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切割研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
技術介紹
1、珠核也叫珍珠核,是將貝殼切割磨成粉末,制成2-20mm的正圓形,珍核放入貝母體內就成了人工培育的珍珠,人工培育珍珠和天然珍珠有的內部有珍珠核,而現有技術中,通常是使用切割設備預先將貝殼切割破碎,再進行研磨制成珠核;
2、因此,現有技術中提出了一種專利號為cn201810904307.2的一種貝殼粉研磨裝置,通過研磨箱上側安裝的進料漏斗和漏料篩,能夠有效的控制貝殼粉進入研磨箱的流量和速度,避免研磨箱內貝殼粉過多導致設備運轉不靈,從而提高了研磨的效率,通過貝殼粉處理箱與研磨箱采用螺紋嚙合器相連,能夠方便進行更換設備裝置,適應不同的工藝需要,提高了設備的功能性,通過貝殼粉處理箱右側安裝的出料管和超密出料孔,能夠將出料的速度穩定下來,方便人員的收集,節省了人力;
3、然而該種裝置實際在對貝殼粉進行研磨時,由于貝殼大小不一,較大的貝殼粉直接進入至研磨箱內,且只能對貝殼進行一遍切割研磨,導致研磨后的貝殼粉大小不一,切割研磨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描述問題。
2、本專利技術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達成: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包括工作臺和支撐架,所述工作臺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支撐架,兩個所述支撐架底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伺服電機,兩個所述支撐架之間的上方轉動連接有切割桶,所述切割桶的前端
3、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桶的左右端中部均橫向固定有連接桿,兩個所述伺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通過傳動軸與切割桶左右端的連接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切割桶在兩個支撐架之間前后180°轉動。
4、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組件由上切割柱、下切割柱、研磨盤、限位環、副刀片、上切割刀片、下切割刀片、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組成;
5、具體的,所述切割桶內部的上下端分別豎向嵌入有上切割柱和下切割柱,所述上切割柱和下切割柱的中部均固定有研磨盤,所述切割桶內部的上下端均固定有限位環,所述上切割柱和下切割柱的外壁分別固定有副刀片和上切割刀片、副刀片和下切割刀片,所述切割桶內部的上下端分別固定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6、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伺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上切割柱之間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所述下伺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與下切割柱之間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
7、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切割柱上的副刀片和上切割刀片均呈往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所述下切割柱上的副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均呈往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
8、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切割柱上的副刀片底端緊貼在上限位板的頂端,所述下切割柱上的副刀片頂端緊貼下限位板的底端,所述副刀片圍繞上切割柱和下切割柱的轉動面積與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橫截面積大小一致。
9、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設置在上限位板與下限位板之間,所述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兩個切割刃,所述上切割刀片的底部和下切割刀片的頂部均處在同一橫向水平面上。
10、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內部豎向豎向開孔設置有通孔,所述上切割刀片的底端緊貼上限位板的底端,所述下切割刀片的底部緊貼下限位板的頂端。
11、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切割柱和下切割柱上的研磨盤正好嵌入在切割桶上下端的限位環內部,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正好位于兩個限位環之間,所述研磨盤的外壁開口設置有六個導流槽,所述限位環的內壁設置有凸起的研磨面。
12、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向板呈左低右高的傾斜狀設置在切割桶的底端,所述排料管設置在導向板的最左側下方,所述加料斗的排料端設置在上限位板前端上方。
13、1、原材料沿著加料斗進入至切割桶的內部后,會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與上切割柱外壁旋轉的副刀片和上切割刀片接觸,之后再與下切割柱外壁旋轉的副刀片和下切割刀片接觸被粉碎,再進入至切割桶下方的限位環內被研磨盤研磨加工,之后伺服電機帶動切割桶在兩個支撐架之間旋轉180°使得下伺服電機位于最上方,這時的原材料再由于重力下落,依次與下切割柱外壁旋轉的下切割刀片和副刀片接觸,再與上切割柱外壁旋轉的上切割刀片和副刀片接觸,之后再進入至限位環內被研磨盤研磨,實現反復對珠核生產的原材料進行切割研磨,切割研磨效果較好,切割研磨后的原材料大小更加均勻。
14、2、原材料在穿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的通孔時,由于上切割刀片頂部緊貼上限位板底端、下切割刀片底部緊貼下限位板頂部,旋轉的上切割刀片在與原材料接觸時若推動原材料移動,原材料會與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通孔的一端接觸再被切割,原材料不會隨著上切割刀片或下切割刀片的旋轉而旋轉,而原材料從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之間穿過時,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旋轉的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同時反向旋轉對原材料進行夾緊后再進行切割,對原材料的切割力度較大,切割效率較高,切割研磨后的原材料大小更加均勻。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包括工作臺(1)和支撐架(101),所述工作臺(1)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支撐架(101),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架(101)底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伺服電機(102),兩個所述支撐架(101)之間的上方轉動連接有切割桶(2),所述切割桶(2)的前端固定有加料斗(201),所述切割桶(2)的內部下方固定有導向板(202),所述切割桶(2)的底端左側豎向嵌入有排料管(203),所述切割桶(2)的上下端分別固定有上伺服電機(204)和下伺服電機(205),所述切割桶(2)的內部設置有切割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桶(2)的左右端中部均橫向固定有連接桿,兩個所述伺服電機(102)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通過傳動軸與切割桶(2)左右端的連接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切割桶(2)在兩個支撐架(101)之間前后180°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組件由上切割柱(206)、下切割柱(207)、研磨盤(208)、限位環(209)、副刀片(210)、上切割刀片(211)、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伺服電機(204)的動力輸出端與上切割柱(206)之間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所述下伺服電機(205)的動力輸出端與下切割柱(207)之間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柱(206)上的副刀片(210)和上切割刀片(211)均呈往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所述下切割柱(207)上的副刀片(210)和下切割刀片(212)均呈往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柱(206)上的副刀片(210)底端緊貼在上限位板(213)的頂端,所述下切割柱(207)上的副刀片(210)頂端緊貼下限位板(214)的底端,所述副刀片(210)圍繞上切割柱(206)和下切割柱(207)的轉動面積與上限位板(213)和下限位板(214)的橫截面積大小一致。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刀片(211)和下切割刀片(212)設置在上限位板(213)與下限位板(214)之間,所述上切割刀片(211)和下切割刀片(212)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兩個切割刃,所述上切割刀片(211)的底部和下切割刀片(212)的頂部均處在同一橫向水平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213)和下限位板(214)的內部豎向豎向開孔設置有通孔,所述上切割刀片(211)的底端緊貼上限位板(213)的底端,所述下切割刀片(212)的底部緊貼下限位板(214)的頂端。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柱(206)和下切割柱(207)上的研磨盤(208)正好嵌入在切割桶(2)上下端的限位環(209)內部,所述上限位板(213)和下限位板(214)正好位于兩個限位環(209)之間,所述研磨盤(208)的外壁開口設置有六個導流槽,所述限位環(209)的內壁設置有凸起的研磨面。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202)呈左低右高的傾斜狀設置在切割桶(2)的底端,所述排料管(203)設置在導向板(202)的最左側下方,所述加料斗(201)的排料端設置在上限位板(213)前端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包括工作臺(1)和支撐架(101),所述工作臺(1)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支撐架(101),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架(101)底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伺服電機(102),兩個所述支撐架(101)之間的上方轉動連接有切割桶(2),所述切割桶(2)的前端固定有加料斗(201),所述切割桶(2)的內部下方固定有導向板(202),所述切割桶(2)的底端左側豎向嵌入有排料管(203),所述切割桶(2)的上下端分別固定有上伺服電機(204)和下伺服電機(205),所述切割桶(2)的內部設置有切割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桶(2)的左右端中部均橫向固定有連接桿,兩個所述伺服電機(102)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通過傳動軸與切割桶(2)左右端的連接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切割桶(2)在兩個支撐架(101)之間前后180°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組件由上切割柱(206)、下切割柱(207)、研磨盤(208)、限位環(209)、副刀片(210)、上切割刀片(211)、下切割刀片(212)、上限位板(213)和下限位板(214)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伺服電機(204)的動力輸出端與上切割柱(206)之間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所述下伺服電機(205)的動力輸出端與下切割柱(207)之間逆時針方向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珠核加工用切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柱(206)上的副刀片(210)和上切割刀片(211)均呈往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所述下切割柱(207)上的副刀片(210)和下切割刀片(212)均呈往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圓弧狀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永平,
申請(專利權)人:都昌縣永恒珠核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