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通肛器,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新生兒用通肛器。
技術介紹
1、臨床醫學上,新生兒出生后,需要判斷新生兒是否存在肛門畸形,具體來說,需要檢查有無肛門閉鎖。
2、現有專利cn215384408u公開了一種新生兒用通肛器,將通肛器的通肛段充分潤滑,操作者手握操作段的防滑面部位,再將球面端頭和通肛段緩慢插入至新生兒的肛門處,從而判斷直腸內有無閉鎖,如存在閉鎖,則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使用之前,該通肛器需要進行消毒。通常,常規方法是將該通肛器浸泡在消毒液中來進行消毒,然而,由于該通肛器蘸取潤滑劑后不易消毒,容易使新生兒受到交叉感染。
3、因此,設計一款新生兒用通肛器,不容易使新生兒受到交叉感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生兒用通肛器,不容易使新生兒受到交叉感染。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生兒用通肛器,包括輔助件、通肛栓和限位板,通肛栓與輔助件可拆卸連接,限位板安裝在輔助件上;通肛栓設有刻度。
3、在至少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件設有連接孔,通肛栓上設有插入連接孔的卡塊,卡塊上設有彈性件,連接孔內壁設有貫穿的凹槽,彈性件在彈力作用下卡于凹槽內。
4、本技術至少實現如下有益效果:
5、1.本技術的通肛栓與輔助件可拆卸連接,使用過后,可將粘有潤滑劑的通肛栓拆卸下來并放入廢物盒內,輔助件浸泡在消毒液中來進行消毒。不僅輔助件不容易受到潤滑劑影響,更容易消毒;而且再次使用時,插入新生
6、2.本技術的通過限位板和通肛栓上的刻度,在順利通肛的同時更是保護了新生兒不受傷害。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輔助件(1)、通肛栓(2)和限位板(3),通肛栓(2)與輔助件(1)可拆卸連接,限位板(3)安裝在輔助件(1)上;通肛栓(2)設有刻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件(1)設有連接孔,通肛栓(2)上設有插入連接孔的卡塊(21),卡塊(21)上設有彈性件(4),連接孔內壁設有貫穿的凹槽,彈性件(4)在彈力作用下卡于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4)為兩個,兩個彈性件(4)設置在通肛栓(2)兩側;彈性件(4)包括側托件(41)和按動套(42),按動套(42)為兩端封口內部中空的結構,且其中一端設置通孔,側托件(41)的一端與通肛栓(2)的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由同一側的按動套(42)上的通孔伸入按動套(42)內,該伸入部分為桿狀且套有彈簧(43),按動套(42)可在彈簧(43)的彈力作用下卡于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肛栓(2)遠離彈性件(4)一端設有球形頭(22)。
5.根據權利要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件(1)設有螺紋孔,通肛栓(2)插入螺紋孔且與輔助件(1)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輔助件(1)、通肛栓(2)和限位板(3),通肛栓(2)與輔助件(1)可拆卸連接,限位板(3)安裝在輔助件(1)上;通肛栓(2)設有刻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件(1)設有連接孔,通肛栓(2)上設有插入連接孔的卡塊(21),卡塊(21)上設有彈性件(4),連接孔內壁設有貫穿的凹槽,彈性件(4)在彈力作用下卡于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兒用通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4)為兩個,兩個彈性件(4)設置在通肛栓(2)兩側;彈性件(4)包括側托件(41)和按動套(42),按動套(42)為兩端封口內部中空的結構,且其中一端設置通孔,側托件(41)的一端與通肛栓(2)的側面固定連接,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藝,葉玉珠,廖真真,余煒靈,冼依靜,鄧晴,
申請(專利權)人:貴港市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