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公開涉及一種車輛,其包括車身和樞轉地安裝到車身的梯子。
技術介紹
1、卡車、貨車等較重類型的車輛通常包括車架、安裝到車架的駕駛室和在如車輛的正向移動方向上所見的駕駛室后方的位置安裝到車架的貨艙。
2、此外,這些類型的車輛中的一些包括布置在駕駛室與貨艙之間的空氣偏轉器裝置。空氣偏轉器裝置通常包括一組空氣偏轉器,該組空氣偏轉器被構造成在車輛沿正向移動方向行駛期間使空氣在貨艙的邊緣周圍偏轉。以此方式,當車輛沿正向移動方向移動時,車輛的空氣阻力以及風噪可減小。
3、技術發展使得裝到車輛中的系統和部件數量增加。例如,車輛的電氣化的當前趨勢已使這一數字顯著增加。電氣化車輛可以分類為純電動車輛和混合動力電動車輛。有時稱為電池電動車輛、僅電動車輛和全電動車輛的純電動車輛包括純電動動力傳動系統,并且不包括內燃機,并且因此在它們使用的地方不產生排放。
4、混合動力電動車輛包括兩種或更多種不同類型的動力,例如內燃機和電力推進系統。內燃機和電力推進系統的組合提供了關于能效的優點,部分是因為內燃機在較低功率輸出水平下的能效較差。此外,一些混合動力電動車輛能夠在需要時以純電驅動操作,諸如當在要求低噪聲水平和/或低排放水平的某些區域中行駛時。
5、電力通常儲存在各自包括多個可充電電池單元的多個推進電池中。使用一些不同類型的電池單元,例如鋰離子電池單元、鋰聚合物電池單元以及其它類型的可充電電池單元。與至少部分電動車輛相關聯的問題在于推進電池占據大量空間,這可能導致包裝問題,特別是在較重類型的車輛中,較重類型的車
6、在一些車輛中,期望使得使用者能夠進入駕駛車輛時通常不使用的某些車輛部分和區域。這種區域的一個實例是較重類型的車輛的車架上方和駕駛室后方的空間。例如,當想要對車輛的部件執行維護、維修和保養時,可能需要進入這種類型的空間。
7、當前,使得使用者和維護人員無需使用外部設備(例如便攜式梯子、凳子等)即可進入該空間的解決方案是在車輛側面為車輛設置數個臺階,這些臺階一起形成一個小樓梯,使得使用者可沿樓梯向上走到車架上方駕駛室后方的空間。
8、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通常限制其它類型的部件、系統和裝置的安裝空間。例如,如上所述的樓梯可以防止推進電池在樓梯位置處組裝到車架上。此外,利用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難以在不顯著減少車輛上其它部件、系統和裝置的安裝空間的情況下獲得便于使用者以符合人體工程學、方便且安全的方式到達車架上方的空間的使用者友好型樓梯。原因之一是,如果樓梯的某些部分從車輛側面突出,則突出部分可能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因此,在當前的解決方案中,上述小樓梯類似于梯子,使用者必須至少基本上豎直地向上爬到車架上方的空間。此外,即使樓梯的任何部分都不從車輛側面突出,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也可能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例如當行人/道路使用者與車輛之間發生與樓梯所在的車輛側面成一定角度的撞擊時。
9、當前,使得使用者能夠進入車架上方和駕駛室后方的空間的另一解決方案是在儲存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為車輛提供可滑動地布置到車架的梯子。與上述固定安裝的小樓梯相比,這種解決方案對其它部件、系統和裝置的安裝空間的負面影響可能較小。
10、然而,利用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難以獲得便于使用者以符合人體工程學、方便且安全的方式到達車架上方的空間的使用者友好型梯子。原因之一是,由于梯子的滑動特征,梯子通常必須具有直的形狀,這要求使用者在梯子處于使用位置時至少基本上豎直地攀爬。
11、此外,利用這種類型的解決方案,可能難以獲得安全的梯子裝置。也就是說,如果使用者在駕駛車輛之前忘記將梯子滑回儲存位置,或者如果梯子在行駛期間意外地從儲存位置滑到使用位置,則梯子將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此外,當梯子處于儲存位置時,例如當行人/道路使用者與車輛之間發生與梯子所在的車輛側面成一定角度的撞擊時,梯子也可能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
12、此外,通常,當設計車輛裝置時,如果裝置被設計成使得其可以簡單且直觀的方式使用,則是有利的。
13、此外,如果使得裝置既堅固又耐用,并且如果可以將裝置的故障點最小化,則是有利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標是克服或至少減輕上述問題和缺點中的至少一些問題和缺點。
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目標通過一種車輛來實現,所述車輛包括車身、圍繞樞轉軸線在儲存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樞轉地安裝到車身的梯子、鉸鏈裝置以及經由鉸鏈裝置在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可移動地附接到車身的車身板。車身板和梯子被布置成使得當車身板處于關閉位置并且梯子處于儲存位置時,如沿著車輛朝向車輛的側向方向所見,車身板覆蓋梯子。
3、由于當車身板處于關閉位置并且梯子處于儲存位置時,如沿著車輛朝向車輛的側向方向所見,車身板覆蓋梯子,因此當車身板處于關閉位置并且梯子處于儲存位置時,梯子的任何部分都不會比車身板從車輛的側向側突出得更遠。因此,由于這些特征,提供了一種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使得使用者可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設備來進入該區域。
4、此外,由于如沿著車輛朝向車輛的側向方向所見,車身板覆蓋梯子,因此當對象與車輛之間發生與車輛側面的撞擊時,車身板可以充當梯子與對象(例如行人或其他類型的道路使用者)之間的護罩。例如,在車輛轉彎期間,可能發生這種撞擊,從而導致與車輛側面成一定角度的撞擊,以及對象與車輛側面成一定角度撞擊車輛的情況。因此,同樣出于此原因,提供了一種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使得使用者可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設備來進入該區域。
5、此外,由于如沿著車輛的側向方向所見,車身板覆蓋梯子,因此當車身板處于關閉位置時,車身板可以防止梯子從儲存位置意外移動到使用位置。因此,同樣出于此原因,提供了一種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使得使用者可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設備。
6、此外,由于梯子圍繞樞轉軸線在儲存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樞轉地安裝到車身,因此該解決方案提供了對車輛上的其它部件、系統和裝置的安裝空間沒有影響或至少產生較小影響的條件。
7、此外,由于梯子圍繞樞轉軸線在儲存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樞轉地安裝到車身,因此車輛設置有梯子,所述梯子具有以直觀、安全且方便的方式用以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設備來進入該區域的條件。
8、此外,由于梯子圍繞樞轉軸線在儲存位置與使用位置之間樞轉地安裝到車身,因此解決方案具有既堅固又耐用同時使得使用者可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而無需使用外部設備的條件。
9、因此,提供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克服或至少減輕了上述問題和缺點中的至少一些問題和缺點。因此,實現了上述目標。
10、根據本文中的實施例的梯子被構造成當處于使用位置時用于進入車輛的特定區域或空間,并且被構造成當處于儲存位置時被儲存起來,即不用于進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車輛(2),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元件(7),所述元件被構造成當所述車身板(5)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防止所述梯子(4)從所述儲存位置移動到所述使用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元件(7)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鉸鏈裝置(6)。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把手(8),并且其中所述元件(7)是所述把手(8)的一部分。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把手(8),所述把手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鉸鏈裝置(6),使得所述把手(8)在所述車身板(5)移動到所述打開位置時處于使用位置,并且在所述車身板(5)移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處于儲存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鉸鏈裝置(6)包括一組鉸鏈連桿(6'、6"),并且其中所述把手(8)經由所述一組鉸鏈連桿(6'、6")中的至少一個鉸鏈連桿(6')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車身板(5)。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橫向于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方向(la)。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與所述車輛(2)的所述縱向方向(ld)之間的角度(a1)在15-75度的范圍內或在30-60度的范圍內。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具有側向縱向平面(Lp),所述側向縱向平面包括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la'),并且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橫向于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縱向平面(Lp)。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具有側向縱向平面(Lp),所述側向縱向平面包括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la'),并且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與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縱向平面(Lp)之間的角度(a2)在1-45度的范圍內或在3-18度的范圍內。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相對于所述車身(3)成角度,使得當所述梯子(4)從所述儲存位置樞轉時,至少所述梯子(4)的部分(14)的移動矢量分量(vc14)與所述車輛(2)的反向移動方向(rd)一致。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相對于所述車身(3)成角度,使得當所述梯子(4)從所述使用位置樞轉時,至少所述梯子(4)的部分(14)的移動矢量分量(vc14')與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一致。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梯子(4)圍繞所述樞轉軸線(Pa)在所述儲存位置與所述使用位置之間的最大樞轉角度在100-210度的范圍內,或在135-195度的范圍內。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是包括車架(3')的重型道路車輛(2),并且其中所述梯子(4)在如相對于所述車輛(2)的豎直方向(vd)所見的所述車架(3')上方的位置安裝到所述車輛(2)。
1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是包括車架(3')的重型道路車輛(2),并且其中所述梯子(4)被構造成使得能進入如相對于所述車輛(2)的豎直方向(vd)所見的所述車架(3')上方的空間(9)。
1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是包括車架(3')和安裝到所述車架(3')的駕駛室(11)的重型道路車輛(2),并且其中所述車身板(5)被布置在如相對于所述車輛(2)的正向移動方向(fd)所見的所述駕駛室(11)的后方。
1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鉸鏈裝置(6)被構造成使得當所述車身板(5)朝向所述打開位置移動時,至少所述車身板(5)的第一移動矢量分量(vd)與所述車輛(2)的正向移動方向(fd)一致。
1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鉸鏈裝置(6)被構造成使得當所述車身板(5)朝向所述打開位置移動時,至少所述車身板(5)的第二移動矢量分量(vc2)與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1.一種車輛(2),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元件(7),所述元件被構造成當所述車身板(5)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防止所述梯子(4)從所述儲存位置移動到所述使用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元件(7)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鉸鏈裝置(6)。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把手(8),并且其中所述元件(7)是所述把手(8)的一部分。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包括把手(8),所述把手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鉸鏈裝置(6),使得所述把手(8)在所述車身板(5)移動到所述打開位置時處于使用位置,并且在所述車身板(5)移動到所述關閉位置時處于儲存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鉸鏈裝置(6)包括一組鉸鏈連桿(6'、6"),并且其中所述把手(8)經由所述一組鉸鏈連桿(6'、6")中的至少一個鉸鏈連桿(6')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車身板(5)。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梯子(4)被構造成當所述梯子(4)處于所述使用位置時防止所述車身板(5)從所述打開位置移動到所述關閉位置。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橫向于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方向(la)。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與所述車輛(2)的所述縱向方向(ld)之間的角度(a1)在15-75度的范圍內或在30-60度的范圍內。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具有側向縱向平面(lp),所述側向縱向平面包括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la'),并且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橫向于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縱向平面(lp)。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2),其中所述車輛(2)具有側向縱向平面(lp),所述側向縱向平面包括所述車輛(2)的縱向方向(ld)以及所述車輛(2)的側向方向(la、la'),并且其中所述樞轉軸線(pa)與所述車輛(2)的所述側向縱向平面(lp)之間的角度(a2)在1-45度的范圍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D·貝里格倫,M·科林,N·馬丁松,C·亨里克森,M·埃里克松,
申請(專利權)人:斯堪尼亞商用車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