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注塑部件,具體為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1、汽車引擎蓋把手作為汽車外觀的重要部件,其穩定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到車輛的使用體驗。扭簧作為引擎蓋把手中的關鍵零件,其固定效果直接關系到引擎蓋把手的正常使用。傳統的扭簧安裝結構,如卡扣或螺絲固定方式,存在固定不夠牢固,易松動或脫落的問題,從而影響引擎蓋把手的使用效果。
2、因此,開發一種新型的扭簧安裝結構,以提高扭簧的固定效果和可靠性,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
2、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包括:扭簧、把手和底座,所述扭簧包括扭簧本體和本體兩端一體成型的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所述把手和底座轉動連接,所述把手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支座,所述支座上開設有第一插孔,所述扭簧的第一插頭安裝在第一插孔內,所述底座與把手的連接處內部固定安裝有定位軸,所述扭簧本體套裝在定位軸上,所述底座的側面上開設有第二插孔,所述扭簧的第二插頭安裝在第二插孔內。
3、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底座的兩側固定安裝有連接軸,所述把手的兩側對應連接軸設置有軸孔,所述連接軸與軸孔轉動連接。
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把手和底座均通過注塑成型。
5、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扭簧的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均設有
6、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底座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彈性墊片,所述彈性墊片覆蓋在所述第二插孔的周圍。
7、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技術實現了扭簧與把手和底座之間的穩固安裝,該結構不僅簡化了安裝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顯著增強了扭簧的固定效果和可靠性,有效避免了傳統安裝方式中可能出現的松動或脫落問題;注塑成型的把手和底座則具有更好的結構強度和耐用性;防滑紋理增強了插頭與插孔之間的摩擦力,彈性墊片減少了振動和噪音,增強了密封性。本技術具有安裝簡便、固定效果好、可靠性高等優點,為汽車引擎蓋把手的使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包括:扭簧、把手(1)和底座(3),所述扭簧包括扭簧本體(2)和兩端一體成型的第一插頭(21)、第二插頭(2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底座(3)轉動連接,所述把手(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支座(12),所述支座(12)上開設有第一插孔(13),所述扭簧的第一插頭(21)安裝在第一插孔(13)內,所述底座(3)與把手(1)的連接處內側固定安裝有定位軸(32),所述扭簧本體(2)套裝在定位軸(32)上,所述底座(3)的側面上開設有第二插孔(33),所述扭簧的第二插頭(22)安裝在第二插孔(3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兩側固定安裝有連接軸(31),所述把手(1)的兩側對應連接軸(31)設置有軸孔(11),所述連接軸(31)與軸孔(11)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底座(3)均通過注塑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其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側面上還設置有彈性墊片,所述彈性墊片覆蓋在所述第二插孔(33)的周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裝結構,包括:扭簧、把手(1)和底座(3),所述扭簧包括扭簧本體(2)和兩端一體成型的第一插頭(21)、第二插頭(2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底座(3)轉動連接,所述把手(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支座(12),所述支座(12)上開設有第一插孔(13),所述扭簧的第一插頭(21)安裝在第一插孔(13)內,所述底座(3)與把手(1)的連接處內側固定安裝有定位軸(32),所述扭簧本體(2)套裝在定位軸(32)上,所述底座(3)的側面上開設有第二插孔(33),所述扭簧的第二插頭(22)安裝在第二插孔(3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引擎蓋的把手扭簧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宇,秦超,陳培,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天怡塑膠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