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理發器,具體涉及一種動刀調節感應理發器。
技術介紹
1、理發器的刀頭包括動刀和定刀,動刀是往復移動的刀片,配合定刀進行理發。在調節動刀相對定刀的位置時,通常通過一個滑動設置在理發器機身上的一個推桿來與動刀接觸,推動動刀產生位移。為了便于對推桿的位移量進行控制,現有技術中通過設置一旋鈕,然后讓旋鈕與推桿嚙合,通過嚙合的旋鈕和推桿,控制旋鈕轉動的弧度就可以精準控制推桿的進給量,并對推桿的進給量精準的劃分出檔位。
2、但上述的方式在推桿復位時,需要反向轉動旋鈕,旋鈕無法周向轉動(即一直朝一個方向轉動),影響消費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鈕能夠周向轉動的動刀調節感應理發器。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動刀調節感應理發器,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一端的刀頭組件、滑動設置在殼體上的推桿以及轉動設置在殼體上的旋鈕組件,所述推桿的中部設置有讓位槽,所述旋鈕組件穿過所述讓位槽與殼體轉動連接,所述推桿相應刀頭組件的一側設置有與旋鈕組件接觸的第一接觸面;
3、所述旋鈕組件包括旋鈕支架和安裝在旋鈕支架上的旋鈕帽,轉動旋鈕帽可帶動旋鈕支架在殼體上周向轉動,所述旋鈕支架上設置有多個用于與第一接觸面抵接配合的第二接觸面,每個第二接觸面到其旋鈕支架的旋轉中心的垂線長度不同,且垂線對稱分布;通過第二接觸面抵接第一接觸面推動推桿向刀頭組件方向移動。
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觸面設置有8個,每個第二接觸面到旋鈕
5、以最短垂線所在的面和最長垂線所在的面做一條對稱線,對稱線一側的垂線沿旋鈕支架的轉動方向由短逐漸變長。
6、進一步地,殼體相應旋鈕支架的位置處設置有定位環,所述旋鈕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環轉動配合的定位圈,所述定位環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架,所述定位圈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與安裝架固定安裝,所述定位架上設置有控制單元和觸摸點位,所述控制單元與觸摸點位連接,并能夠控制刀頭組件的啟停;所述旋鈕帽的頂部相應定位架的位置處開設有讓位孔,所述定位架的頂部穿過旋鈕帽,手指接觸定位架的頂部即可觸發所述觸摸點位。
7、進一步地,所述刀頭組件包括定刀、動刀、扭簧本體和扭簧支架,所述動刀位于定刀的上方,所述扭簧本體放置在扭簧支架內且扭簧本體的兩端與動刀連接,所述扭簧支架包括在下的轉動軸和在上的接觸桿,所述扭簧支架通過在下的轉動軸與殼體的底部轉動連接,所述推桿的一端與接觸桿接觸,用于推動扭簧支架以轉動軸為中心向靠近和遠離動刀的方向轉動。
8、進一步地,所述旋鈕帽的底面與殼體滑動配合,且旋鈕帽的底面開設有m狀的槽口,且所述槽口朝向殼體方向。
9、進一步地,還包括旋鈕蓋,所述旋鈕蓋蓋設在定位架的頂部,且不影響手指對觸摸點位的正常觸發。
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11、本技術,通過每個第二接觸面到其旋鈕支架的旋轉中心的垂線長度不同,來控制推桿的進給量,并對推桿的進給量精準的劃分出檔位;因垂線對稱分布,因此只需一直向一個方向轉動旋鈕,就可以實現推桿前進和復位的調整,無需反向轉動旋鈕,消費體驗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動刀調節感應理發器,包括殼體(1)、設置在殼體(1)一端的刀頭組件(2)、滑動設置在殼體(1)上的推桿(3)以及轉動設置在殼體(1)上的旋鈕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3)的中部設置有讓位槽(31),所述旋鈕組件(4)穿過所述讓位槽(31)與殼體(1)轉動連接,所述推桿(3)相應刀頭組件(2)的一側設置有與旋鈕組件(4)接觸的第一接觸面(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觸面(412)設置有8個,每個第二接觸面(412)到旋鈕支架(41)的旋轉中心的垂線之間的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殼體(1)相應旋鈕支架(41)的位置處設置有定位環(11),所述旋鈕支架(41)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環(11)轉動配合的定位圈(411),所述定位環(11)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架(12),所述定位圈(411)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架(42),所述定位架(42)與安裝架(12)固定安裝,所述定位架(42)上設置有控制單元(421)和觸摸點位,所述控制單元(421)與觸摸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組件(2)包括定刀(21)、動刀(22)、扭簧本體(23)和扭簧支架(24),所述動刀(22)位于定刀(21)的上方,所述扭簧本體(23)放置在扭簧支架(24)內且扭簧本體(23)的兩端與動刀(22)連接,所述扭簧支架(24)包括在下的轉動軸(241)和在上的接觸桿(242),所述扭簧支架(24)通過在下的轉動軸(241)與殼體(1)的底部轉動連接,所述推桿(3)的一端與接觸桿(242)接觸,用于推動扭簧支架(24)以轉動軸(241)為中心向靠近和遠離動刀(22)的方向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帽(43)的底面與殼體(1)滑動配合,且旋鈕帽(43)的底面開設有M狀的槽口(432),且所述槽口(432)朝向殼體(1)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旋鈕蓋(7),所述旋鈕蓋(7)蓋設在定位架(42)的頂部,且不影響手指對觸摸點位的正常觸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刀調節感應理發器,包括殼體(1)、設置在殼體(1)一端的刀頭組件(2)、滑動設置在殼體(1)上的推桿(3)以及轉動設置在殼體(1)上的旋鈕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3)的中部設置有讓位槽(31),所述旋鈕組件(4)穿過所述讓位槽(31)與殼體(1)轉動連接,所述推桿(3)相應刀頭組件(2)的一側設置有與旋鈕組件(4)接觸的第一接觸面(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觸面(412)設置有8個,每個第二接觸面(412)到旋鈕支架(41)的旋轉中心的垂線之間的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刀(22)調節感應理發器,其特征在于,殼體(1)相應旋鈕支架(41)的位置處設置有定位環(11),所述旋鈕支架(41)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環(11)轉動配合的定位圈(411),所述定位環(11)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架(12),所述定位圈(411)的中部設置有定位架(42),所述定位架(42)與安裝架(12)固定安裝,所述定位架(42)上設置有控制單元(421)和觸摸點位,所述控制單元(421)與觸摸點位連接,并能夠控制刀頭組件(2)的啟停;所述旋鈕帽(43)的頂部相應定位架(42)的位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朝華,秦浩,汪建文,沈潮,
申請(專利權)人:蓓慈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