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1、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以及基于發(fā)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等技術的平面顯示裝置因具有高畫質、省電、機身薄及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成為顯示裝置中的主流。
2、但是,當前顯示裝置的性能有待提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顯示面板,有利于實現(xiàn)窄邊框,并保證封裝效果。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請?zhí)峁┝艘环N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qū)和非顯示區(qū),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
3、襯底;
4、位于所述襯底一側的無機層;
5、堤壩,位于所述非顯示區(qū)且設置于所述無機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6、第一凹槽,位于所述非顯示區(qū)且設置于所述堤壩靠近所述顯示區(qū)的一側,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無機層;
7、第二凹槽,位于所述非顯示區(qū)且設置于所述堤壩遠離所述顯示區(qū)的一側,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無機層;
8、封裝層,所述封裝層位于所述顯示區(qū)和所述非顯示區(qū),至少部分所述封裝層覆蓋所述無機層、所述堤壩、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9、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貫穿所述無機層且部分位于所述襯底;和/或
10、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無機層且部分位于所述襯
1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無機層包括多個絕緣層,多個所述絕緣層包括遠離所述襯底依次設置的第一緩沖層、第一柵介質層、電容介質層以及層間介質層;
12、所述第一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柵介質層和所述電容介質層,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柵介質層和所述電容介質層;
13、優(yōu)選地,所述多個絕緣層還包括遠離所述襯底依次設置的第二緩沖層和第二柵介質層,且所述第二緩沖層和所述第二柵介質層位于所述電容介質層與所述層間介質層之間,所述第一凹槽貫穿所述第二緩沖層和所述第二柵介質層,所述第二凹槽貫穿所述第二緩沖層和所述第二柵介質層。
14、優(yōu)選地,所述襯底包括第一柔性襯底、第二柔性襯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柔性襯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襯底之間的第一阻擋層;
15、優(yōu)選地,所述無機層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緩沖層與所述襯底之間的第二阻擋層。
16、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堤壩包括多個層疊設置的有機層;
17、優(yōu)選地,沿所述顯示區(qū)指向所述非顯示區(qū)的方向,所述堤壩的數(shù)量為一個。
18、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封裝層包括第一封裝層、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無機層、所述堤壩、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一封裝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封裝層填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三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二封裝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19、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封裝層和所述第三封裝層包括無機材料,所述第二封裝層包括有機材料。
20、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第二凹槽的側壁和底壁。
2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堤壩包括:
22、平坦化層,位于所述無機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23、像素定義層,位于所述平坦化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24、優(yōu)選地,所述堤壩還包括:
25、間隔物,位于所述像素定義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26、優(yōu)選地,所述平坦化層包括第一平坦化層和第二平坦化層,所述第一平坦化層位于所述無機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所述第二平坦化層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27、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一金屬線,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第一金屬線遠離所述襯底一側的表面和部分所述無機層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圍合形成;
28、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二金屬線,所述第二金屬線位于所述第一金屬線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所述第二金屬線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內,并在所述第一凹槽位置處與所述第一金屬線搭接;
29、所述第一金屬線和所述第二金屬線用于傳輸電源信號。
30、基于同樣的專利技術構思,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qū)和非顯示區(qū),所述方法包括:
31、在襯底的一側形成無機層;
32、在所述非顯示區(qū)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無機層,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顯示區(qū)之間;
33、在所述無機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形成堤壩;其中,所述堤壩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間;
34、在所述襯底的一側形成封裝層,所述封裝層位于所述顯示區(qū)和所述非顯示區(qū),所述封裝層覆蓋所述所述無機層、所述堤壩、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
35、基于同樣的專利技術構思,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
3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申請?zhí)峁┑娘@示面板通過在堤壩靠近顯示區(qū)的一側設置第一凹槽,在堤壩遠離顯示區(qū)的一側設置第二凹槽,并通過封裝層進行覆蓋,可以有效減少堤壩數(shù)量,進而實現(xiàn)窄邊框;同時,第一凹槽可以減小封裝層內的有機材料溢流風險,而第二凹槽可以存放溢流的有機材料,將溢流的有機材料封裝在第二凹槽內,從而提升封裝可靠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區(qū)和非顯示區(qū),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貫穿所述無機層且部分位于所述襯底;和/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層包括多個絕緣層,多個所述絕緣層包括遠離所述襯底依次設置的第一緩沖層、第一柵介質層、電容介質層以及層間介質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壩包括多個層疊設置的有機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層包括第一封裝層、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無機層、所述堤壩、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一封裝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且所述第二封裝層填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三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二封裝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和底壁,且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第二凹槽的側壁和底壁。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壩包括:
9.一種顯示面板的制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qū)和非顯示區(qū),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區(qū)和非顯示區(qū),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貫穿所述無機層且部分位于所述襯底;和/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層包括多個絕緣層,多個所述絕緣層包括遠離所述襯底依次設置的第一緩沖層、第一柵介質層、電容介質層以及層間介質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壩包括多個層疊設置的有機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層包括第一封裝層、第二封裝層和第三封裝層,所述第一封裝層覆蓋所述無機層、所述堤壩、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封裝層位于所述第一封裝層遠離所述襯底的一側且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杜子健,沈磊,吳忠厚,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