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雙排換熱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43819000 閱讀: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31
    本申請涉及一種雙排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和第一翅片,第一換熱管的數量為多個,多個第一換熱管間隔布置,第一翅片位于至少部分相鄰第一換熱管之間;第二換熱器位于第一換熱器沿厚度方向的一側,第二換熱器包括第二換熱管和第二翅片,第二換熱管的數量為多個,多個第二換熱管間隔布置,第二翅片位于至少部分相鄰第二換熱管之間;定義第一翅片布置于第一換熱管的最大長度為L1、第二翅片布置于第二換熱管的最大長度為L2,則L1<L2;該雙排換熱器在作為蒸發器或熱泵室外換熱器使用時能夠提高換熱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換熱,具體涉及一種雙排換熱器。


    技術介紹

    1、雙排換熱器在作為蒸發器或熱泵室外換熱器使用時,為了減少壓縮機液擊,雙排換熱器出口處的制冷劑需要過熱。相關技術中,雙排換熱器大多是由兩個尺寸相同的換熱器組成,第一排換熱器與第二排換熱器齊平,這樣的雙排換熱器在作為蒸發器或熱泵室外換熱器使用時,第二排換熱器的進風由于已經經過了第一排換熱器,因此第二排換熱器的進風溫度相對于第一排換熱器的進風溫度更低,需要占用更多第二排換熱器末段的換熱面積才能實現制冷劑的過熱,降低了換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排換熱器,該雙排換熱器在作為蒸發器或熱泵室外換熱器使用時能夠提高換熱效率。

    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雙排換熱器包括:

    3、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換熱管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換熱管間隔布置,所述第一翅片位于至少部分相鄰所述第一換熱管之間;

    4、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二換熱器位于所述第一換熱器沿厚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二換熱器包括第二換熱管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二換熱管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二換熱管間隔布置,所述第二翅片位于至少部分相鄰所述第二換熱管之間;定義所述第一翅片布置于所述第一換熱管的最大長度為l1、所述第二翅片布置于所述第二換熱管的最大長度為l2,則l1<l2。

    5、本申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6、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雙排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的第一換熱管上設置有第一翅片,第二換熱器的第二換熱管上設置有第二翅片,由于第一翅片布置在第一換熱管上的最大長度l1小于第二翅片布置在第二換熱管上的最大長度l2,因此第一換熱器會在沿第一換熱管長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形成一段沒有第一翅片的區域,新風可以通過該區域直接吹送到第二換熱器上與第二換熱器進行換熱,提高了第二換熱器在該區域對應位置處的換熱效果,從而減小了雙排換熱器在作為蒸發器或熱泵室外換熱器使用時達到制冷劑過熱所需要的換熱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

    7、另外,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雙排換熱器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8、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換熱器包括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所述第一集管與所述第二集管間隔布置,多個所述第一換熱管連通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

    9、所述第二換熱器包括第三集管和第四集管,所述第三集管與所述第四集管間隔布置,多個所述第二換熱管連通所述第三集管和所述第四集管;

    10、所述雙排換熱器還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連通所述第二集管和所述第三集管。

    11、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長度方向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換熱管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集管與所述第三集管相鄰布置,所述第四集管與所述第二集管相鄰布置。

    12、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雙排換熱器在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二集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集管上方,所述第四集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集管上方;所述第一換熱管背離所述第二換熱管的一側為進風側。

    13、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長度為l3,所述第二換熱管的長度為l4,則:l3=l4;

    14、所述第一換熱管包括第一子管段和第二子管段,所述第一子管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集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子管段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子管段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集管連通,所述第一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子管段。

    15、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管段還包括旋轉段,所述旋轉段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子管段的長度方向延伸;定義所述旋轉段的寬度方向與所述第二子管段的寬度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α,則:0°<α≤45°。

    16、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翅片在第一換熱管上的最大長度l1與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長度l3之間滿足:1/4≤(l3-l1)/?l3≤1/5。

    17、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長度為l3',所述第二換熱管的長度為l4',則:l3'<l4';

    18、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集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集管的高度。

    19、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雙排換熱器還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集管連接,所述第二側邊與所述第四集管連接;

    20、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孔沿所述第一板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第一板。

    21、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長度l3'與所述第二換熱管的長度l4'之間滿足:1/4≤(l4'-l3')/?l4'≤1/5。

    22、在一種可選的方案中,所述雙排換熱器還包括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位于所述第一集管和/或所述第三集管,所述分配管包括多個分配孔,多個所述分配孔沿所述分配管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23、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器(1)包括第一集管(13)和第二集管(14),所述第一集管(13)與所述第二集管(14)間隔布置,多個所述第一換熱管(11)連通所述第一集管(13)和所述第二集管(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方向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集管(13)與所述第三集管(23)相鄰布置,所述第四集管(24)與所述第二集管(14)相鄰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換熱器在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二集管(1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集管(13)上方,所述第四集管(2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集管(23)上方;所述第一換熱管(11)背離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一側為進風側。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為L3,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為L4,則:L3=L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管段(112)還包括旋轉段(113),所述旋轉段(113)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子管段(112)的長度方向延伸;定義所述旋轉段(113)的寬度方向與所述第二子管段(112)的寬度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為α,則:0°<α≤45°。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12)在第一換熱管(11)上的最大長度L1與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L3之間滿足:1/4≤(L3-L1)/L3≤1/5。

    8.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為L3',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為L4',則:L3'<L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換熱器還包括第一板(4),所述第一板(4)包括第一側邊(41)和第二側邊(42),所述第一側邊(41)與所述第二集管(14)連接,所述第二側邊(42)與所述第四集管(24)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L3'與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L4'之間滿足:1/4≤(L4'-L3')/L4'≤1/5。

    11.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或6或9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換熱器還包括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位于所述第一集管(13)和/或所述第三集管(23),所述分配管包括多個分配孔,多個所述分配孔沿所述分配管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器(1)包括第一集管(13)和第二集管(14),所述第一集管(13)與所述第二集管(14)間隔布置,多個所述第一換熱管(11)連通所述第一集管(13)和所述第二集管(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方向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集管(13)與所述第三集管(23)相鄰布置,所述第四集管(24)與所述第二集管(14)相鄰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換熱器在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二集管(1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集管(13)上方,所述第四集管(2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集管(23)上方;所述第一換熱管(11)背離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一側為進風側。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第一換熱管(11)的長度為l3,所述第二換熱管(21)的長度為l4,則:l3=l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排換熱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管段(112)還包括旋轉段(113),所述旋轉段(113)的長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子管段(112)的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請求不公布姓名,請求不公布姓名,請求不公布姓名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換熱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韩国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