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齒輪泵,具體涉及一種多出口齒輪泵。
技術介紹
1、齒輪泵是依靠泵缸與嚙合齒輪間所形成的工作容積變化和移動來輸送液體或使之增壓的回轉泵。齒輪泵常用于機械潤滑系統中,對需潤滑的部件進行潤滑油的供給。
2、由于驅動齒輪泵的動力輸出軸(如電機輸出軸)負荷較大,在工作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潤滑,目前主要采用從齒輪泵的出油腔分出一條管路給動力輸出軸提供潤滑,由于動力輸出軸工作時是旋轉的,從外面噴油需要另外搭設一條油路,且從外面噴到傳動軸的油會被旋轉運動甩出,無法達到理想潤滑效果;另外,為了避免齒輪泵內油壓過大而損壞部件,現有的齒輪泵還需在其內部增設泄壓口和泄壓部件,增加了齒輪泵的生產成本。因此,需要一種多出口齒輪泵,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出口齒輪泵,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多出口齒輪泵,包括泵體、泵座以及泵蓋,所述泵座和泵蓋分別安裝于泵體的前后端面上,所述泵座的一端內部設有進油口和進油腔,所述泵座的另一端設有出油口和出油腔,所述泵體內設有齒輪輸油組件和用于驅動齒輪輸油組件轉動的齒輪軸,所述泵座的中部設有端面油腔,所述端面油腔通過通孔與出油腔連通,所述齒輪軸內部設有軸孔,所述軸孔一端與端面油腔連通。
4、優選的,所述齒輪輸油組件包括內齒輪和外齒輪,所述內齒輪安裝于泵體的內壁上,所述外齒輪設于內齒輪的中間位置,并鍵連接于齒輪軸上
5、優選的,所述進油口和出油口設置于同一條直線上。
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7、本技術通過端面油腔和具有軸孔的齒輪軸的設置,能夠從齒輪泵的內部實現對動力輸出軸的潤滑作用,無需外設潤滑管路,降低了設備安裝成本,且避免了潤滑油被旋轉運動甩出情況的發生,提高了動力輸出軸的潤滑效果,同時,通過排油分路的設計,無需額外增設泄壓部件,保證齒輪泵的穩定運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出口齒輪泵,包括泵體(1)、泵座(2)以及泵蓋(3),所述泵座(2)和泵蓋(3)分別安裝于泵體(1)的前后端面上,所述泵座(2)的一端內部設有進油口(21)和進油腔(22),所述泵座(2)的另一端設有出油口(23)和出油腔(24),所述泵體(1)內設有齒輪輸油組件和用于驅動齒輪輸油組件轉動的齒輪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2)的中部設有端面油腔(25),所述端面油腔(25)通過通孔(26)與出油腔(24)連通,所述齒輪軸(4)內部設有軸孔(41),所述軸孔(41)一端與端面油腔(25)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出口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輸油組件包括內齒輪(5)和外齒輪(6),所述內齒輪(5)安裝于泵體(1)的內壁上,所述外齒輪(6)設于內齒輪(5)的中間位置,并鍵連接于齒輪軸(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出口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口(21)和出油口(23)設置于同一條直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出口齒輪泵,包括泵體(1)、泵座(2)以及泵蓋(3),所述泵座(2)和泵蓋(3)分別安裝于泵體(1)的前后端面上,所述泵座(2)的一端內部設有進油口(21)和進油腔(22),所述泵座(2)的另一端設有出油口(23)和出油腔(24),所述泵體(1)內設有齒輪輸油組件和用于驅動齒輪輸油組件轉動的齒輪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2)的中部設有端面油腔(25),所述端面油腔(25)通過通孔(26)與出油腔(24)連通,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菲,劉土松,麻申申,
申請(專利權)人:中鼎恒盛氣體設備蕪湖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