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按摩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
技術介紹
1、按摩(massage)是指,通過對按摩對象的身體局部施加多種方式的力學刺激,如揉捏、按壓、拉伸、拍打或使身體的一部分活動等,來調節按摩對象的身體變化,有助于血液循環以及緩解按摩對象的疲勞的醫療輔助療法。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模仿人按摩的裝置,按摩裝置產生推揉、捶敲、指壓、振動的至少一種以上按摩動作,對使用者的施療部(例如后頸、肩部、背部、腰部等提供按摩動作。
2、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功能多樣的按摩設備以代理人工按摩的方式;例如專利號為cn202380024380.x的一種按摩裝置,公開了“其具備使設在按摩部件(12)的末端的施療件(10)向前方的突出量可變的機構的厚度為薄型的技術手段,從而能夠容納于較薄的靠背部(4)內且能夠獲得對背部、肩部、腰部、后頸等施療部的按摩效果。按摩裝置(1)具有:按摩部件(12),在末端側具備施療件(10)且左右一對地配備在基座(11)上;旋轉驅動軸(13),在基座(11)上朝向左右方向配備且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一對按摩部件(12);變換部(14),將旋轉驅動力變換成擺動運動,使一對按摩部件(12)執行按摩動作;驅動部(15),產生用于使旋轉驅動軸(13)旋轉的旋轉驅動力;及進退切換機構(16),通過切換旋轉驅動軸(13)的旋轉,切換施療件(10)在前后方向的進退的反復進行與進退的停止。”上述設備可以實現對人體背部的按摩,但是上述設備按摩方式較為單一,且按摩頭較少,無法時間多點位按摩,且上述設備僅僅可以實現上下方向的按摩頭的
3、為此我們提供一種可以上下左右對背部進行按摩,且可以實現捶背,以及可以實現多種按摩方式的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靠背,底座上設置有控制器,靠背內設置有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之間為轉動連接,下放置板與底座連接;上方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分別設置有一對對稱分布的按摩機構,按摩機構與靠背前側面貼合,靠背為可折彎結構,靠背前側面為柔性材質。
3、進一步的,所述下放置板與上放置板之間設置有電缸一,下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下耳板,上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上耳板,上耳板外端可轉動的設置有導桿,電缸一可轉動的與下耳板外端連接,電缸一輸出端可移動的位于導桿內,電缸一輸出端與導桿內部之間設置有彈簧一,彈簧一兩端分別與導桿內端面與電缸一輸出端連接。
4、進一步的,所述按摩機構包括有放置倉,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左右移動的位于上放置板內,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同步向相反方向移動。
5、進一步的,所述放置板內可轉動的設置有螺紋桿,螺紋桿兩端與放置板轉動連接,螺紋桿左右兩端分別為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螺紋桿兩端分別與左右兩個放置倉螺紋連接。
6、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桿其中一端貫穿上放置板,上放置板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一,驅動電機一帶動螺紋桿進行轉動。
7、進一步的,所述放置倉內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放置框,放置框內設置有按摩頭。放置框上端設置有驅動電機四,放置框倉可轉動的設置有轉動桿,驅動電機四帶動轉動桿進行轉動,轉動桿螺紋貫穿放置框,轉動桿帶動放置框沿著放置倉進行上下移動。
8、進一步的,所述放置框與按摩頭之間設置有限位框,限位框內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按摩頭。
9、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框內均勻開設有多個限位槽,每個限位槽內可移動的設置有一個按摩頭。
10、進一步的,每個所述限位槽內端相互聯通,限位框中部可轉動的設置有錐形齒輪一,每個所述限位槽內可轉動的設置有傳動桿,傳動桿內端設置有錐形齒輪二,錐形齒輪一與錐形齒輪二相互嚙合。
11、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桿與按摩頭連接,傳動桿帶動按摩頭沿著限位槽移動。
12、進一步的,所述傳動桿與按摩頭之間設置有固定座,固定座與傳動桿之間為螺紋連接,按摩頭可上下移動的位于固定座內,傳動桿帶動固定座在限位槽內移動。
13、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內設置有電缸二,電缸二帶動按摩頭沿著固定座上下移動。
14、進一步的,所述按摩頭上端為球形結構。
15、進一步的,所述按摩頭上端均勻分布有多個滾珠,滾珠可轉動的位于按摩頭內。
16、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框內固定設置有驅動電機二,驅動電機二帶動錐形齒輪一進行轉動。
17、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框下端四周均勻設置有多個連接柱一,固定座內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連接座,每個連接柱一下方的連接座上對應的設置有連接柱二,連接柱一上可轉動的設置有連接桿一,連接柱二上可轉動的設置有連接桿二,連接桿一下端可上下移動的位于連接桿二內,連接桿二內設置有彈簧二,彈簧二上下兩端分別與連接桿二,連接桿一連接。
18、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一、連接桿二分別與連接柱一、連接柱二之間為360度轉動連接。
19、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三,驅動電機三輸出端與連接座連接,驅動電機三帶動連接座進行轉動。
20、進一步的,所述連接座上固定設置有連接柱三,連接柱三上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連接柱四,連接柱四與連接柱三之間設置有彈簧三,連接柱四上端可轉動的連接有轉動柱五,轉動柱五與限位框下端中部固定連接。
21、本專利技術使用時,人體坐在底座上,背靠靠背,靠背可前后折疊的材質(或技術方案)為現有技術不做技術贅述,能實現前后折疊移動即可,且靠背前側面為柔性材質以便于通過按摩頭對人體背部進行按摩。通過驅動電機一帶動按摩機構進行左右移動,進而可以實現四個按摩機構在背部的左右移動,且上下兩對對稱的按摩機構在移動時為相反方向進行移動,可以在按摩時保證背部兩側的按摩頭可以同時向背部中間位置進行移動或者遠離。通過驅動機構四可以帶動放置框進行上下移動,進而實現按摩頭上下移動,進而可以實現按摩頭對人體背部的上下移動;當需要對人體進行捶打時可以通過電缸二帶動按摩頭沿著固定座上下移動,實現按摩頭對人體的捶打按摩;通過驅動電機二帶動錐形齒輪一進行轉動,進而通過錐形齒輪二帶動傳動桿進行轉動,實現帶動每個限位槽內的按摩頭同時向內或者向外進行移動,通過限位框內的多個按摩頭的同步向外或者箱內移動,可以模擬實現人手指對人體的箱內推拿按摩。通過驅動電機三帶動連接座進行轉動,再通過連接桿一、連接柱一、彈簧二、連接柱二、連接桿二的拉扯作用力帶動限位框進行轉動,進而帶動限位框內的多個按摩頭進行轉動,實現對人體背部的旋轉按摩作用。
22、當人體的背部不平整時,限位框可以傾斜以適應不同斜度的背部,即限位框可以向任意的方向進行傾斜,再傾斜時其中一側的連接桿一向連接桿二內進行移動彈簧二受壓,另外一側的連接桿一向連接桿二外側進行移動彈簧二受拉;通過連接柱四、連接柱五的限位作用在限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靠背,底座上設置有控制器,靠背內設置有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之間為轉動連接,下放置板與底座連接;上方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分別設置有一對對稱分布的按摩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置板與上放置板之間設置有電缸一,下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下耳板,上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上耳板,上耳板外端可轉動的設置有導桿,電缸一可轉動的與下耳板外端連接,電缸一輸出端可移動的位于導桿內,電缸一輸出端與導桿內部之間設置有彈簧一,彈簧一兩端分別與導桿內端面與電缸一輸出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機構包括有放置倉,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左右移動的位于上放置板內,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同步向相反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放置板內可轉動的設置有螺紋桿,螺紋桿兩端與放置板轉動連接,螺紋桿左右兩端分別為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螺紋桿兩端分別與左右兩個放置倉螺紋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其中一端貫穿上放置板,上放置板上設置有驅動電機一,驅動電機一帶動螺紋桿進行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倉內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放置框,放置框內設置有按摩頭。放置框上端設置有驅動電機四,放置框倉可轉動的設置有轉動桿,驅動電機四帶動轉動桿進行轉動,轉動桿螺紋貫穿放置框,轉動桿帶動放置框沿著放置倉進行上下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與按摩頭之間設置有限位框,限位框內均勻分布設置有多個按摩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內均勻開設有多個限位槽,每個限位槽內可移動的設置有一個按摩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限位槽內端相互聯通,限位框中部可轉動的設置有錐形齒輪一,每個所述限位槽內可轉動的設置有傳動桿,傳動桿內端設置有錐形齒輪二,錐形齒輪一與錐形齒輪二相互嚙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與按摩頭連接,傳動桿帶動按摩頭沿著限位槽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靠背,底座上設置有控制器,靠背內設置有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之間為轉動連接,下放置板與底座連接;上方放置板與下放置板上分別設置有一對對稱分布的按摩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置板與上放置板之間設置有電缸一,下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下耳板,上放置板后側面固定設置有上耳板,上耳板外端可轉動的設置有導桿,電缸一可轉動的與下耳板外端連接,電缸一輸出端可移動的位于導桿內,電缸一輸出端與導桿內部之間設置有彈簧一,彈簧一兩端分別與導桿內端面與電缸一輸出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機構包括有放置倉,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左右移動的位于上放置板內,兩個所述放置倉可同步向相反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放置板內可轉動的設置有螺紋桿,螺紋桿兩端與放置板轉動連接,螺紋桿左右兩端分別為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螺紋桿兩端分別與左右兩個放置倉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緩解人體疲勞的按摩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景信,李怡嵐,張宇杰,曹武警,劉玨,趙慧嬋,付士輝,毛璐熙,馬家惠,劉艷紅,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市中心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