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燃料電池,具體是指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
技術介紹
1、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發電裝置,又稱電化學發電器。燃料電池是等溫的按電化學方式,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而不必經過熱機過程,不受卡諾循環限制,因而能量轉化效率高,無污染.燃料電池的陰極進氣的濕度控制主要采用增濕器,通過增濕器,可以調節燃料電池電堆空氣的濕度,從而有助于延長燃料電池電堆的使用壽命。
2、但是目前燃料電池在使用時存在以下問題:在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設計時,對陰極空氣回路的增濕,要么使用大體積大流量的增濕器,要么使用增濕器加旁通閥的設計,以保證陰極供氣的充足,陰極空氣的增濕以及流阻的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
2、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裝設有細膜管和粗膜管,所述外殼體內設有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依次相鄰分布設于所述外殼體內,所述第二容腔內裝設有多層粗膜管,所述粗膜管之間裝設有多層細膜管,所述粗膜管一端裝設有啟閉組件?。
3、進一步地,所述啟閉組件包括裝設于所述粗膜管一端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上連接設有第一閥板,所述粗膜管直徑大于所述細膜管直徑。
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一濕進口,所述第二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二濕出口。
5、進
6、采用上述結構本技術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供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通過設計不同直徑的增濕膜管,在粗管徑膜管出口處增加閥板,并增加彈簧以背壓控制,控制粗管徑膜管的流量,在系統初始小功率運行時,對進堆空氣需要100%全增濕,此時由于電堆流量,閥板處于關閉狀態,所有空氣流量流經細膜管,使增濕的效率達到100%。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包括外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內裝設有細膜管和粗膜管,所述外殼體內設有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依次相鄰分布設于所述外殼體內,所述第二容腔內裝設有多層粗膜管,所述粗膜管之間裝設有多層細膜管,所述粗膜管一端裝設有啟閉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組件包括裝設于所述粗膜管一端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上連接設有第一閥板,所述粗膜管直徑大于所述細膜管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一濕進口,所述第二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二濕出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一干進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腔一側貫通設有第三干進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與所述第二容腔相通,所述第二容腔與所述第三容腔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包括外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內裝設有細膜管和粗膜管,所述外殼體內設有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依次相鄰分布設于所述外殼體內,所述第二容腔內裝設有多層粗膜管,所述粗膜管之間裝設有多層細膜管,所述粗膜管一端裝設有啟閉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組件包括裝設于所述粗膜管一端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上連接設有第一閥板,所述粗膜管直徑大于所述細膜管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燃料電池系統用增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亮,葛明明,李建,董文超,
申請(專利權)人:夢氫上海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