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建筑風光融合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44320709 閱讀: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31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該系統包括:建筑風道、風力發電機和光伏發電板;其中建筑風道包括垂直集風道和水平集風道,垂直集風道安裝在建筑角部外側的建筑立面上,水平集風道安裝在安裝平面上,并貼臨建筑外墻,垂直集風道和水平集風道連通;風力發電機設置在安裝平面上,且位于水平集風道的出風口處,風力發電機接收來自水平集風道的風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光伏發電板安裝在水平集風道上,通過水平集風道的空氣流動帶走光伏發電板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本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風能以及城市太陽能,且能回收利用水能、熱能等多種能源,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節能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


    技術介紹

    1、隨著“雙碳”政策的穩步推進及韌性城市理念的推廣,單純的傳統被動式節能建筑已經難以適應近零碳建筑的發展趨勢。而且目前,大多數建筑在設計、運行階段,考慮的建筑主動式能源設計不夠充分,且大面積建筑外表面的光能、風能未被充分利用和有效的結合,而現有設備在前期投入較大,后期運維階段的效果又不理想,造成了資源和能源上的浪費。例如:

    2、(1)現利用建筑風場發電的形式主要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通常為多個散布在建筑屋頂或屋面上,這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往往對風速的要求較高,在微風條件下發電不夠穩定導致效果不理想,前期又需要投入多個風機以將建筑屋頂的風能盡可能的利用,造成了前期投入較大,而從美觀角度上講,這種風機為保證其發電效率,通常高出屋面一定距離,造成了視覺上的雜亂;

    3、(2)現有光伏發電板主要有兩種方式放置于建筑屋面,一種是平鋪于建筑屋面,另一種是通過構架和屋面形成一定夾角放置于屋面,雖這兩種方式都可對光能進行有效的利用,但由于其直接和屋面產生連接關系,對屋面的防水等進行檢修時,需大范圍的將光伏發電板拆除,并且安裝過程存在過多的與屋面連接的點,由于屋面上過多連接點的存在大大提升了屋面滲漏的風險性,對于建筑后期的運維造成了極大隱患。

    4、因此,本領域尚缺乏一種新型的能有效克服上述問題的主動式節能建筑。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本技術的建筑風光融合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風能以及城市太陽能,且能回收利用水能、熱能等多種能源,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2、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該系統包括:建筑風道,所述建筑風道包括垂直集風道和水平集風道,所述垂直集風道安裝在建筑角部外側的建筑立面上,所述水平集風道安裝在安裝平面上,并貼臨建筑外墻,所述垂直集風道和所述水平集風道連通;風力發電機,所述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所述安裝平面上,且位于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出風口處,所述風力發電機接收來自所述水平集風道的風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以及光伏發電板,所述光伏發電板安裝在所述水平集風道上,通過所述水平集風道的空氣流動帶走所述光伏發電板工作時產生的熱量。

    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光伏發電板的角度由建筑中心向外側降低。

    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光伏發電板產生的電量可以直接給予建筑自身使用,亦可以進行存儲或并網。

    5、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光伏發電板為晶硅太陽能板或碲化鎘發電玻璃。

    6、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光伏發電板覆蓋整個安裝平面。

    7、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系統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安裝在所述光伏發電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水平集風道的上方,用于收集降水和/或所述光伏發電板維保產生的污水。

    8、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集水槽為可發電的虹吸排水管,在排水的同時進行發電。

    9、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集水槽所收集的水接入儲水箱,所述儲水箱中的水為所述光伏發電板的維保提供水源。

    1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系統包括熱交換盤管,所述熱交換盤管安裝在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內側和/或外側,用于與所述水平集風道內的空氣進行換熱。

    11、其中,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內側為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外殼的內側,所述內側圍成用于空氣流動的通道;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外側為為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外殼的外側。

    12、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風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1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葉片形狀為從側向進風、頂部排風的形式。

    1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風力發電機采取隔聲減震措施。

    15、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可以直接給予建筑自身使用,亦可以進行存儲或并網。

    16、在另一優選例中,在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進風口內側設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被配置為將風引入所述垂直集風道內,并在其中引導風向上流動。

    17、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導流板為扇形導流板。

    18、在另一優選例中,在所述垂直集風道的中間位置,沿所述垂直集風道的對角方向,設置有垂直隔板。

    19、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包括垂直集風道進風口和垂直集風道出風口和位于二者之間的垂直集風道腔;其中,所述垂直集風道進風口收集建筑迎風面向水平兩側分流的風。

    2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包括水平集風道進風口、水平集風道出風口和位于二者之間的水平集風道腔。

    21、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頂部位置的截面呈曲面形狀,并水平方向接入所述水平集風道的水平集風道腔。

    22、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出風口伸入所述水平集風道腔內。

    2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出風口伸入所述水平集風道腔內l長度,l為1-2m;優選地,1.2-1.8m。

    2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頂部位置外側設置有裝飾擋板,用于遮擋風道,以在立面效果上將垂直集風道與建筑相融合,使建筑外觀更加整潔美觀。優選地,所述裝飾擋板的高度與建筑女兒墻高度平齊。

    25、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垂直集風道為呈倒“l”形的集風裝置。

    26、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包括水平集風道進風口和水平集風道出風口;所述水平集風道進風口的截面大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截面;所述水平集風道進風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高度。

    27、在另一優選例中,在靠近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內側設有窄喉,在所述窄喉處風被進一步加速。

    28、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整體呈喇叭口形狀。

    29、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外壁為直面和/或曲面。

    3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

    31、在另一優選例中,若干所述水平集風道沿建筑外墻設置一周,若干所述水平集風道的水平集風道出風口聚合在一個中心,所述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所述中心處。

    32、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排風方式分為水平集風道出風口垂直方向排風和水平集風道出風口水平方向排風。

    33、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系統包括裝飾格柵,所述裝飾格柵安裝在建筑外墻,且位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和/或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進風口位置,用于防止鳥類誤入且美化建筑外觀。

    34、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裝飾格柵被配置為有利于風能流入所述水平集風道和/或所述垂直集風道的角度。

    35、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系統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調控電能,例如將所述風力發電機和所述光伏發電板產生的電能輸送給建筑內用戶使用,和/或輸送到電網中,和/或存儲到蓄電器中等。

    36、應理解,在本技術范圍內中,本技術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互相組合,從而構成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安裝在所述光伏發電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水平集風道的上方,用于收集降水和/或所述光伏發電板維保產生的污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熱交換盤管,所述熱交換盤管安裝在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內側和/或外側,用于與所述水平集風道內的空氣進行換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進風口內側設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被配置為將風引入所述垂直集風道內,并在其中引導風向上流動。

    6.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集風道的中間位置,沿所述垂直集風道的對角方向,設置有垂直隔板。

    7.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包括水平集風道進風口和水平集風道出風口;所述水平集風道進風口的截面大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截面;所述水平集風道進風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高度。

    8.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水平集風道出風口的內側設有窄喉,在所述窄喉處風被進一步加速。

    9.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集風道整體呈喇叭口形狀。

    10.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水平集風道沿建筑外墻設置一周,若干所述水平集風道的水平集風道出風口聚合在一個中心,所述風力發電機設置在所述中心處。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風光融合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安裝在所述光伏發電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水平集風道的上方,用于收集降水和/或所述光伏發電板維保產生的污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熱交換盤管,所述熱交換盤管安裝在所述水平集風道的內側和/或外側,用于與所述水平集風道內的空氣進行換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集風道的進風口內側設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被配置為將風引入所述垂直集風道內,并在其中引導風向上流動。

    6.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倪超,周磊謝遠建,王庶懋邢寶辰,文韜杜倩,柳宇軒,吳建勛,羅依依,李曉旭錢叢昊,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