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調外機,尤其涉及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和空調外機。
技術介紹
1、空調外機從出廠到用戶手里期間會經歷各種嚴峻、復雜的運輸和搬運環境,部分空調外機到達用戶手里時,外觀雖然良好,但其內部的四通閥管路部件可能已經出現變形扭曲,嚴重的甚至可能已經下墜斷裂,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和空調外機,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四通閥管路易變形、下墜斷裂的技術問題。
2、本技術提供了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包括:底板,以及懸空設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四通閥管路,所述安裝結構還包括管夾,所述管夾形成有順次連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設有缺口,用于可分離的卡設于所述四通閥管路,所述下段與所述底板呈間隔設置,其間形成緩沖間隙。
3、進一步,所述上段設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之間通過安裝通道相連通,以構造成所述缺口。
4、進一步,所述安裝通道在所述上段的端面上形成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安裝通道共形。
5、進一步,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分別位于所述上段的不同端面;和/或
6、所述安裝通道為弧形結構。
7、進一步,定義所述緩沖間隙的間距為l,l滿足l≤5mm。
8、進一步,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設有固定槽,用于安裝線夾。
9、進一步,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設有若干避讓口,用于避讓部分所述四通閥管路
10、進一步,所述管夾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11、本技術還提供了空調外機,包括上述所述的安裝結構。
12、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四通閥管路與底板之間設置有管夾,管夾的上段形成有缺口,能夠快速的卡入至四通閥管路,使上段位于四通閥管路的外圍并將該管路整體包裹起來,起到支撐防護的作用;管夾的下段與底板呈間隔設置,其間形成有緩沖間隙,一方面在運輸或搬運過程中受到來自于外界的振動沖擊時,管路會下墜帶動管夾直接與底板相接觸,管夾與底板相接觸后被管夾所包裹的管路有了該管夾的直接支撐防護,就不再繼續下墜變形;同時,也能夠起到較好的消音減震的效果;另一方面,留有緩沖間隙能夠便于管夾快速的安裝于管路處,也允許管路在加工時存在一定的加工誤差。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包括底板,以及懸空設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四通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結構還包括管夾,所述管夾形成有順次連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設有缺口,用于可分離的卡設于所述四通閥管路,所述下段與所述底板呈間隔設置,其間形成緩沖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設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之間通過安裝通道相連通,以構造成所述缺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通道在所述上段的端面上形成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安裝通道共形。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分別位于所述上段的不同端面;和/或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定義所述緩沖間隙的間距為L,L滿足L≤5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設有固定槽,用于安裝線夾。
7.如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夾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9.空調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包括底板,以及懸空設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四通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結構還包括管夾,所述管夾形成有順次連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設有缺口,用于可分離的卡設于所述四通閥管路,所述下段與所述底板呈間隔設置,其間形成緩沖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設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之間通過安裝通道相連通,以構造成所述缺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通道在所述上段的端面上形成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安裝通道共形。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四通閥管路與底板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甘川,饒洋平,陳波,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