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充電設備,特別是一種移動電源。
技術介紹
1、移動電源是一種可隨身攜帶,自身能儲備電能,主要為手持式移動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充電的便攜充電器。
2、在相關技術中,移動電源上還設置轉動插腳和顯示屏,轉動插腳用于插入供電設備,獲取電能,將電能傳輸至移動電源的內部,顯示屏用于顯示移動電源的狀態信息。通常地,轉動插腳接入市電電壓,通過主控電路板將市電電壓轉換為較低的電壓,為顯示屏供電,或者輸出為其他電子設備充電。然而,由于電壓轉換過程中,轉動插腳和主控電路板容易發熱,影響顯示屏,導致顯示屏工作不穩定,使用壽命降低,致使整體移動電源的使用壽命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移動電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移動電源的使用壽命低的問題。
2、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移動電源,包括:
3、殼體,其內設置有儲能模組和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的主控電路板,所述殼體的背面開設有第一收納槽和至少一個第二收納槽;
4、轉動插腳,與所述主控電路板電連接,所述轉動插腳轉動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背面且可轉動收納于所述第一收納槽中,所述轉動插腳和所述主控電路板設于所述儲能模組的一側;
5、至少一連接插頭,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每一所述連接插頭可對應收納于一所述第二收納槽中,所述連接插頭用于連接外部電子設備;
6、顯示屏,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設于所述殼體的正面,并位于所述儲能模組的遠離所述轉動插腳和所述主控電路板的一側,所述顯
7、可選地,所述連接插頭包括連接線和充電接頭,所述充電接頭通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所述第二收納槽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與所述連接線相適配,所述第二槽段與所述充電接頭相適配,且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
8、可選地,所述第二收納槽還包括連通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的第三槽段,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從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向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傾斜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
9、可選地,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組件,所述第一限位組件與所述連接線抵靠以將所述連接線限位于所述第一槽段中,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限位組件與所述充電接頭抵靠以將所述充電接頭限位于所述第二槽段中。
10、可選地,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至少兩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槽段的兩槽側壁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連接線可夾設限位于兩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間,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包括至少兩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二槽段的兩槽側壁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充電接頭可夾設限位于兩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間。
11、可選地,所述殼體的背面開設沿所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并排設置的三個第二收納槽,所述第二收納槽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開設。
12、可選地,所述移動電源還包括設于所述殼體內的導電件,所述轉動插腳與所述導電件抵靠電連接并通過所述導電件與所述主控電路板電連接。
13、可選地,所述轉動插腳包括插腳和與所述插腳連接的轉動件,所述插腳與所述導電件抵靠電連接并通過所述導電件與所述主控電路板電連接,且所述插腳受外力作用,通過所述轉動件轉動收納于所述第一收納槽中。
14、可選地,所述第一收納槽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開設并延伸至所述殼體的頂面,所述插腳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收納槽的長度,當所述插腳收納于所述第一收納槽中,所述插腳外露于所述殼體的頂面。
15、可選地,所述殼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動電源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殼體內設置儲能模組和主控電路板,轉動插腳與主控電路板連接并設置在儲能模組的一側,殼體的背面開設第一收納槽和至少一第二收納槽,將轉動插腳和連接插頭收納在殼體的背面,有利于移動電源的小型化;顯示屏設置在殼體的正面,并位于儲能模組的遠離轉動插腳和主控電路板的一側,增加轉動插腳和主控電路板與顯示屏之間的距離,降低轉動插腳和主控電路板發熱對顯示屏的影響,提高顯示屏的使用壽命,進而提高移動電源的使用壽命,同時,用戶可通過連接插頭連接外部電子設備,對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無需額外攜帶充電線,使用方便。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插頭包括連接線和充電接頭,所述充電接頭通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所述第二收納槽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與所述連接線相適配,所述第二槽段與所述充電接頭相適配,且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納槽還包括連通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的第三槽段,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從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向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傾斜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組件,所述第一限位組件與所述連接線抵靠以將所述連接線限位于所述第一槽段中,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限位組件與所述充電接頭抵靠以將所述充電接頭限位于所述第二槽段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至少兩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槽段的兩槽側壁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背面開設沿所述殼體的寬度方向并排設置的三個第二收納槽,所述第二收納槽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開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電源還包括設于所述殼體內的導電件,所述轉動插腳與所述導電件抵靠電連接并通過所述導電件與所述主控電路板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插腳包括插腳和與所述插腳連接的轉動件,所述插腳與所述導電件抵靠電連接并通過所述導電件與所述主控電路板電連接,且所述插腳受外力作用,通過所述轉動件轉動收納于所述第一收納槽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納槽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開設并延伸至所述殼體的頂面,所述插腳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收納槽的長度,當所述插腳收納于所述第一收納槽中,所述插腳外露于所述殼體的頂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插頭包括連接線和充電接頭,所述充電接頭通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儲能模組電連接,所述第二收納槽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與所述連接線相適配,所述第二槽段與所述充電接頭相適配,且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納槽還包括連通所述第一槽段和所述第二槽段的第三槽段,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從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壁向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傾斜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組件,所述第一限位組件與所述連接線抵靠以將所述連接線限位于所述第一槽段中,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側壁上設置有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限位組件與所述充電接頭抵靠以將所述充電接頭限位于所述第二槽段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移動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至少兩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槽段的兩槽側壁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連接線可夾設限位于兩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間,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包括至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平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機樂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