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特別是涉及一種天線、移相調控裝置及移相傳動組件。
技術介紹
1、在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中,電調天線是覆蓋網絡的關鍵設備之一,電調天線主要包括天線陣列、與天線陣列相連的移相器及用于控制移相器進行移相調節的驅動裝置與控制模塊。在控制模塊的控制下,驅動裝置完成對移相器的移相調節動作。然而,天線陣列工作時的信號的頻率與控制模塊的控制信號的頻率不相同,使得天線陣列與控制模塊之間的信號容易產生相互干擾,特別是影響天線系統的照射互調與反射互調指標等,從而影響天線系統的輻射性能。
2、相關技術中,有采用屏蔽盒來裝設控制模塊及驅動裝置,并在屏蔽盒上開設軸孔,驅動裝置的驅動軸穿過軸孔伸出到屏蔽盒的外部,并與移相器的移相介質連接。然而,當移相器與屏蔽盒分別布置于天線底板的同一側時,驅動軸通過軸孔穿出后能與移相器的移相介質直接連接,但是占用空間較大,使得無法實現體積小型化;當移相器與屏蔽盒分別布置于天線底板的相對兩側時,能減小空間占用,但驅動軸由于與移相器分別與天線底板的兩側,導致無法實現與移相器的連接。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天線、移相調控裝置及移相傳動組件,它能夠實現結構緊湊,減小占用空間,同時能實現與移相器的連接。
2、一種移相傳動組件,所述移相傳動組件包括:
3、減速箱,所述減速箱用于設于屏蔽箱內部,所述減速箱的輸入端用于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及
4、螺桿傳動機構,所述螺桿傳動機構用于裝設于天線底板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減速箱包括主動齒輪及與所述主動齒輪相互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件相連,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均設為錐形齒輪。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減速箱還包括機箱,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機箱內;所述機箱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固定塊與安裝塊,所述固定塊與所述安裝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與所述第二凹部相互連通并形成容納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的第一活動腔室及與所述第一活動腔室連通的第一軸孔和第二軸孔,所述主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一軸孔中,所述從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二軸孔中。
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座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夾塊與第二夾塊;所述第一夾塊與所述第二夾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三凹部與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與所述第四凹部相互連通并形成容納所述第一錐形齒輪及所述第二錐形齒輪的第二活動腔室及與所述第二活動腔室連通的第三軸孔和第四軸孔,所述第一錐形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三軸孔中,所述第二錐形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四軸孔中。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螺桿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三止擋部與第四止擋部;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一極限位置時,所述第三止擋部與所述第一止擋部相互抵接限位;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二極限位置時,所述第四止擋部與所述第二止擋部相互抵接限位。
9、一種移相調控裝置,所述移相調控裝置包括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所述移相調控裝置還包括天線底板、裝設于所述天線底板上的屏蔽箱及裝設于所述屏蔽箱內部的電機與電控主板,所述電控主板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減速箱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屏蔽箱的底部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天線底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傳動件分別穿設于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中。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移相調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天線底板與所述屏蔽箱之間的屏蔽組件,所述屏蔽組件分別環繞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設置,且所述屏蔽組件在所述屏蔽箱的底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圍,所述屏蔽組件在所述天線底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圍。
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屏蔽組件包括與所述屏蔽箱的底部相連的第一凸出部及與所述天線底板相連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內并與所述第一凹槽內壁設有間隔;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內并與所述第二凹槽內壁設有間隔。
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屏蔽箱包括主殼、可打開地裝設于所述主殼頂面的第一封蓋及可打開地裝設于所述主殼側面的第二封蓋;所述主殼與所述第一封蓋的連接位置處設有至少一圈第一導電膠,所述主殼與所述第二封蓋的連接位置處設有至少一圈第二導電膠。
13、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括所述的移相調控裝置。
14、上述的天線、移相調控裝置及移相傳動組件,在使用時,電機帶動減速箱動作,減速箱能穩定帶動第一傳動件轉動,第一傳動件通過第一錐形齒輪與第二錐形齒輪帶動螺桿轉動,螺桿轉動時帶動螺合件動作,進而帶動推動桿直線來回移動調節移相器,實現相位調節。可見,第一錐形齒輪與第二錐形齒輪相互配合,起到換向作用,使得轉軸能垂直于天線底板的方向穿出屏蔽箱的外部,及螺桿與推動桿能沿平行于天線底板的方向布置,這樣便于與移相器的連接,同時能夠實現整體結構緊湊,減小占用空間。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傳動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箱包括主動齒輪及與所述主動齒輪相互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件相連,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均設為錐形齒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箱還包括機箱,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機箱內;所述機箱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固定塊與安裝塊,所述固定塊與所述安裝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與所述第二凹部相互連通并形成容納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的第一活動腔室及與所述第一活動腔室連通的第一軸孔和第二軸孔,所述主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一軸孔中,所述從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二軸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夾塊與第二夾塊;所述第一夾塊與所述第二夾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三凹部與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與所述第四凹部相互連通并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三止擋部與第四止擋部;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一極限位置時,所述第三止擋部與所述第一止擋部相互抵接限位;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二極限位置時,所述第四止擋部與所述第二止擋部相互抵接限位。
6.一種移相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調控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所述移相調控裝置還包括天線底板、裝設于所述天線底板上的屏蔽箱及裝設于所述屏蔽箱內部的電機與電控主板,所述電控主板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減速箱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屏蔽箱的底部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天線底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傳動件分別穿設于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調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天線底板與所述屏蔽箱之間的屏蔽組件,所述屏蔽組件分別環繞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設置,且所述屏蔽組件在所述屏蔽箱的底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圍,所述屏蔽組件在所述天線底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組件包括與所述屏蔽箱的底部相連的第一凸出部及與所述天線底板相連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內并與所述第一凹槽內壁設有間隔;或者,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出部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內并與所述第二凹槽內壁設有間隔。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包括主殼、可打開地裝設于所述主殼頂面的第一封蓋及可打開地裝設于所述主殼側面的第二封蓋;所述主殼與所述第一封蓋的連接位置處設有至少一圈第一導電膠,所述主殼與所述第二封蓋的連接位置處設有至少一圈第二導電膠。
10.一種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包括如權利要求6至9任一項所述的移相調控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傳動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箱包括主動齒輪及與所述主動齒輪相互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件相連,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均設為錐形齒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箱還包括機箱,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機箱內;所述機箱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固定塊與安裝塊,所述固定塊與所述安裝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與所述第二凹部相互連通并形成容納所述主動齒輪及所述從動齒輪的第一活動腔室及與所述第一活動腔室連通的第一軸孔和第二軸孔,所述主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一軸孔中,所述從動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二軸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夾塊與第二夾塊;所述第一夾塊與所述第二夾塊彼此相連的兩個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三凹部與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與所述第四凹部相互連通并形成容納所述第一錐形齒輪及所述第二錐形齒輪的第二活動腔室及與所述第二活動腔室連通的第三軸孔和第四軸孔,所述第一錐形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三軸孔中,所述第二錐形齒輪的連接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四軸孔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傳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三止擋部與第四止擋部;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一極限位置時,所述第三止擋部與所述第一止擋部相互抵接限位;當所述螺合件沿其軸向方向運動至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培鋒,何海雁,肖飛,
申請(專利權)人: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