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壓縮機領域。具體地,涉及止推板、支承組件、十字滑環(huán)以及渦旋壓縮機。
技術介紹
1、本部分的內容僅提供了與本技術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構成現(xiàn)有技術。
2、在渦旋壓縮機的運行過程中,隨著渦旋壓縮機的旋轉軸的旋轉,壓縮機構的動渦旋件相對于定渦旋件運動,在此過程中,在止推板與動渦旋件之間的止推面上產生軸向力,可能造成止推面的磨損。并且,隨著對壓縮機性能的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壓縮機增設了噴氣增焓設計。然而,噴氣增焓設計將會進一步增大止推板與動渦旋件之間的止推面所承受的軸向力,加大了止推面磨損的風險。止推面的磨損將會限制壓縮機的性能和設計。
3、為了避免止推面的磨損,止推面的潤滑至關重要。在現(xiàn)有設計中,隨著渦旋壓縮機的旋轉軸的旋轉,潤滑油通過動渦旋件的轂部與止推板之間的徑向間隙甩到止推面上,以提供止推面的潤滑。然而,由于渦旋壓縮機的緊湊性設計的考慮,在動渦旋件的轂部與止推板之間形成的徑向間隙通常較小,這不利于將潤滑油飛濺到止推板與動渦旋件之間的止推面,從而難以對止推面提供足夠的潤滑。如果止推面的潤滑不足,則經常會導致止推面磨損。
4、因此,需要對壓縮機構的止推面的潤滑的進行改進,以克服可能出現(xiàn)的上述問題,減少止推面的磨損,提高渦旋壓縮機的性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者。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改善壓縮機構的止推面的潤滑。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減少渦旋壓縮機的功耗,改善渦旋壓縮機的性能。
2、本技術
3、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橫向凸緣部與本體部一體地形成。
4、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本體部包括第一本體部和第二本體部,第二本體部附接至第一本體部,并且第二本體部包括橫向凸緣部。
5、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本體部的軸向上端部設置有一個橫向通孔或者沿本體部的周向方向彼此間隔開的多個橫向通孔,橫向通孔位于止推面的下方并且從本體部的內周表面延伸至本體部的外周表面,使得中央通孔內積聚的潤滑油經橫向通孔流動至本體部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止推面。
6、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十字滑環(huán)包括:環(huán)體;凸起部,凸起部設置在環(huán)體上,用于引導動渦旋件相對于定渦旋件運動。環(huán)體設置有沉槽,該沉槽適于儲存潤滑油,并且儲存在沉槽內的潤滑油隨著十字滑環(huán)的往復運動而被供給至止推面。
7、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凸起部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對凸起部,第一對凸起部自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并且適于與定渦旋件配合。沉槽設置在第一對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8、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油道自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取油口將油道與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轂部內的潤滑油經取油口和油道流出端板。沉槽適于儲存自油道流出的潤滑油。
9、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旋轉軸,旋轉軸的上端部由主軸承座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結構件為旋轉軸或安裝在旋轉軸上的平衡塊。
10、在一個實施方式中,主軸承座的底壁上設置有泄油孔。
11、本技術的另一個方面在于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壓縮機構,壓縮機構包括定渦旋件和動渦旋件,動渦旋件包括端板和自端板的一側表面軸向延伸的轂部;主軸承座;以及止推板,止推板固定于主軸承座或者與主軸承座一體地形成,止推板包括本體部,本體部形成有中央通孔,本體部的頂面形成用于端板的止推面,并且轂部至少部分地位于中央通孔內。本體部的軸向上端部設置有一個橫向通孔或者沿本體部的周向方向彼此間隔開的多個橫向通孔,橫向通孔位于止推面的下方并且從本體部的內周表面延伸至本體部的外周表面,使得橫向通孔允許潤滑油經橫向通孔流動至本體部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止推面。
12、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橫向通孔沿中央通孔的徑向方向延伸。
13、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十字滑環(huán)設置成引導動渦旋件相對于定渦旋件運動,并且十字滑環(huán)適于將從橫向通孔流動至本體部的外周側的潤滑油供給至止推面。
14、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十字滑環(huán)包括環(huán)體,環(huán)體設置有沉槽,沉槽適于儲存潤滑油,并且儲存在沉槽內的潤滑油隨著十字滑環(huán)的往復運動而被供給至止推面。
15、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端板設置油道以及取油口,油道自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取油口將油道與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轂部內的潤滑油經取油口和油道被供給至端板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止推面。
16、本技術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壓縮機構,壓縮機構包括定渦旋件和動渦旋件,動渦旋件包括端板和自端板的一側表面軸向延伸的轂部;主軸承座;止推板,止推板固定于主軸承座或者與主軸承座一體地形成,止推板包括本體部,本體部形成有中央通孔,本體部的頂面形成用于端板的止推面,并且轂部至少部分地位于中央通孔內;以及十字滑環(huán)。十字滑環(huán)包括:環(huán)體;以及凸起部。凸起部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對凸起部,第一對凸起部適于與靜件配合;以及彼此相對的第二對凸起部,第二對凸起部與第一對凸起部彼此交錯地布置,第二對凸起部適于與壓縮機構的動渦旋件配合。環(huán)體設置有沉槽,沉槽適于儲存潤滑油,并且,儲存在沉槽中的潤滑油隨著十字滑環(huán)的往復運動而被供給至止推面。
17、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其中,油道自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取油口將油道與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轂部內的潤滑油經取油口和油道流出端板。沉槽適于儲存自油道流出的潤滑油。
18、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沉槽位于所述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19、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沉槽位于自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的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20、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對凸起部自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靜件為定渦旋件,沉槽位于第一對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21、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油道包括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取油口包括第一取油口和第二取油口,第一取油口將第一油道與轂部的內部連通,第二取油口將第二油道與轂部的內部連通。轂部內的潤滑油經第一取油口、第一油道、第二取油口以及第二油道被供給至沉槽。
22、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沉槽包括至少一對彼此相對的沉槽。
2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渦旋壓縮機。根據本技術的渦旋壓縮機能夠改善用于壓縮機構的止推面的潤滑,避免止推面磨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凸緣部與所述本體部一體地形成;或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的軸向上端部設置有一個橫向通孔或者沿所述本體部的周向方向彼此間隔開的多個橫向通孔,所述橫向通孔位于所述止推面的下方并且從所述本體部的內周表面延伸至所述本體部的外周表面,使得所述中央通孔內積聚的潤滑油經所述橫向通孔流動至所述本體部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所述止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所述十字滑環(huán)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對凸起部,所述第一對凸起部自所述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并且適于與所述定渦旋件配合;所述沉槽設置在所述第一對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所述油道自所述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所述取油口將所述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所述轂部內的潤滑油經所述取油口和所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上端部由所述主軸承座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以及
8.根據權利要求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承座的底壁上設置有泄油孔。
9.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通孔沿所述中央通孔的徑向方向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所述十字滑環(huán)設置成引導所述動渦旋件相對于所述定渦旋件運動,并且所述十字滑環(huán)適于將從所述橫向通孔流動至所述本體部的外周側的潤滑油供給至所述止推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滑環(huán)包括環(huán)體,所述環(huán)體設置有沉槽,所述沉槽適于儲存潤滑油,并且儲存在所述沉槽內的潤滑油隨著所述十字滑環(huán)的往復運動而被供給至所述止推面。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所述油道自所述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所述取油口將所述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所述轂部內的潤滑油經所述取油口和所述油道被供給至所述端板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所述止推面。
14.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其中,所述油道自所述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所述取油口將所述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所述轂部內的潤滑油經所述取油口和所述油道流出所述端板;所述沉槽適于儲存自所述油道流出的潤滑油。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位于所述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位于自所述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的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對凸起部自所述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所述靜件為所述定渦旋件;所述沉槽位于所述第一對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19.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取油口包括第一取油口和第二取油口,所述第一取油口將所述第一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二取油口將所述第二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以及
20.根據權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包括至少一對彼此相對的沉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凸緣部與所述本體部一體地形成;或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的軸向上端部設置有一個橫向通孔或者沿所述本體部的周向方向彼此間隔開的多個橫向通孔,所述橫向通孔位于所述止推面的下方并且從所述本體部的內周表面延伸至所述本體部的外周表面,使得所述中央通孔內積聚的潤滑油經所述橫向通孔流動至所述本體部的外周側以被供給至所述止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所述十字滑環(huán)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對凸起部,所述第一對凸起部自所述環(huán)體軸向向上突出并且適于與所述定渦旋件配合;所述沉槽設置在所述第一對凸起部的徑向內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設置有油道以及取油口,所述油道自所述端板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內側延伸,所述取油口將所述油道與所述轂部的內部連通,使得所述轂部內的潤滑油經所述取油口和所述油道流出所述端板;所述沉槽適于儲存自所述油道流出的潤滑油。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上端部由所述主軸承座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以及
8.根據權利要求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承座的底壁上設置有泄油孔。
9.一種渦旋壓縮機,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通孔沿所述中央通孔的徑向方向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十字滑環(huán),所述十字滑環(huán)設置成引導所述動渦旋件相對于所述定渦旋件運動,并且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錢源,段振飛,王亞霄,馬宏偉,
申請(專利權)人:谷輪環(huán)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