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特別涉及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
技術介紹
1、建筑屋頂是建筑頂部的承重和圍護構件,一般由屋面、保溫(隔熱)層和承重結構三部分組成,它不僅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承擔著多種功能,包括承重、圍護和造型等首先,屋頂要承受自身及其上部的荷載,包括風、雪、設備、構件、植被以及人的活動等產生的荷載,并將這些荷載通過墻體或柱子傳遞至基礎。
2、然而傳統的建筑屋頂在使用的過程中,遇到大風天氣時,一旦當外界氣體的流速較快,而屋內的氣體不流動時就會形成氣壓差,而氣壓會向上流動,從而將屋頂掀翻,導致房屋出現破壞,甚至飛出屋頂還容易對周圍的房屋造成破壞,因此就需要用到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用以解決現有建筑屋頂在遇到大風天氣時容易被掀飛的缺陷。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包括房屋和屋頂;所述房屋的頂端設置有屋頂,所述房屋和屋頂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固結構,所述屋頂頂端的兩側設置有出風口,所述房屋頂端的兩側設置有防風結構;所述防風結構包括安裝板、連接座、拉桿、固定柱、滑塊、緩沖槽、緩沖彈簧、連接柱、連接架、拉簧、遮擋板和鉸接柱,所述安裝板設置于房屋頂端的兩側。
3、優選的,所述安裝板的內部開設有緩沖槽,所述緩沖槽的內部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端設置有緩沖彈簧,所述滑塊的前端設置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
4、優選的,所述鉸接柱設置于出風口一側的內部,所述鉸接柱的外側設置有遮擋板,所述遮擋板的底端設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與出風口內部的一側相固定。
5、優選的,所述固定柱的內徑大于拉桿一端的內徑,所述固定柱與拉桿之間活動連接。
6、優選的,所述連接座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連接座在屋頂底端的一側呈等間距排列。
7、優選的,所述加固結構包括加工板、過風孔和固定栓,所述加工板設置于房屋和屋頂的連接處,所述加工板的頂端和其一側安裝有固定栓,所述過風孔開設于房屋兩側的內部。
8、優選的,所述過風孔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過風孔在房屋的兩側呈等間距排列。
9、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優點在于:
10、通過安裝板、連接座和拉桿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屋頂被風吹的向上移動時,會帶動滑塊在緩沖槽的內部向上移動,并且通過緩沖彈簧的配合使用,可以對滑塊向上移動的力進行一個緩沖,從而使風對屋頂掀翻的力進行一個初步削弱,并且在風對屋頂進行掀翻時,產生的風力會將出風口內部的遮擋板給掀翻,使風可以從出風口的內部流出,從而對風進行一個二次削弱,使其在防風時效果更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包括房屋(1)和屋頂(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01)的內部開設有緩沖槽(206),所述緩沖槽(206)的內部設置有滑塊(205),所述滑塊(205)的頂端設置有緩沖彈簧(207),所述滑塊(205)的前端設置有連接架(209),所述連接架(209)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柱(208),所述連接座(202)設置于屋頂(3)底端的一側,所述連接座(202)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固定柱(204),所述固定柱(204)的外側設置有拉桿(203),所述拉桿(203)的另一端套設于連接柱(208)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柱(2012)設置于出風口(4)一側的內部,所述鉸接柱(2012)的外側設置有遮擋板(2011),所述遮擋板(2011)的底端設置有拉簧(2010),所述拉簧(2010)的一端與出風口(4)內部的一側相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202)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連接座(202)在屋頂(3)底端的一側呈等間距排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結構(5)包括加工板(501)、過風孔(502)和固定栓(503),所述加工板(501)設置于房屋(1)和屋頂(3)的連接處,所述加工板(501)的頂端和其一側安裝有固定栓(503),所述過風孔(502)開設于房屋(1)兩側的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風孔(502)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過風孔(502)在房屋(1)的兩側呈等間距排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包括房屋(1)和屋頂(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01)的內部開設有緩沖槽(206),所述緩沖槽(206)的內部設置有滑塊(205),所述滑塊(205)的頂端設置有緩沖彈簧(207),所述滑塊(205)的前端設置有連接架(209),所述連接架(209)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連接柱(208),所述連接座(202)設置于屋頂(3)底端的一側,所述連接座(202)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固定柱(204),所述固定柱(204)的外側設置有拉桿(203),所述拉桿(203)的另一端套設于連接柱(208)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固型的建筑屋頂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柱(2012)設置于出風口(4)一側的內部,所述鉸接柱(2012)的外側設置有遮擋板(2011),所述遮擋板(2011)的底端設置有拉簧(2010),所述拉簧(2010)的一端與出風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濟萌,張鼎,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同大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