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切削刀具,特別是涉及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
技術介紹
1、隨著全球航空業繼續保持高速成長,航空零部件制造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航空關鍵零部件均為鈦合金材料制成,在鈦合金材料的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到錐度銑刀進行切削加工。
2、然而現有技術中的錐度銑刀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手動安裝在驅動設備的夾具內部,不同的錐度銑刀對應不同的加工工序,在加工時經常需要調整銑刀的角度,以及頻繁換刀具來適應形狀的變化,在拆卸過程中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操作較為繁瑣,使用非常不便。
3、為此,我們提供了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用以解決上述中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通過固定組件的設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錐度銑刀缺少快速更換結構,在受到拆卸時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操作較為繁瑣,使用非常不便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技術為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部固定連接有刀頭,所述固定柱頂部設置有安裝柱;
4、所述固定柱頂部設置有固定組件,固定組件包括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固定于固定柱頂部,所述固定桿一側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固定柱底部開設有方形槽,所述固定柱一側開設有半圓槽,所述半圓槽內部設置有卡接板,所述固定柱表面頂部螺紋連接有固定套。
5、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方形槽內部開設有圓形槽,所述固定套內部開設有內
6、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方形槽尺寸與固定柱相同,所述卡接槽厚度與卡接板相同。
7、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接板內部活動連接有銷軸,銷軸頂部與底部均與半圓槽內壁固定連接。
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刀頭的長度為50mm,所述刀頭的最小直徑為2mm。
9、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刀頭的最大直徑為8mm,所述刀頭表面設置有氮化鋁鈦鍍層。
10、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術通過固定組件的設置,可以在刀頭更換時,將刀頭與安裝柱快速分離,整個拆卸過程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可以方便工作人員手動對刀頭進行拆卸更換,省時省力,通過固定套的設置,可以對卡接板的位置進行固定,阻止卡接板脫離卡接槽,提高刀頭固定時的穩定性。
12、當然,實施本技術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包括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底部固定連接有刀頭(2),所述固定柱(1)頂部設置有安裝柱(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6)內部開設有圓形槽(10),所述固定套(9)內部開設有內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6)尺寸與固定柱(1)相同,所述卡接槽(5)厚度與卡接板(8)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8)內部活動連接有銷軸,銷軸頂部與底部均與半圓槽(7)內壁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的長度為50mm,所述刀頭(2)的最小直徑為2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2)的最大直徑為8mm,所述刀頭(2)表面設置有氮化鋁鈦鍍層。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包括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底部固定連接有刀頭(2),所述固定柱(1)頂部設置有安裝柱(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6)內部開設有圓形槽(10),所述固定套(9)內部開設有內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稀土鈦合金材料的錐度銑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6)尺寸與固定柱(1)相同,所述卡接槽(5)厚度與卡接板(8)相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昀昊,艾如意,陳佳瑞,劉海,袁宇鵬,何文豪,陳薇,張璐,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理工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