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車燈,具體涉及一種自平衡的前照燈及車輛。
技術介紹
1、在二輪車(如摩托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動車等)車輛的前端設有前照燈,前照燈可以在光線不佳的環境下提供照明,從而為駕駛者提供清晰的前方路況。但是在轉彎的情況下,前照燈會隨著車輛共同向轉彎內側轉頭,而在轉彎的時候,前照燈的照明光分布也跟著前照燈旋轉,這會導致內側前方,尤其是在晚上不清楚轉彎內側前方路況下,出現視野盲區,且轉彎外側會出現炫目,這有可能會造成危險。
2、現有的二輪車比如摩托車在公路轉彎行駛時,大都是通過增加額外的光源來進行轉彎時的補償,比如公告號為“cn217455814u”專利名稱為“?帶遠光補償的光學組”的專利技術專利設有兩個遠光光源,會存在2點弊端:1、額外的光源需要增加額外的功率;2、額外的光源同時也需要增加額外的控制,并且并不能做到對某一特定轉彎區域的補償,也就是說不能做到始終保持截止線與路面的平行,超出截止線以上的光型補償就會造成炫目,尤其是轉彎內側。若在轉彎內側突然出現行人,而行人因車輛的補償炫目避之不及,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具體表現為:摩托車在彎道行駛時,車輛會發生傾斜,摩托車原燈光照明系統會出現燈光鋪路面積減少,影響駕駛員的可視范圍,尤其是遠光,對于駕駛員體驗較多的是遠光補償,近光的補償會在轉彎一瞬間就結束,但是轉彎時更需要的是轉彎過來后的方向更遠處的路面狀況。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平衡的前照燈,旨在解決以上問題。
2、
3、優選地,所述透鏡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橫截面和縱截面均為曲面,且能夠對至少兩個方向的光線進行準直,其中,兩個方向相互垂直。
4、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器具有多個反光碗,且反光碗的數量等于所述第一近光出光單元和所述第二近光出光單元的數量和。
5、優選地,所述第一反射器的每一個反光碗的反射面與所述第一近光出光單元或所述第二近光出光單元相對應。
6、優選地,所述反光碗的反射面拋物面、類拋物面、橢球面和類橢球面中的任意一種,反射面能夠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平行地射至所述透鏡。
7、優選地,所述散熱器為鋁型材,由橫截面的形狀延伸形成,且具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散熱翅片。
8、優選地,所述驅動單元為電機,具體地,所述電機包括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步進電機、伺服電機、無刷電機。
9、優選地,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還包括陀螺儀和控制單元,所述陀螺儀設于所述控制單元上,用于檢測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的傾斜角度并將傾斜角度反饋給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陀螺儀反饋的傾斜角度并控制所述驅動單元往所述旋轉角度相反的方向旋轉相同角度。
10、優選地,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還包括底殼和燈罩;所述燈罩與所述底殼緊固連接并與所述底殼共同限定出容納腔體,所述容納腔體用于容納所述支撐底座、驅動單元、照明單元和控制單元。
11、第二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車身和第一方面中的自平衡的前照燈,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緊固安裝在所述車身上
12、相比現有技術,本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前照燈固定在車輛前端,在車輛行駛時,前照燈的內部結構零部件往往需要承受10g的振動,電機驅動越遠的透鏡需要產生更大的驅動力,這對電機也要產生更大的損耗。同時,連接最外側的透鏡和電機的支架也比較長,長時間的振動下可能會導致磨粉甚至斷裂。本方案的驅動單元直接固定照明單元,使得照明單元旋轉,力矩更小。
14、透鏡根據位置對光線進行調制,產生光型單元,通過多個光型單元疊加提高亮度,這樣的方式產生的近光光型較為均勻,克服拼接方式導致亮暗區域分層明顯,視覺效果一般的缺陷;散熱器和遠光反射碗的插腳配合,對近光光源進行遮擋,控制雜光量,使得近光光型的輪廓清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平衡的前照燈,包括支撐底座(1)、驅動單元(2)和照明單元(3),所述照明單元(3)用于產生照明光分布,所述驅動單元(2)的一端緊固在所述支撐底座(1)上,所述照明單元(3)遠離所述支撐底座(1)依次包括散熱器(31)、第一PCB板(32)、近光光源(321)、第一反射器(33)、第二PCB板(34)、遠光光源(341)、第二反射器(35)、遮光支架(36)、透鏡(37)和透鏡支架(38),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37)具有近光出光單元(371)和遠光出光單元(37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37)具有入光面(373)和出光面(374),所述出光面(374)的橫截面和縱截面均為曲面,且能夠對至少兩個方向的光線進行準直,其中,兩個方向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33)具有多個反光碗,且反光碗的數量等于所述第一近光出光單元(3711)和所述第二近光出光單元(3712)的數量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3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碗的反射面拋物面、類拋物面、橢球面和類橢球面中的任意一種,反射面能夠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平行地射至所述透鏡(3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31)為鋁型材,由橫截面的形狀延伸形成,且具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散熱翅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2)為電機,具體地,所述電機包括直流電機、交流電機、步進電機、伺服電機、無刷電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還包括陀螺儀和控制單元,所述陀螺儀設于所述控制單元上,用于檢測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的傾斜角度并將傾斜角度反饋給所述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陀螺儀反饋的傾斜角度并控制所述驅動單元往所述旋轉角度相反的方向旋轉相同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還包括底殼和燈罩;所述燈罩與所述底殼緊固連接并與所述底殼共同限定出容納腔體,所述容納腔體用于容納所述支撐底座(1)、驅動單元(2)、照明單元(3)和控制單元。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和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所述自平衡的前照燈緊固安裝在所述車身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平衡的前照燈,包括支撐底座(1)、驅動單元(2)和照明單元(3),所述照明單元(3)用于產生照明光分布,所述驅動單元(2)的一端緊固在所述支撐底座(1)上,所述照明單元(3)遠離所述支撐底座(1)依次包括散熱器(31)、第一pcb板(32)、近光光源(321)、第一反射器(33)、第二pcb板(34)、遠光光源(341)、第二反射器(35)、遮光支架(36)、透鏡(37)和透鏡支架(38),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37)具有近光出光單元(371)和遠光出光單元(37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37)具有入光面(373)和出光面(374),所述出光面(374)的橫截面和縱截面均為曲面,且能夠對至少兩個方向的光線進行準直,其中,兩個方向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33)具有多個反光碗,且反光碗的數量等于所述第一近光出光單元(3711)和所述第二近光出光單元(3712)的數量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的前照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33)的每一個反光碗的反射面與所述第一近光出光單元(3711)或所述第二近光出光單元(3712)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戴鵬林,聶偉,付巍,王書倉,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嘀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