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交換器,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
技術介紹
1、隨著市場或客戶對發動機的動力需求的提升,發動機的功率扭矩相較于以往提升了很多,于此同時發動機的熱負荷隨之增加,相應的發動機散熱系統的性能需要同步提升,以滿足發動機處于適當的工作溫度,不會出現過熱的情況。但散熱系統的性能提升通常有兩個措施:(1)增大熱交換器;(2)提高冷卻介質的流量;措施(1)往往會增加熱交換器的體積,不利于發動機的外形尺寸;措施(2)往往會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包括本體及貫通設置于本體兩端的多個直管,包括設置于本體端部的端口,且端口根據功能分為冷卻對象進口和冷卻對象出口;
3、固定設置于本體兩端、且與直管端口同截面設置的端面;
4、設置于端面上的隔板,其相鄰面之間圍合形成與冷卻對象進口\冷卻對象出口相連通的輸送空間,且隔板相背面之間為連通直管用的連通空間;
5、用于驅使隔板旋轉用的活動中樞,其包括設置于隔板和本體之間的彈性件;
6、所述隔板的活動行程中存在兩個工位:
7、第一工位,彈性件展開,兩端的輸送空間相對應以形成供冷卻對象快速通過的第一換熱通道;
8、第二工位,彈性件扭轉,兩端的輸送空間錯開,形成供冷卻對象呈s型流動的第二換熱通道。
9、作為優選的,所述活
10、所述束流罩內設置有螺旋板,且束流罩在冷卻對象超速狀態下與彈性件相抵。
11、作為優選的,所述束流罩內活動設置有鎖止球;
12、所述端口內設置有與鎖止球卡接配合的驅動環,且驅動環上轉動設置有與隔板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13、所述鎖止球卡接狀態下,所述外螺紋與束流罩的轉動方向相反。
14、作為優選的,所述外螺紋上設置有旋轉尾翼。
15、作為優選的,所述束流罩包括用于集束冷卻對象的窄口和開設于束流罩上的通道,所述窄口內設置有活塞;
16、所述活塞受壓力方向改變以使冷卻對象沿窄口流出端口或冷卻對象沿通道進入端口。
17、作為優選的,所述驅動環上設置有用于封堵通道的擋流板。
18、作為優選的,還包括設置于隔板第一端的橡膠刮板,其上設置有與端面緊貼的抵觸部。
19、作為優選的,所述隔板上設置有用于卡接端面的卡件,且橡膠刮板上設置有與卡件相抵的集水板;
20、所述抵觸部上固定設置有與集水板擋接的擋接部。
21、作為優選的,所述隔板內部設置有多個抽吸管,且所述集水板與端面相切下偏轉以使抽吸管暢通。
22、作為優選的,所述隔板與橡膠刮板相對的第二端設置有指向窄口的抽吸口。
2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控制中樞對冷卻對象進行檢測,對于慢速流動的冷卻對象通過第一換熱通道進行降溫,減少冷卻所需的時間。而對于快速流動的冷卻對象則進入第二換熱通道,進入后在熱交換器內部往返流動,呈“s”型,在不增加長度的前提下,延長了通過時間,增加了散熱接觸面積,且提高了流動速度,以起到提升換熱效率,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包括本體(1)及貫通設置于本體(1)兩端的多個直管(14),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本體(1)端部的端口,且端口根據功能分為冷卻對象進口(2)和冷卻對象出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中樞包括束流罩(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流罩(9)內活動設置有鎖止球(9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81)上設置有旋轉尾翼(8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流罩(9)包括用于集束冷卻對象的窄口(92)和開設于束流罩(9)上的通道(93),所述窄口(92)內設置有活塞(9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環(8)上設置有用于封堵通道(93)的擋流板(8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隔板(7)第一端的橡膠刮板(75),其上設置有與端面(15)緊貼的抵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設置有用于卡接端面(15)的卡件(77),且橡膠刮板(75)上設置有與卡件(77)相抵的集水板(75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內部設置有多個抽吸管(76),且所述集水板(753)與端面(15)相切下偏轉以使抽吸管(76)暢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與橡膠刮板(75)相對的第二端設置有指向窄口(92)的抽吸口(7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包括本體(1)及貫通設置于本體(1)兩端的多個直管(14),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本體(1)端部的端口,且端口根據功能分為冷卻對象進口(2)和冷卻對象出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中樞包括束流罩(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流罩(9)內活動設置有鎖止球(9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81)上設置有旋轉尾翼(8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流罩(9)包括用于集束冷卻對象的窄口(92)和開設于束流罩(9)上的通道(93),所述窄口(92)內設置有活塞(9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效的熱交換器,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於鳳濤,劉克華,鄒義明,孫鳳霞,朱長偉,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