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橋梁施工。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1、常通過在已有的舊橋梁上拓寬改建的方式,滿足交通量增長的需求。舊橋梁拓寬改建相對于新建公路或橋梁來說,原址改擴建既可以縮短建設周期,又少占建設用地。
2、目前,在拓寬舊橋梁時,通常先將部分舊橋梁外懸臂的混凝土鑿除,并保留原有端部鋼筋,與新建橋梁懸臂端之間預留30~50?cm寬濕接縫,待新建橋梁施工完成后連接濕接縫處預留鋼筋,并澆筑濕接縫混凝土,最終實現新舊橋梁橫向拼寬。但新舊橋梁之間由于梁體材料性能不同存在較大的剛度差異,活載作用下會在兩橋之間形成較大次內力,從而對橋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產生影響。
3、因此,如何設計新舊橋梁拼接構造的結構,以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是值得深思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2、為了實現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包括:
3、舊橋梁和新橋梁,舊橋梁和新橋梁沿水平方向并列設置,所述舊橋梁的邊梁翼板和所述新橋梁的邊梁翼板相對的一側上均凹設有搭槽,所述搭槽與所述邊梁翼板的頂部連通;
4、搭板,其搭設于一對搭槽上,所述搭板的兩側分別與一對搭槽的側壁間隙設置,所述搭板與所述搭槽側壁之間的間隙上填充有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層,所述鋼纖維混凝土層的頂部、所述搭板的頂部、所述新橋梁的邊梁翼板的頂部均與所述舊橋梁的邊梁
5、優選的是,所述搭槽的側壁和所述搭板的兩側上均涂抹有粘合劑,形成粘接層。
6、優選的是,所述搭板與所述搭槽側壁之間的間隙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波形鋼腹板,所述波形鋼腹板與所述粘接層之間填充有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層。
7、優選的是,所述舊橋梁的邊梁腹板上開設有多組穿孔,每組的多個穿孔沿豎直方向設置;
8、所述新橋梁的邊梁腹板上對應開設有多組與所述穿孔對應的預留孔,對應預留孔和穿孔上穿設有連接桿。
9、優選的是,所述預留孔與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隙、所述穿孔與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隙均填充有封孔劑。
10、優選的是,所述穿孔的軸線的延長線不與所述舊橋梁上的鋼筋相交,所述預留孔的軸線的延長線不與所述新橋梁上的鋼筋相交。
11、優選的是,所述搭槽的底部上敷設有緩沖過渡層,所述緩沖過渡層的上側與所述搭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緩沖過渡層的材質為環氧樹脂彈性混凝土。
12、優選的是,所述緩沖過渡層的材質為環氧樹脂彈性混凝土。
13、提供一種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4、s1、鑿除舊橋梁的邊梁翼板待加寬的一側上的混凝土,形成搭槽,通過專用鋼筋探測儀以及雷達精確探測出舊橋梁中鋼筋分布情況,避開舊橋梁中的鋼筋,于舊橋梁邊梁腹板上且位于搭槽同側鉆設穿孔;
15、s2、預制新橋梁時,于其邊梁翼板的一側上預留有搭槽,并于其邊梁腹板上且位于搭槽同一側預留有與穿孔對應的預留孔;
16、s3、吊裝新橋梁,使其與舊橋梁沿水平方向并列,且舊橋梁的搭槽與新橋梁的搭槽相對設置,在吊裝過程中,將連接桿穿于對應的穿孔和預留孔上,并用封孔劑封住穿孔和預留孔;
17、s4、于搭槽的底部上涂抹環氧樹脂彈性混凝土,形成緩沖過渡層,然后吊裝預制的搭板,使其搭設于一對搭槽上;
18、s5、于搭槽的側壁和搭板的兩側均涂抹粘合劑,形成粘接層,再于搭板與搭槽之間的間隙上豎直設置波形鋼腹板,然后于波形鋼腹板與粘接層之間澆筑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層。
19、本專利技術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第一、本專利技術通過搭板過渡連接舊橋梁和新橋梁,能更好地分散舊橋梁邊梁翼板和新橋梁邊梁翼板的變形差,使得新舊橋梁受力穩定,從而保證橋梁整體無較大次內力。
21、第二、本專利技術利用鋼纖維混凝土過渡連接搭板與新橋梁、舊橋梁,能有效提升舊橋梁和搭板的新舊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承載力和抗拉承載力,有效減少舊橋梁與搭板、新橋梁與搭板連接的縱向變形問題。
22、第三、本專利技術通過于搭板和新橋梁、舊橋梁之間的間隙設置波形鋼腹板,有助于增強鋼纖維混凝土層豎向的強度,并且由于波形鋼腹板的側面呈曲面形,沿新舊橋拼接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能夠分散車輛等交通荷載作用于鋼纖維混凝土層上的縱向壓力,能夠減小鋼纖維混凝土層因交通荷載產生縱向沉降,減小新舊橋梁因交通荷載集中于鋼纖維混凝土層產生裂縫的可能性。
23、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專利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槽的側壁和所述搭板的兩側上均涂抹有粘合劑,形成粘接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與所述搭槽側壁之間的間隙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波形鋼腹板,所述波形鋼腹板與所述粘接層之間填充有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舊橋梁的邊梁腹板上開設有多組穿孔,每組的多個穿孔沿豎直方向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孔與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隙、所述穿孔與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間隙均填充有封孔劑。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軸線的延長線不與所述舊橋梁上的鋼筋相交,所述預留孔的軸線的延長線不與所述新橋梁上的鋼筋相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槽的底部上敷設有緩沖過渡層,所述緩沖過渡層的上側與所述搭板的底部固定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
9.基于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槽的側壁和所述搭板的兩側上均涂抹有粘合劑,形成粘接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與所述搭槽側壁之間的間隙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波形鋼腹板,所述波形鋼腹板與所述粘接層之間填充有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舊橋梁的邊梁腹板上開設有多組穿孔,每組的多個穿孔沿豎直方向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舊橋梁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孔與所述連接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志江,雷強,侯兆領,潘梁浩,張國輝,郭浩春,趙星,齊峰,柳鑫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三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