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閥門密封結構相關,尤其涉及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
技術介紹
1、閥門是流體輸送系統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調節、導流、分流、泄壓等功能。閥門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采礦、石化、電力以及冶煉生產等領域中。現有技術中的閥門結構通常包括閥體,閥體設有流體通道,流體通道中設有阻斷或導通流體通斷的閥芯結構,閥芯結構通過閥軸與操作機構連接,通過驅動操作機構來打開或關閉閥芯結構,閥芯結構的表面與流體通道內壁之間具有密封結構。
2、經過海量檢索,發現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17029925u,公開了一種用于閥門的密封環和密封結構,涉及半導體閥門密封
,以解決現有密封環密封效果較差的問題。所述用于閥門的密封環包括沿軸向方向依次分布的上環部、中環部和下環部,上環部和/或下環部上同軸設置有環形凸起,環形凸起用于與基塊金屬密封,中環部的外側同軸設置有彈性多邊環形結構,彈性多邊環形結構的外邊緣的橫截面為多邊形,密封環與基塊配合時,彈性多邊環形結構的外邊緣沿密封環的徑向方向擠壓基塊,以通過發生彈性形變與基塊密封。所述用于閥門的密封結構包括上述技術方案所提的用于閥門的密封環。
3、綜上所述,現有的密封結構一般是通過密封環的方式進行的,但是橡膠材質的密封環強度較為一般,結構組成也較為簡單,耐磨性較差;
4、此外,在長期的滑動或者運行啟停次數較為頻繁的情況下,則會更加加劇該密封件的磨損,進而加速失效,使用壽命較短。
5、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使其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其中任一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包括閥體以及安裝在閥體內的密封單元;
4、密封單元包括左密封腔體和右密封腔體;
5、在閥體上從左往右依次開設有左介質腔體和右介質腔體,左介質腔體與下方的左密封腔體相連通,右介質腔體與下方的右密封腔體相連通,在左介質腔體左側的閥體內開設有左密封槽,在左介質腔體和右介質腔體之間的閥體內開設有中密封槽,在右介質腔體右側的閥體內開設有右密封槽,在左密封槽、中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內均安裝有密封件;
6、在左密封槽內的密封件與在中密封槽內的密封件之間組成左密封腔體,在中密封槽內的密封件與在右密封槽內的密封件之間組成右密封腔體;
7、密封件從上往下依次包括密封環和o型圈,密封環包括密封環本體,在密封環本體底部的內徑面上開設有用于嵌入下方的o型圈的o型圈安裝凹槽,在密封環本體頂部的外徑面上沿著左右方向均布有至少兩個環狀的密封環凸起,在密封環本體上左右兩側且與工作面的接觸處均設置有v字結構的密封環接觸唇口。
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密封環本體的正面和背面均布有若干個壓力平衡結構,壓力平衡結構包括分別位于兩側的第一壓力平衡槽和第二壓力平衡槽,且第一壓力平衡槽和第二壓力平衡槽錯位分布。
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相鄰的兩個正面的壓力平衡結構與背面的壓力平衡結構之間的夾角為45度。
1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相鄰的兩個密封環凸起之間設置有橫截面為v字結構的v型槽,且密封環凸起的橫截面為鈍角三角形。
1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密封環本體頂部的外徑面上沿著左右方向均布有兩個環狀的密封環凸起,且兩個密封環凸起相互對稱。
12、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密封環為聚氨酯環材質。
1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密封環由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酯多元醇和1,4-丁二醇三者組成,且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酯多元醇和1,4-丁二醇三者的比例為100:20:13。
14、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密封環由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醚多元醇或聚四氫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三者組成,且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醚多元醇或聚四氫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三者的比例為100:23:12。
15、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o型圈為丁腈橡膠材質。
1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密封環的直徑尺寸采用負公差。
17、借由上述方案,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8、本專利技術通過左密封腔體和右密封腔體的相互適配,當一側的密封空間發生變化時,另一側可以實現快速的隨動補償,進而實現移動密封,密封性能較好。
19、本專利技術通過密封環和o型圈相互組合的形式,整體密封結構具有較好的靜態和動態密封性能。
20、本專利技術通過密封環本體上的多個密封環凸起,對密封主體起到支撐和導向的作用,從而提高密封圈的耐壓能力,延長密封圈的使用壽命,且易于安裝。
21、本專利技術通過密封環聚氨酯環材質的設計,具有較好的耐磨性能、抗撕裂、抗拉伸、極限受力后的回彈能力。
22、本專利技術密封環的直徑尺寸采用負公差,確保在安裝的時候密封可以更緊密的抱住內圈,較大的抱緊力可以抵抗一大部分擠壓時產生的側向力,密封不容易翻轉扭曲。
23、本專利技術的v字結構的密封環接觸唇口,在唇口張角最大位置有足夠的接觸應力起到密封作用,確保密封的同時又減小了密封整體接觸面積。
24、本專利技術通過利用o型圈壓緊式密封工作原理,做好槽底方向密封的同時給予聚氨酯環更充分的預緊力,以應對大間隙變化的工況條件。
25、本專利技術通過兩側開有非對稱的壓力平衡槽,使壓力可以快速作用在o型圈上,產生漲緊力推緊m型環與溝槽的貼合,避免貫穿泄漏,確保密封效果。
26、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包括閥體(1)以及安裝在所述閥體(1)內的密封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環本體(81)的正面和背面均布有若干個壓力平衡結構,所述壓力平衡結構包括分別位于兩側的第一壓力平衡槽(10)和第二壓力平衡槽(11),且所述第一壓力平衡槽(10)和第二壓力平衡槽(11)錯位分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正面的壓力平衡結構與背面的壓力平衡結構之間的夾角為45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兩個所述密封環凸起(83)之間設置有橫截面為V字結構的V型槽,且所述密封環凸起(83)的橫截面為鈍角三角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環本體(81)頂部的外徑面上沿著左右方向均布有兩個環狀的密封環凸起(83),且兩個密封環凸起(83)相互對稱。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8)為聚氨酯環材質。
7.如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8)由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醚多元醇或聚四氫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三者組成,且MDI型聚氨酯預聚體、聚醚多元醇或聚四氫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三者的比例為100:23:12。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9)為丁腈橡膠材質。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8)的直徑尺寸采用負公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包括閥體(1)以及安裝在所述閥體(1)內的密封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環本體(81)的正面和背面均布有若干個壓力平衡結構,所述壓力平衡結構包括分別位于兩側的第一壓力平衡槽(10)和第二壓力平衡槽(11),且所述第一壓力平衡槽(10)和第二壓力平衡槽(11)錯位分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正面的壓力平衡結構與背面的壓力平衡結構之間的夾角為45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兩個所述密封環凸起(83)之間設置有橫截面為v字結構的v型槽,且所述密封環凸起(83)的橫截面為鈍角三角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閥門工作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環本體(81)頂部的外徑面上沿著左右方向均布有兩個環狀的密封環凸起(8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迎光,馮月心,高劍平,程璣蕓,
申請(專利權)人:優泰科蘇州密封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