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針灸收納箱,尤其涉及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
技術介紹
1、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現代化中醫內科臨床治療時,針灸依然占據非常高的地位。
2、現有的針灸便攜箱結構過于簡單,內部的針灸針容易晃動且一次性棉簽易與針灸接觸,從而導致針灸針在針灸便攜箱內部擺放混亂,使用時銀針的取用非常麻煩,且在轉運時可能會因箱體受震而導致針灸受損的問題。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通過設置的減震結構則可以達到對箱體內部用具更好的緩沖保護作用,使得達到更好的穩定放置和避免受損的目的,通過設置的分類和限制結構則可以對一次性棉簽和針灸包分別進行放置,從而達到更好的整理性和實用性。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包括箱體和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下端面兩側靠前后處均固定連接有上轉動座,多個所述上轉動座的下端面均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箱體的下端內壁兩側靠前后處均開設有減震槽,多個
4、所述放置板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內部設置有一次性棉簽,所述放置板的上端面靠近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固定筒,多個所述固定筒的內部均活動設置有活動桿,多個所述活動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輔助板,所述輔助板的下端面中心處連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內部活動設置有活動柱,所述活動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抵觸板,所述抵觸板與一次性棉簽接觸設置,所述輔助板的上端面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之間靠上處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輔助板的上端面兩側均開設有多個下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兩側均開設有多個上限位孔,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把手,所述箱體的后端面兩側靠下處分別固定連接有廢棉簽存放箱和廢針灸針存放箱,所述廢棉簽存放箱和廢針灸針存放箱的上端面均鉸鏈設置有蓋板,所述廢棉簽存放箱和廢針灸針存放箱的前端面均設置有處理抽屜;
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一次性棉簽和針灸包放置在箱體內部,當箱體在轉運過程中產生顛簸時,連接板會產生一定幅度的振動,進而使得連接板有著相對位移,致使上轉動座移動,連接桿受力傾斜并推動滑動座移動,在阻尼桿和減震彈簧的作用下使得滑動座反向移動,從而達到高效的減震作用,從而避免針灸包和一次性棉簽因遇到碰撞而導致位置偏移或者損壞的問題,具有更好的保護性和使用性,通過將一次性棉簽放置在放置框內,并將活動桿卡合套設在固定筒內,一次性棉簽在抵觸板的作用下被限制住,避免一次性棉簽過多而導致一次性棉簽掉落出放置框內的問題,具有更好的使用性,將針灸包穿過上限位孔和下限位槽內,從而達到對針灸包限位放置的目的,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待需要使用時,針灸包通過直接拿取的方法即可,拉動把手即可實現對一次性棉簽取出的目的,通過設置的廢棉簽存放箱和廢針灸針存放箱則可以對使用后的棉簽以及針灸針進行存放,通過處理抽屜進而可以處理的目的。
6、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緩沖套柱,所述箱體的兩側內壁靠下處均開設有緩沖槽,兩個所述緩沖槽的上下端內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緩沖滑桿,兩個所述緩沖套柱分別活動套設在對應的緩沖滑桿上,兩個所述緩沖滑桿的外壁靠下端均活動套設有緩沖彈簧;
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緩沖套柱在緩沖滑桿上的活動套設以及緩沖彈簧在緩沖滑桿上的活動套設則可以達到高強度緩沖的目的,使得減震效率更加高效,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8、進一步地,多個所述滑動座的下端面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滑塊,多個所述減震槽的下端面均開設有限位滑槽,多個所述限位滑塊分別滑動設置在對應的限位滑槽內;
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限位滑塊在限位滑槽內的滑動設置進而可以達到對滑動座更好的限位作用,從而達到穩定移動的目的。
10、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板的下端面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承重板;
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承重板,使得在承重板的作用下,輔助板下移,從而達到活動桿完全卡合套設在固定筒中。
12、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柱的兩側外壁靠下處均固定連接有輔助滑塊,所述限位框的兩側均開設有輔助滑槽,多個所述輔助滑塊分別滑動設置在對應的輔助滑槽內;
1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輔助滑塊在輔助滑槽內的滑動設置進而可以根據一次性棉簽的多少,抵觸板可自動地調節,從而達到對一次性棉簽全面的擠壓作用。
14、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上端面靠后處鉸鏈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的前端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凸條;
1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密封蓋進而則可以達到對箱體更好的密封保存的目的,通過設置的凸條則可以達到對密封蓋更好地輔助使用的目的。
16、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前端面中心處固定設置有可視窗;
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可視窗則可以達到對箱體便利查看的目的。
18、進一步地,多個所述上限位孔分別與對應的下限位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9、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對上限位孔和下限位槽位置的限定,則可以達到對針灸更好的限位作用。
20、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術提出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一次性棉簽和針灸包放置在箱體內部,當箱體在轉運過程中產生顛簸時,連接板會產生一定幅度的振動,進而使得連接板有著相對位移,致使上轉動座移動,連接桿受力傾斜并推動滑動座移動,在阻尼桿和減震彈簧的作用下使得滑動座反向移動,從而達到高效的減震作用,從而避免針灸包和一次性棉簽因遇到碰撞而導致位置偏移或者損壞的問題,具有更好的保護性和使用性,通過緩沖套柱在緩沖滑桿上的活動套設以及緩沖彈簧在緩沖滑桿上的活動套設則可以達到高強度緩沖的目的,使得減震效率更加高效,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實用性。
22、2、本技術提出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在使用時,通過將一次性棉簽放置在放置框內,并將活動桿卡合套設在固定筒內,在承重板的作用下使得輔助板下移,從而達到活動桿完全卡合套設在固定筒中,一次性棉簽在抵觸板的作用下被限制住,避免一次性棉簽過多而導致一次性棉簽掉落出放置框內的問題,具有更好的使用性,同時輔助滑塊在輔助滑槽內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包括箱體(1)和連接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1)的下端面兩側靠前后處均固定連接有上轉動座(9),多個所述上轉動座(9)的下端面均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0),所述箱體(1)的下端內壁兩側靠前后處均開設有減震槽(2),多個所述減震槽(2)的內部均滑動設置有滑動座(3),多個所述滑動座(3)和對應的減震槽(2)的一側內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阻尼桿(4),多個所述阻尼桿(4)的外壁上均活動套設有減震彈簧(5),多個所述滑動座(3)的上端面均固定連接有下轉動座(8),多個所述連接桿(10)的下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對應的下轉動座(8)上,所述連接板(11)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放置板(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1)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緩沖套柱(12),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靠下處均開設有緩沖槽(13),兩個所述緩沖槽(13)的上下端內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緩沖滑桿(14),兩個所述緩沖套柱(12)分別活動套設在對應的緩沖滑桿(14)上,兩個所述緩沖滑桿(14)的外壁靠下端均活動套設有緩沖彈簧(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滑動座(3)的下端面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滑塊(6),多個所述減震槽(2)的下端面均開設有限位滑槽(7),多個所述限位滑塊(6)分別滑動設置在對應的限位滑槽(7)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板(21)的下端面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承重板(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柱(24)的兩側外壁靠下處均固定連接有輔助滑塊(26),所述限位框(23)的兩側均開設有輔助滑槽(27),多個所述輔助滑塊(26)分別滑動設置在對應的輔助滑槽(27)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上端面靠后處鉸鏈設置有密封蓋(33),所述密封蓋(33)的前端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凸條(3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前端面中心處固定設置有可視窗(3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上限位孔(31)分別與對應的下限位槽(2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包括箱體(1)和連接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1)的下端面兩側靠前后處均固定連接有上轉動座(9),多個所述上轉動座(9)的下端面均轉動連接有連接桿(10),所述箱體(1)的下端內壁兩側靠前后處均開設有減震槽(2),多個所述減震槽(2)的內部均滑動設置有滑動座(3),多個所述滑動座(3)和對應的減震槽(2)的一側內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阻尼桿(4),多個所述阻尼桿(4)的外壁上均活動套設有減震彈簧(5),多個所述滑動座(3)的上端面均固定連接有下轉動座(8),多個所述連接桿(10)的下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對應的下轉動座(8)上,所述連接板(11)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放置板(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醫針灸便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1)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緩沖套柱(12),所述箱體(1)的兩側內壁靠下處均開設有緩沖槽(13),兩個所述緩沖槽(13)的上下端內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緩沖滑桿(14),兩個所述緩沖套柱(12)分別活動套設在對應的緩沖滑桿(14)上,兩個所述緩沖滑桿(14)的外壁靠下端均活動套設有緩沖彈簧(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雪,孫向平,王勇軍,董連城,陳當玲,周金玉,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