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含有氧化鈦或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分別有效地除去氧化鈦或紅色氧化鐵的方法。(1)從氧化鈣,碳酸鈣和氫氧化鈣組成的群中選出至少1種鈣的化合物,與作為含有氧化鈣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物的含氧化鈦的聚酯分解生成物混合,使該聚酯分解生成物中的氧化鈦凝聚,或氧化鈦與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物的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分解生成物混合,使該聚酯分解生成物中的紅色氧化鐵凝聚;然后(2)將凝聚物進行固液分離,從聚酯分解生成物中除去氧化鈦或紅色氧化鐵的方法。(*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從含有氧化鈦或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分別使氧化鈦或紅色氧化鐵凝聚而有效除去的方法。
技術介紹
現在對苯二甲酸雙-β-羥乙酯的主要用途領域是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該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具有的特長之一,是具有極適合于纖維、薄膜、樹脂等各種成型制品廣泛應用的性能。在這些廣泛的應用領域中,尤以纖維領域為中心,主要是為了消光,通常要使聚合物中有氧化鈦存在。以瓶等成型制品領域為中心時,要使聚合物中有紅色氧化鐵存在,這些均在進行試驗,將來有可能工業化。另外,該聚酯具有的另一特長之一,是比較容易通過解聚使之返回到原料階段。聚酯,尤其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的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如上所述,廣泛用于各種用途。作為其生產方法,可采用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的直接酯化,或經由對苯二甲酸的低級烷基酯,尤其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與乙二醇的酯交換反應,經過含有對苯二甲酸雙-β-羥乙酯的中間狀態后,通常將其直接送到高溫,高真空下進行縮聚的工序的方法,現在主要供給實際使用。此外,該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還可通過解聚返回到其原料階段,再聚合成聚酯。從節省資源的觀點來看,可稱之為是極好的材料。然而,回收聚酯是含有氧化鈦的聚酯時或是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時,根據其含量和場合的不同,往往在每種回收聚酯中,其他添加物的種類和含量都在變動,因為它們往往防礙分離解聚反應后的目的物,大多給實際操作帶來不便。專利技術的公開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從含有氧化鈦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氧化鈦、且操作性好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從含有氧化鈦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氧化鈦,得到實質上不含氧化鈦的聚酯分解生成物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為了可以且容易地再利用含氧化鈦的回收聚酯,提供從其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氧化鈦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從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紅色氧化鐵且操作性好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從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紅色氧化鐵,得到實質上不含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分解生成物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為了可以且容易地再利用含紅色氧化鐵的回收聚酯,提供從其加乙二醇分解生成物中有效除去紅色氧化鐵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含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即使又含炭黑時,有效除去紅色氧化鐵且操作性好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目的和優點由以下說明可知。根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和優點第1是通過從聚酯分解生成物中除去氧化鈦的方法(以下稱為第1本專利技術方法)而實現的,其特征在于(1)從氧化鈣、碳酸鈣、氫氧化鈣和紅色氧化鐵組成的群中選出至少一種化合物(以下有時稱特定化合物),與是含有氧化鈦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物的含氧化鈦的聚酯分解生成物混合,使該聚酯分解生成物中的氧化鈦凝聚;然后(2)經固液分離除去凝聚氧化鈦。根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和優點,第2通過從聚酯分解生成物中除去紅色氧化鐵的方法(以下稱第2本專利技術方法)而實現的,其特征在于(1)使氧化鈦與是含有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物的含紅色氧化鐵的聚酯分解生成物混合后,使該聚酯分解生成物中的紅色氧化鐵凝聚;然后(2)經固液分離除去凝聚物。以下,首先對第1本專利技術方法進行說明。本專利技術中作為加乙二醇分解對象的聚酯,含有氧化鈦。氧化鈦的含量相對于聚酯,可以是10重量%以下,較好是2重量%以下,更好是0.5重量%以下。而聚酯的種類沒有限制,但最好主二羧酸成分是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對苯二甲酸或2,6-萘二羧酸,主乙二醇成分是乙二醇的芳香族聚酯。其中,最好是以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要構成成分的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本專利技術中所謂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主要構成成分的聚酯,也包括與少量一種以上其他構成成分共聚的聚酯。其共聚成分的范圍,例如以總酸成分和總二醇成份之和為基準計,較好是在40mol%以下,更好是在30mol%以下,最好是在20mol%以下。作為可共聚成分的例子,二羧酸類可列舉出芳香族二羧酸,例如間苯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基磺化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萘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間苯二甲酸磺酸鈉;癸二酸(セバチン酸)、己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脂環族二羧酸,例如六氫化對苯二甲酸。另外,作為二醇類可列舉出例如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環己二甲醇、雙-β-羥基乙基雙酚A、雙-β-羥基乙氧基二苯砜、雙-β-羥基乙氧基二苯醚、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等。而作為羥基羧酸類,可列舉,例如對羥基乙氧基苯基羧酸作為例。此外,在聚酯實質上保持線型性質的范圍內,還可以并用3官能基以上的多官能基化合物和/或單官能基化合物。作為3官能基以上的多官能基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出均苯三甲酸、丙三醇、季戊四醇等。而作為單官能化合物的例子,可列舉出二苯基單羧酸、二苯醚單羧酸、苯氧基聚乙二醇等。這些各種共聚成分成為酯的狀態可用作功能性衍生物。且,這些可以是1種或2種以上。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可以使用各種形態,例如粒狀、片狀、線狀、塊狀等。本專利技術方法,首先準備含氧化鈦的聚酯的加乙二醇分解物。加乙二醇分解可在其原公知的反應條件下進行。對含氧化鈦的聚酯100重量份,最好以300~50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乙二醇。反應溫度最好是200~220℃,反應可進行2.5~5.0小時。反應推薦添加適當的反應催化劑。作為這樣的反應催化劑的例子,可列舉出公知的酯交換反應催化劑,例如,鈉,鎂的甲醇金屬鹽、硼酸鋅、醋酸鋅等所代表的鋅鹽、鎘、錳、鈷、鈣、鋇等的脂肪酸鹽、碳酸鹽、金屬鈉、鎂以及它們的氧化物等。可以使用其中的1種或2種以上。其添加量最好是原料對苯二甲酸酯類聚酯的0.05~3.0重量%。本專利技術方法的第1工序是把上述特定化合物與上述加乙二醇分解物混合,使氧化鈦凝聚。具體的實施方案有(ⅰ)在實施含氧化鈦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之前,先將該聚酯與特定化合物放在一起接著進行附帶加乙二醇分解反應的混合方法,(ⅱ)將該聚酯送給加乙二醇分解,在加乙二醇分解完成之前的反應途中,在反應體系內添加特定化合物進行混合的方法,或(ⅲ)對該聚酯加乙二醇分解完成之后所得的分解生成物添加特定化合物進行混合的方法。這些實施方案也可以并用2種以上進行實施。此外,這些實施在不妨礙加乙二醇分解反應的范圍內,在加壓、常壓、減壓任一條件下均可實施。上述(ⅰ)和(ⅱ)的方法是在特定化合物的存在下進行加乙二醇分解反應的。因此,特定化合物均勻地混合在所得的聚酯分解生成物中。此時只需冷卻所得的聚酯分解生成物,便可使氧化鈦凝聚。上述(ⅲ)的方法是沒有特定化合物存在的情況下進行加乙二醇分解反應,而在加乙二醇分解完成之后添加特定化合物。此時,在添加特定化合物之后,最好是在150℃以上的溫度下加熱10分鐘以上,借此可有效地使氧化鈦凝聚。此外,關于上述加乙二醇分解的方法,可以是(1)對聚酯本身加過量的乙二醇分解的方法,和(2)把聚酯與雙(β-羥乙基)對苯二甲酸酯和/或聚酯低縮合物加熱而預分解聚酯,在所得預分解物中加過量的乙二醇進行分解的方法,其中任一方法均可。上述(ⅰ)、(ⅱ)和(ⅲ)的方法中,特定化合物可一次或分成2次以上的多次,錯開時間進行添加。這些方法中,上述(ⅰ)的方法最好。作為上述特定化合物,可以用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從聚酯分解生成物中除去氧化鈦的方法。其特征是,(1)由氧化鈣、碳酸鈣、氫氧化鈣和紅色氧化鐵組成的群中選出至少一種化合物,與作為含有氧化鈦的聚酯加乙二醇分解物的含氧化鈦的聚酯分解生成物混合,使該聚酯分解生成物中的氧化鈦凝聚;然后(2)經固液分離除去凝聚氧化鈦。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稻田修司,佐藤菊智,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愛伊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