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纜技術中的散熱電纜,具體說是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
技術介紹
1、現有技術中,裝備用電纜,尤其是大型裝備使用的電纜在具體使用時,會產生較多的熱量,熱量集聚不容易散熱的話會嚴重影響電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時候還會影響電纜的屏蔽效果,產生很多問題,因此,現有技術中存在很多的關于散熱電纜的技術方案。
2、例如:公開(公告)號:cn106887283a所公開的“一種散熱型充電電纜”;包括若干導線、絕緣支架和外護層。若干導線分別固定于絕緣支架上。若干導線和絕緣支架被包覆在外護層內,若干導線、絕緣支架與外護層之間填充有絕緣導熱油形成散熱絕緣油層,導線直接浸入絕緣導熱油中。本專利技術散熱型充電電纜利用絕緣支架將導線固定,使導線直接浸在絕緣導熱油中,電纜在充電使用的過程中,導線芯產生的熱量經導線絕緣層傳遞至絕緣導熱油層被絕緣導熱油吸收,經過外護層迅速發散到周圍空氣中,能夠快速地降低導體溫度,使電纜保持較低溫度工作狀態,這增加了電纜的使用壽命,另外,電纜中間不再使用填充,這使整個電纜更容易彎曲,使用更加方便。
3、例如:公開(公告)號:cn118366719a所公開的“一種液冷散熱電纜”;包括絕緣外套、若干個信號傳輸線、若干個電源線、pe電纜、供油管以及至少兩個液冷散熱螺旋金屬傳輸銅纜線結構,若干個信號傳輸線、若干個電源線、pe電纜、供油管以及至少兩個液冷散熱螺旋金屬傳輸銅纜線結構均設置于絕緣外套內,至少兩個液冷散熱螺旋金屬傳輸銅纜線結構設置于絕緣外套內且用于信號傳輸以及散熱,供油管用于向液冷散熱螺旋金屬傳輸
4、上述電纜技術方案以及現有的電纜技術方案中,通常設計的散熱電纜都是通過在電纜的內部通入用于降熱和散熱的液體作為媒介來實現散熱,例如通入導熱油或者是通入冷卻液的方式;但是這種技術方案中主要是用作媒介的液體的導入是較為困難的,一方面需要再電纜的內部設置用以儲存這些液體的空間,另外一方面則需要保持這些液體的密封性,且整體電纜的制作也是較為繁瑣的。
5、另外,就是上述電纜技術方案中,通常電纜的內部是過于充實的電纜內部空氣無法進行透氣,就會使得散熱效果大打折扣,熱量堆積在每一層狀結構中,很難散熱。
6、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研發一種結構合理,具有透氣功能以及較好散熱效果的裝備用散熱電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技術方案如下:
2、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包括內部纜芯;所述內部纜芯的外部對應設置有散熱內層,該散熱內層的外側設置有散熱中間層,而散熱中間層的外側則對應設置有散熱外層;所述散熱外層的外側對應設置有繞包層,該繞包層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屏蔽層,所述外屏蔽層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護套;
3、所述的散熱內層包覆在內部纜芯上,且所述散熱內層的外側壁上還設置有呈發散狀且間隔均勻的導熱片,所述導熱片的高度一致,且相鄰導熱片之間形成透氣區域;所述的散熱中間層則包覆壓緊在導熱片上,且散熱中間層相應將散熱內層的透氣區域整體覆蓋住,所述內部纜芯產生的熱量經由散熱內層傳遞至散熱中間層上;
4、所述散熱中間層的外側壁上同樣設置有導熱片,該導熱片呈間隔均勻的發散狀設置,且相鄰導熱片之間設置有透氣區域;所述的散熱外層對應包覆壓緊在散熱中間層的導熱片上,且將透氣區域整體覆蓋住,所述散熱中間層的熱量通過導熱片傳遞至散熱外層上,而散熱外層的外側壁相應被繞包層所包覆,散熱外層上的熱量穿過繞包層、外屏蔽層以及外護套散熱在外部環境中。
5、進一步地,所述的散熱內層、散熱中間層、散熱外層以及導熱片均設置為鋁制材料。
6、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內層外側壁以及散熱中間層外側壁上的導熱片均設置有間隔均勻的十片。
7、進一步地,所述的散熱內層上的導熱片與散熱中間層上的導熱片的位置為交錯式安裝,兩層圓周位置上的導熱片部處于同一直徑上。
8、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內層上的導熱片的高度與散熱中間層上的導熱片的高度一致,從而使得散熱內層上的透氣區域與散熱中間層上的透氣區域的高度尺寸一致。
9、進一步地,所述內部纜芯包括設置在最中間的導體、包覆于導體外部的絕緣層、包覆于絕緣層外部的內屏蔽層、包覆于內屏蔽層外部的內護套;所述的散熱內層對應包覆于內護套外部。
10、進一步地,所述的內屏蔽層和外屏蔽層均設置為銅絲編織層。
11、進一步地,所述的內護套和外護套均設置為環氧樹脂材料制成。
12、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專利技術中設置了三個散熱層,內部纜芯產生的熱量直接傳導至散熱內層中,散熱內層再通過導熱片將熱量傳遞至散熱中間層,散熱中間層通過導熱片將熱量傳遞至散熱外層,散熱外層的外部僅設置繞包層和外護套,熱量非常容易傳遞出去,提升散熱效果;
14、2)本專利技術中散熱內層和散熱中間層上均設置有導熱片,通過設置的導熱片完成熱量傳遞,結構設置十分的合理巧妙;
15、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的導熱片還設置有透氣區域,該透氣區域一方面可將內部纜芯產生的熱量儲存在該區域,防止內部纜芯熱量較高產生影響;另外就是該區域為通透的透氣區域,方便透氣區域的空氣進行熱交換,熱量均勻也更加容易散熱出去。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纜芯(1);所述內部纜芯(1)的外部對應設置有散熱內層(2),該散熱內層(2)的外側設置有散熱中間層(3),而散熱中間層(3)的外側則對應設置有散熱外層(4);所述散熱外層(4)的外側對應設置有繞包層(5),該繞包層(5)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屏蔽層(6),所述外屏蔽層(6)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護套(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內層(2)、散熱中間層(3)、散熱外層(4)以及導熱片(8)均設置為鋁制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內層(2)外側壁以及散熱中間層(3)外側壁上的導熱片(8)均設置有間隔均勻的十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內層(2)上的導熱片(8)與散熱中間層(3)上的導熱片(8)的位置為交錯式安裝,兩層圓周位置上的導熱片(8)部處于同一直徑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內層(2)上的導熱片(8)的高度與散熱中間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纜芯(1)包括設置在最中間的導體(101)、包覆于導體(101)外部的絕緣層(102)、包覆于絕緣層(102)外部的內屏蔽層(103)、包覆于內屏蔽層(103)外部的內護套(104);所述的散熱內層(2)對應包覆于內護套(104)外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屏蔽層(103)和外屏蔽層(6)均設置為銅絲編織層。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護套(104)和外護套(7)均設置為環氧樹脂材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纜芯(1);所述內部纜芯(1)的外部對應設置有散熱內層(2),該散熱內層(2)的外側設置有散熱中間層(3),而散熱中間層(3)的外側則對應設置有散熱外層(4);所述散熱外層(4)的外側對應設置有繞包層(5),該繞包層(5)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屏蔽層(6),所述外屏蔽層(6)的外側對應設置有外護套(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內層(2)、散熱中間層(3)、散熱外層(4)以及導熱片(8)均設置為鋁制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內層(2)外側壁以及散熱中間層(3)外側壁上的導熱片(8)均設置有間隔均勻的十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裝備用散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內層(2)上的導熱片(8)與散熱中間層(3)上的導熱片(8)的位置為交錯式安裝,兩層圓周位置上的導熱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銘,蔣鈴,楊俊,曹義娟,謝子軒,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東田電纜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