測量腔上端的出氣孔和進氣孔連通。
9、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取芯腔上開設有多個通孔;
10、所述間隔筒上開設有多個走氣通道,所述走氣通道與多個所述通孔以及進氣孔連通。
11、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封堵機構包括封堵座、密封板以及驅動板,其中,所述封堵座固定設置在所述保壓外筒底部,所述封堵座上開設有密封轉槽,所述密封轉槽中呈圓周密封轉動設置有六個密封板,所述密封轉槽中環轉動設置有驅動板;
12、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設置有導桿,所述驅動板上呈圓周開設有六個驅動槽,所述導桿沿所述驅動槽滑動。
13、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密封板為呈三角狀的弧形板,所述密封板底部固定設置有弧形轉塊,且所述弧形轉塊的圓形位于所述密封板的一條豎邊上,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取芯腔內側的兩條弧形邊上分別設置有向上和向下的斜推面;
14、所述密封轉槽上呈圓周開設有六個弧形轉槽,所述弧形轉塊沿所述弧形轉槽轉動。
15、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密封轉槽上開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開設有環形液壓腔;
16、所述驅動板上固定設置有弧形塊,所述弧形塊上固定設置有環形液壓桿,所述弧形塊沿所述弧形槽滑動,所述環形液壓桿沿所述環形液壓腔密封滑動。
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專利技術中,通過測量腔、調節機構以及密封滑環的設置,使得巖心在輸送至解吸罐之前的游離氣含量能夠被準確測量出來,進而使得最終測試的巖心總含氣量的數值更加準確,且保壓外筒能夠被輸送至任意深度進行取芯工作,并對任意的巖心均能夠準確測得損失氣的含量,進而使得保壓外筒及裝置整體的適用范圍更廣且測得的含氣量數據更加準確,此外通過封堵機構的設置,使得取芯腔能夠被有效密封,并將密封板的兩個弧形邊分別設置向上與向下的斜面,使得相鄰兩個密封板利用此向上與向下的斜面能夠對巖心進行切割,并將切割的巖心進行推送,使得巖心在被原樣取出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巖心卡在密封板上。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壓外筒(1)、間隔筒(2)、間隔板(3)、密封滑環(4)、調節機構(5)、封堵機構(6)以及推板(7),其中,所述保壓外筒(1)中固定設置有間隔筒(2),所述間隔筒(2)中通過液壓桿驅動滑動設置有推板(7),所述推板(7)將所述間隔筒(2)內部分隔成兩部分并在所述間隔筒(2)下部形成取芯腔(21),所述保壓外筒(1)上固定設置有間隔板(3),所述間隔板(3)將所述保壓外筒(1)與間隔筒(2)形成的環形空間分隔成兩部分并在所述保壓外筒(1)上部形成測量腔(11),所述保壓外筒(1)位于所述測量腔(11)的一端設置有刻度線,所述測量腔(11)中密封滑動設置有密封滑環(4),所述密封滑環(4)中嵌入有距離的距離傳感器,所述測量腔(11)中還滑動設置有調節機構(5),且所述密封滑環(4)能夠推動所述調節機構(5)滑動,所述保壓外筒(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封堵機構(7),所述取芯腔(21)的外側呈圓周固定設置有多個支撐耳(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機構(5)包括滑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板(3)靠近所述測量腔(11)的一側呈圓周開設有多個密封槽一(31),所述調節板一(53)沿所述密封槽一(31)密封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腔(11)上下兩端分別呈圓周開設有多個出氣孔(111)以及進氣孔(1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腔(21)上開設有多個通孔(2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機構(6)包括封堵座(61)、密封板(62)以及驅動板(63),其中,所述封堵座(61)固定設置在所述保壓外筒(1)底部,所述封堵座(61)上開設有密封轉槽(611),所述密封轉槽(611)中呈圓周密封轉動設置有六個密封板(62),所述密封轉槽(611)中環轉動設置有驅動板(6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62)為呈三角狀的弧形板,所述密封板(62)底部固定設置有弧形轉塊(622),且所述弧形轉塊(622)的圓形位于所述密封板(62)的一條豎邊上,所述密封板(62)靠近所述取芯腔(21)內側的兩條弧形邊上分別設置有向上和向下的斜推面;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轉槽(611)上開設有弧形槽(612),所述弧形槽(612)上開設有環形液壓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壓外筒(1)、間隔筒(2)、間隔板(3)、密封滑環(4)、調節機構(5)、封堵機構(6)以及推板(7),其中,所述保壓外筒(1)中固定設置有間隔筒(2),所述間隔筒(2)中通過液壓桿驅動滑動設置有推板(7),所述推板(7)將所述間隔筒(2)內部分隔成兩部分并在所述間隔筒(2)下部形成取芯腔(21),所述保壓外筒(1)上固定設置有間隔板(3),所述間隔板(3)將所述保壓外筒(1)與間隔筒(2)形成的環形空間分隔成兩部分并在所述保壓外筒(1)上部形成測量腔(11),所述保壓外筒(1)位于所述測量腔(11)的一端設置有刻度線,所述測量腔(11)中密封滑動設置有密封滑環(4),所述密封滑環(4)中嵌入有距離的距離傳感器,所述測量腔(11)中還滑動設置有調節機構(5),且所述密封滑環(4)能夠推動所述調節機構(5)滑動,所述保壓外筒(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封堵機構(7),所述取芯腔(21)的外側呈圓周固定設置有多個支撐耳(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機構(5)包括滑桿(51)、連接環(52)、調節板一(53)以及調節板二(54),其中,所述連接環(52)分配有兩個,兩個所述連接環(52)上分別呈圓周固定設置有多個調節板一(53)與調節板二(54),兩個所述連接環(52)之間通過多個滑桿(51)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保壓取芯現場含氣量測試裝置,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翰淼,李松,蘇楊凱,常闖,張劉原,余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