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發動機換熱系統和汽車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44378320 閱讀: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53
    本申請屬于汽車發動機冷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發動機換熱系統和汽車。本申請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在缸蓋水套與第一換熱模塊之間設置有調溫器模塊,通過調溫器模塊能夠實時獲取缸蓋水套中冷卻液的溫度。當調溫器模塊獲取的冷卻液溫度低于預設閾值時,此時缸蓋水套中冷卻液直接回流到缸體水套;當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的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通過第一換熱模塊對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降溫,降溫后的冷卻液再回流到缸體水套。研究人員擬通過這種方式,相比現有方案而言,能夠縮短發動機的暖機時間,也同時降低發動機的環境溫度振動的風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屬于汽車發動機冷卻,具體涉及發動機換熱系統和汽車


    技術介紹

    1、汽車的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現有的方案中會設置發動機冷卻系統,以對發動機冷卻降溫。而在發動機剛啟動的過程中或者發動機冷卻液本身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如果發動機冷卻系統依舊對溫度較低的冷卻液降溫,這會使得發動機的暖機時間延長或者使得發動機內的環境溫度出現振動,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一個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動機換熱系統,在第一換熱模塊與缸體水套之間設置有調溫器模塊,通過調溫器模塊實時獲取缸蓋水套溫度,當缸蓋水套溫度滿足冷卻要求時,才對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降溫,以此縮短發動機的暖機過程,同時降低發動機環境溫度振動的風險。

    2、本申請的另一個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其包括上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

    3、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發動機換熱系統,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包括:

    4、缸體水套和缸蓋水套;

    5、第一換熱模塊,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和所述缸體水套連通,所述第一換熱模塊用于對所述缸蓋水套排出的冷卻液冷卻降溫,降溫后的冷卻液能夠流到所述缸體水套;

    6、第一驅動元件,設置于所述第一換熱模塊與所述缸體水套之間,所述第一驅動元件用于將所述第一換熱模塊中的降溫后的冷卻液輸送至所述缸體水套;

    7、調溫器模塊,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所述第一換熱模塊和所述第一驅動元件連通,所述調溫器模塊獲取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溫度小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能夠控制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直接通過所述調溫器模塊進入所述第一驅動元件,所述調溫器模塊獲取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能夠控制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在所述第一換熱模塊中冷卻降溫后進入到所述第一驅動元件。

    8、一實施例中,所述調溫器模塊包括控制閥,所述調溫器模塊獲取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溫度低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與所述調溫器模塊之間關閉,所述調溫器模塊獲取所述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與所述調溫器模塊之間連通;

    9、所述第一換熱模塊包括發動機散熱器,所述發動機散熱器對所述缸蓋水套中流出的冷卻液吸熱降溫;和/或,所述第一驅動元件為水泵。

    10、一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二換熱模塊,所述第二換熱模塊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和所述缸體水套連通,所述第二換熱模塊通過所述缸體水套中的冷卻液對發動機中的機油冷卻降溫,吸熱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缸蓋水套。

    11、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換熱模塊包括機油冷卻器。

    12、一實施例中,所述機油冷卻器的出口還與渦輪增壓器之間連通且設置有第二驅動元件,所述第二驅動元件用于將所述機油冷卻器中的冷卻液輸送至所述渦輪增壓器,所述渦輪增壓器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連通,冷卻所述渦輪增壓器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第一驅動元件。

    13、一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三換熱模塊,所述第三換熱模塊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和所述第一驅動元件連通,所述第三換熱模塊包括整車余熱回收模塊,所述整車余熱回收模塊用于吸收進入所述第三換熱模塊中的冷卻液中的熱量,被吸熱后的冷卻液通過所述第一驅動元件回流到所述缸體水套。

    14、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換熱模塊設置中的所述整車余熱回收模塊包括暖風芯體。

    15、一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膨脹水箱,所述膨脹水箱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的入口連通,所述膨脹水箱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的入口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用于防止進入所述第一驅動元件中的冷卻液回流至所述膨脹水箱。

    16、一實施例中,所述膨脹水箱還與所述第三換熱模塊連通,所述膨脹水箱與所述第三換熱模塊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用于防止所述第三換熱模塊中的冷卻液回流至所述膨脹水箱。

    17、根據本申請的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包括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

    18、本申請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在缸蓋水套與第一換熱模塊之間設置有調溫器模塊,通過調溫器模塊能夠實時獲取缸蓋水套中冷卻液的溫度。當調溫器模塊獲取的冷卻液溫度低于預設閾值時,此時缸蓋水套中冷卻液直接回流到缸體水套;當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的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通過第一換熱模塊對缸蓋水套中的冷卻液降溫,降溫后的冷卻液再回流到缸體水套。研究人員擬通過這種方式,相比現有方案而言,能夠縮短發動機的暖機時間,也同時降低發動機的環境溫度振動的風險。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器模塊(400)包括控制閥,所述調溫器模塊(400)獲取所述缸蓋水套(120)中的冷卻液溫度低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200)與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之間關閉,所述調溫器模塊(400)獲取所述缸蓋水套(120)中的冷卻液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200)與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之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二換熱模塊(500),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120)和所述缸體水套(110)連通,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通過所述缸體水套(110)中的冷卻液對發動機中的機油冷卻降溫,吸熱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缸蓋水套(12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包括機油冷卻器(5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油冷卻器(510)的出口還與渦輪增壓器(600)之間連通且設置有第二驅動元件(520),所述第二驅動元件(520)用于將所述機油冷卻器(510)中的冷卻液輸送至所述渦輪增壓器(600),所述渦輪增壓器(600)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連通,冷卻所述渦輪增壓器(600)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三換熱模塊(700),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120)和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連通,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包括整車余熱回收模塊(710),所述整車余熱回收模塊(710)用于吸收進入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中的冷卻液中的熱量,被吸熱后的冷卻液通過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回流到所述缸體水套(11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設置中的所述整車余熱回收模塊(710)包括暖風芯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膨脹水箱(800),所述膨脹水箱(800)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的入口連通,所述膨脹水箱(800)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的入口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810),所述第一單向閥(810)用于防止進入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中的冷卻液回流至所述膨脹水箱(80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水箱(800)還與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連通,所述膨脹水箱(800)與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820),所述第二單向閥(820)用于防止所述第三換熱模塊(700)中的冷卻液回流至所述膨脹水箱(800)。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器模塊(400)包括控制閥,所述調溫器模塊(400)獲取所述缸蓋水套(120)中的冷卻液溫度低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200)與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之間關閉,所述調溫器模塊(400)獲取所述缸蓋水套(120)中的冷卻液溫度大于等于閾值時,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中的所述控制閥能夠控制所述第一換熱模塊(200)與所述調溫器模塊(400)之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二換熱模塊(500),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分別與所述缸蓋水套(120)和所述缸體水套(110)連通,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通過所述缸體水套(110)中的冷卻液對發動機中的機油冷卻降溫,吸熱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缸蓋水套(12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模塊(500)包括機油冷卻器(5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換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油冷卻器(510)的出口還與渦輪增壓器(600)之間連通且設置有第二驅動元件(520),所述第二驅動元件(520)用于將所述機油冷卻器(510)中的冷卻液輸送至所述渦輪增壓器(600),所述渦輪增壓器(600)與所述第一驅動元件(300)連通,冷卻所述渦輪增壓器(600)后的冷卻液回流到所述第一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易小峰唐德潤王東東鄧厚勁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小康動力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