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療輔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1、下肢足畸形是一種常見疾病,跟骨的內翻、外翻畸形是這類疾病的常見癥狀,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其原理為通過內移或外移跟骨截骨并在移位到位后內固定以調整跟骨的力線。在手術過程中,跟骨截斷后,由于截骨周圍軟組織的牽拉作用導致其內移或外移的距離難以維持和測量,一般情況下需要通過一只手維持跟骨移動,并根據經驗估算移動距離,另一只手使用電鉆克氏針固定。此時,受傷口出血阻擋視線、軟組織牽拉作用以及手的松動等因素的影響,易導致跟骨再次移位,從而使跟骨內、外移距離產生偏差,進而導致力線矯正結果不良,甚至于需要重復修正。另外,現有的跟骨截骨手術輔助器具多為體內植入物,其穩固性存在爭議且同樣需要手動維持移位,在手術過程中也難以避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移位的準確性難以保證。同時,體內植入物也僅有固定的一種或幾種規格,在術中無法調整,通用性差。
2、因此,需要一種能夠測量跟骨截骨移位距離并在術中臨時固定的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2、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鎖緊組件;其中,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垂直連接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三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垂直連接第四固
3、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固定部與第三固定部均為橢圓形。
4、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固定部連接第二固定部的第一端,第二固定部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部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固定孔,通過若干個自攻螺釘對應穿過若干個第一固定孔并連接其中一塊跟骨截骨;第三固定部連接第四固定部的第一端,第四固定部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固定部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第二固定孔,通過若干個自攻螺釘對應穿過若干個第二固定孔并連接另一塊跟骨截骨。
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若干個第一固定孔和若干個第二固定孔內均設置有螺紋。
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固定部的長度d1大于或等于第四固定部的長度d2,且0mm≤d1-d2≤15mm。
7、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滑槽的長度大于第二滑槽的長度,且第一滑槽的長度小于或等于30mm。
8、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之間連接有第一折彎部,第一折彎部的半徑范圍為1至3mm;第三固定部與第四固定部之間連接有第二折彎部,第二折彎部的半徑范圍為1至3mm。
9、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固定部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定位鋸齒,第四固定部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第二定位鋸齒,若干個第一定位鋸齒和若干個第二定位鋸齒均沿第一方向均勻分布;至少部分第一定位鋸齒與部分第二定位鋸齒相互配合,且第一定位鋸齒與第二定位鋸齒的由齒底向齒頂的方向向量的水平分向量的方向相反;其中,若干個第一定位鋸齒的分布長度大于或等于若干個第二定位鋸齒的分布長度。
10、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的外側表面上均設置有防滑滾花。
1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鎖緊組件為蝶形螺釘和螺母,蝶形螺釘分別滑動連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沿第一方向滑動;螺母螺紋連接蝶形螺釘以鎖緊第二固定部與第四固定部。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專利技術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間可相對滑動,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分別連接移位的兩塊跟骨截骨,第二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相對貼合,鎖緊組件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滑動;調整第二固定部和第四固定部之間的位置關系,并通過鎖緊組件鎖緊實現了術中臨時固定,再通過刻度實現了跟骨截骨移位量的術中精確測量。
14、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和鎖緊組件(3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0)與所述第三固定部(210)均為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0)連接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110)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通過若干個自攻螺釘對應穿過所述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并連接其中一塊跟骨截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和所述若干個第二固定孔(211)內均設置有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長度d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固定部(220)的長度d2,且0mm≤d1-d2≤1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0)與所述第二固定部(120)之間連接有第一折彎部(130),所述第一折彎部(130)的半徑范圍為1至3mm;所述第三固定部(210)與所述第四固定部(220)之間連接有第二折彎部(230),所述第二折彎部(230)的半徑范圍為1至3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定位鋸齒(122),所述第四固定部(220)的內側設置有若干個第二定位鋸齒(222),所述若干個第一定位鋸齒(122)和所述若干個第二定位鋸齒(22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勻分布;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定位鋸齒(122)與部分所述第二定位鋸齒(222)相互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鋸齒(122)與所述第二定位鋸齒(222)的由齒底向齒頂的方向向量的水平分向量的方向相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0)和所述第四固定部(220)的外側表面上均設置有防滑滾花。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組件(300)為蝶形螺釘和螺母,所述蝶形螺釘分別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槽(121)和所述第二滑槽(221),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動;所述螺母螺紋連接所述蝶形螺釘以鎖緊所述第二固定部(120)與所述第四固定部(2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00)、第二固定板(200)和鎖緊組件(3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0)與所述第三固定部(210)均為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0)連接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110)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通過若干個自攻螺釘對應穿過所述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并連接其中一塊跟骨截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第一固定孔(111)和所述若干個第二固定孔(211)內均設置有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0)的長度d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固定部(220)的長度d2,且0mm≤d1-d2≤1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21)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滑槽(221)的長度,且所述第一滑槽(121)的長度小于或等于3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截骨移位測量和臨時固定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嘉樑,馮衛城,唐博,張婧,
申請(專利權)人:寶雞市中醫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