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燈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電結構及燈具。
技術介紹
1、在現有的燈具設計中,隨著產品功能的不斷豐富和擴展,對電路連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特別是在需要將電路延長以實現產品擴展,或者電源盒與燈具不是一體而需要通過端子插拔進行連接的場合,傳統的連接方式面臨諸多挑戰。
2、傳統的端子設計通常依賴產品的靜摩擦力來實現固定,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暴露出諸多問題。首先,插拔操作往往不夠便捷,用戶需要施加較大的力量才能完成插拔動作,不僅增加了使用難度,還可能導致端子或燈具的損壞。其次,由于靜摩擦力的限制,端子在長期使用后容易松動,導致電路連接不穩定,甚至引發安全隱患。此外,傳統端子的體積往往較大,不僅影響燈具的整體美觀度,還占用了寶貴的空間資源。
3、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通電結構及燈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電性連接的通電結構及燈具。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通電結構,用于不同燈體之間的電性連接,所述通電結構包括至少兩組電連接組件,每組所述電連接組件均包括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多個所述第一連接件分別設置在不同燈體上,并且,每個所述第一連接件上均設有第一磁吸部和第一電連接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通過導線電性連接,并且,每個所述第二連接件均包括第二磁吸部和第二電連接部,其中,同組所述電連接組件中的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通過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磁吸連接,并且,通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第二電連
3、可選的,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均包括正極磁體和負極磁體,當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性連接時,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中的一個所述正極磁體和另一個的所述負極磁體磁吸連接。
4、可選的,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中的一個為彈針,另一個為電插孔。
5、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外露于所述燈體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一電連接部均外露于所述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電連接部貫穿所述第一部分與所述燈體內的光源組件電性連接。
6、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體積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體積,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間還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配置為與所述燈體防脫連接。
7、可選的,所述限位部為設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間的限位凹槽,和/或,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與所述第二部分相連的側面,所述側面為傾斜導向面。
8、可選的,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底壁和圍繞所述底壁向遠離所述底壁方向延伸的側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側壁之間形成有安裝槽,所述第二磁吸部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均位于所述安裝槽內。
9、可選的,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外露于所述燈體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磁吸連接時,所述側壁套設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以將所述第一部分收容至所述安裝槽內。
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燈具,包括至少兩個燈體,以及上述通電結構,至少兩個所述燈體通過所述通電結構電性連接。
11、可選的,包括電源組件、主照明燈體和側照明燈體,所述側照明燈體圍繞所述主照明燈體設置,所述通電結構包括兩組電連接組件,每組所述電連接組件均包括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其中,兩個所述第一連接件分別設置在所述主照明燈體和所述側照明燈體上,并且,兩個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通過導線電性連接,當同組內所述電連接組件中的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磁吸連接且電性連接時;所述電源組件同時為所述主照明燈體和所述側照明燈體供電。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術的通電結構通過第一電連接部和第二電連接部電性連接,并通過相互連通的導線使得相鄰組的第二連接件之間導電,以實現不同燈體之間的電性連接,使得燈具的擴展和改造變得簡單靈活。相鄰組的兩個電連接組件之間通過導線相互連通,能夠延長電路實現燈體擴展,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燈體的數量,只需相應地增加或減少電連接組件即可,無需對整個燈具進行大規模的改動。電連接組件之間的連接是通過磁吸實現的,因此當某個燈體出現故障或需要更換時,用戶可以輕松地拆卸和更換相應的電連接組件,降低了維護成本和時間。同時磁力的吸引使得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快速連接且能夠緊密貼合,極大地提高了安裝效率以及減少了因接觸不良導致的電氣故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通電結構,用于不同燈體之間的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電結構(100)包括至少兩組電連接組件(1),每組所述電連接組件(1)均包括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多個所述第一連接件(11)分別設置在不同燈體上,并且,每個所述第一連接件(11)上均設有第一磁吸部(111)和第一電連接部(112);多個所述第二連接件(12)之間通過導線(2)電性連接,并且,每個所述第二連接件(12)均包括第二磁吸部(121)和第二電連接部(122),其中,同組所述電連接組件(1)中的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通過第一磁吸部(111)和第二磁吸部(121)磁吸連接,并且,通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和第二電連接部(122)電性連接;相鄰組的兩個所述電連接組件(1)之間通過所述導線(2)相互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均包括正極磁體和負極磁體,當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磁性連接時,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中的一個所述正極磁體和另一個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122)中的一個為彈針,另一個為電插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1)包括外露于所述燈體的第一部分(113),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均外露于所述第一部分(113),并且,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貫穿所述第一部分(113)與所述燈體內的光源組件(110)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1)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3)下方的第二部分(114),所述第一部分(113)的體積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4)的體積,在所述第一部分(113)和所述第二部分(114)之間還設有限位部(115),所述限位部(115)配置為與所述燈體防脫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5)為設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3)和所述第二部分(114)之間的限位凹槽,和/或,所述第一連接件(11)包括與所述第二部分(114)相連的側面(116),所述側面(116)為傾斜導向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12)包括底壁(123)和圍繞所述底壁(123)向遠離所述底壁(123)方向延伸的側壁(124),所述底壁(123)和所述側壁(124)之間形成有安裝槽(125),所述第二磁吸部(121)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122)均位于所述安裝槽(125)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1)包括外露于所述燈體的第一部分(113),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1)和所述第二連接件(12)磁吸連接時,所述側壁(124)套設在所述第一部分(113)的外側,以將所述第一部分(113)收容至所述安裝槽(125)內。
9.一種燈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個燈體,以及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通電結構(100),至少兩個所述燈體通過所述通電結構(100)電性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燈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組件(120)、主照明燈體(130)和側照明燈體(140),所述側照明燈體(140)圍繞所述主照明燈體(130)設置,所述通電結構(100)包括兩組電連接組件(1),每組所述電連接組件(1)均包括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其中,兩個所述第一連接件(11)分別設置在所述主照明燈體(130)和所述側照明燈體(140)上,并且,兩個所述第二連接件(12)之間通過導線(2)電性連接,當同組內所述電連接組件(1)中的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磁吸連接且電性連接時;所述電源組件(120)同時為所述主照明燈體(130)和所述側照明燈體(140)供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通電結構,用于不同燈體之間的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電結構(100)包括至少兩組電連接組件(1),每組所述電連接組件(1)均包括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多個所述第一連接件(11)分別設置在不同燈體上,并且,每個所述第一連接件(11)上均設有第一磁吸部(111)和第一電連接部(112);多個所述第二連接件(12)之間通過導線(2)電性連接,并且,每個所述第二連接件(12)均包括第二磁吸部(121)和第二電連接部(122),其中,同組所述電連接組件(1)中的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通過第一磁吸部(111)和第二磁吸部(121)磁吸連接,并且,通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和第二電連接部(122)電性連接;相鄰組的兩個所述電連接組件(1)之間通過所述導線(2)相互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均包括正極磁體和負極磁體,當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磁性連接時,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121)中的一個所述正極磁體和另一個的所述負極磁體磁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和所述第二電連接部(122)中的一個為彈針,另一個為電插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1)包括外露于所述燈體的第一部分(113),所述第一磁吸部(111)和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均外露于所述第一部分(113),并且,所述第一電連接部(112)貫穿所述第一部分(113)與所述燈體內的光源組件(110)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1)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3)下方的第二部分(114),所述第一部分(113)的體積大于所述第二部分(114)的體積,在所述第一部分(113)和所述第二部分(114)之間還設有限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鑫杰,高建民,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歐普照明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