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及其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1、擋油板是電驅動后橋最常用零件之一,它通過電阻焊的方式焊裝在汽車后橋殼本體上板的型腔內部,它在汽車運行中起到防止后橋內齒輪潤滑油直接打在后橋殼本體上板的通氣螺塞上(即起到緩沖、阻攔作用),從而防止潤滑油從后橋通氣螺塞中漏出。擋油板的生產方式是分四道工序進行加工,工藝流程是:下料→落料→成形→壓凸點,來達到產品設計要求,由于擋油板生產批量大,而且零件形狀又較小,按目前傳統的落料模設計思路為一次只制作一件工件,這樣生產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生產成本高,而且目前傳統的沖壓模結構是導套、導柱是直接固定在上、下模板上,模具間隙完全靠鉗工人工技能控制,這樣模具制作精度難以保證,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并且傳統的沖壓模中的導向板只起到卸料的作用,而沒有起到導向凸模的作用。本專利技術正是基于現有技術中生產工藝和模具存在的可優化性考慮,因此能否另辟溪徑設計制作出一套不同于原方案的模具(即模具設計自動校正間隙內置式的導柱、導套結構,上、下模間隙的均勻度就不靠鉗工人工技能控制,而是靠機床加工精度來保證)來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又能一次完成多件工件(即四件)的加工制作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就顯得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而模具采用自動自動校正模具間隙內置式的導柱、導套結構,并在上模部分增設了導向板等結構來提高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二是設計一種使用擋油板落料模具,一次同時落料多件產品(即四件),以替代傳統的一次只落料一件工件工藝和凹模四個落料刃口采用對頭錯位排列來提高板材的利用率的工藝。
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是這樣實現的:
4、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結構和模具下部結構;
5、模具上部結構包括:模柄、上模板、上墊板、上固定板、導柱、凸模、卸料橡皮和導向板;
6、模具下部結構包括:擋料銷、下固定板、導套、凹模、下墊板和下模板;
7、凸模通過過盈配合分別裝在上固定板的各凸模固定形腔中,并從上端面通過螺栓與上墊板連接,模柄通過過盈配合裝在上模板的模柄孔中,導柱通過過盈配合裝在上固定板兩邊的導柱孔中,上模板、上墊板通過螺栓及定位銷與上固定板連接,導向板通過間隙配合分別穿過導柱和凸模,并通過卸料螺栓與卸料橡皮、上固定板、上墊板、上模板活動連接;
8、凹模通過過盈配合裝在下固定板的凹模固定形腔中,擋料銷通過過盈配合分別裝在凹模的各擋料銷孔中,導套通過過盈配合裝在下固定板兩邊的導套孔中,下模板、下墊板與下固定板連接。
9、進一步,模具還包括導柱、導套結構,導柱和凸模均固定在上固定板上,導套和凹模均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導柱與導套的雙面間隙為0.07~0.09mm。
10、進一步,導向板兩邊設有兩導柱孔,與導柱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4~0.16mm,導向板中間設有凸模導向形腔,與凸模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6~0.18mm。
11、進一步,凹模的落料刃口深度只設為6.0mm,刃口后面為1.5°的斜度。
12、進一步,凹模為鑲嵌式,下固定板為整體式。
13、進一步,導柱和導套采用非相等直徑式的結構,其中一根導套的導向孔徑為φ19.5mm,另外一根導套的導向孔徑為φ20mm。
14、進一步,上固定板和上墊板均設有四個φ42放置卸料橡皮的孔。
15、進一步,凹模上的四個落料刃口采用對頭錯位排列。
16、進一步,凸模與凹模12的雙面間隙為0.14~0.16mm,凸模和凹模均選用cr12mov1模具鋼,淬火硬度為hrc57~59。
17、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二是這樣實現的:
18、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的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9、步驟1:將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安裝在63t氣動壓力機上;
20、步驟2:將下料工序后的擋油板條料放在下固定板和凹模上方,并用擋料銷分別定位好條料左側端面和前端面;
21、步驟3:開動壓力機,上模板隨機床上工作臺向下運行,導向板在卸料橡皮的壓力作用下與下固定板、凹模先壓緊條料,然后隨著凸模持續向下運動與凹模完成工件落料工序;
22、步驟4:工件落料加工后,壓力機上滑塊帶動模具上部結構回位,導向板在卸料橡皮作用力下卸下落料廢料,而落料工件從下模和機床下工作臺漏出;
23、步驟5:重復步驟2到步驟4的操作,進行下四件工件的制作。
2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模具采用自動自動校正模具間隙內置式的導柱、導套結構來保證模具間隙均勻,上模采用導向板等結構來提高模具強度等,從而使模具壽命提高了32?倍,凹模上的四個落料刃口采用對頭錯位排列,板材的利用率由84%提高到92%,降低生產成本,而且產品質量穩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結構和模具下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柱、導套結構,所述導柱和所述凸模均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導套和所述凹模均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導柱與導套的雙面間隙為0.07~0.09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兩邊設有兩導柱孔,與導柱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4~0.16mm,所述導向板中間設有凸模導向形腔,與所述凸模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6~0.1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落料刃口深度只設為6.0mm,刃口后面為1.5°的斜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為鑲嵌式,所述下固定板為整體式。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上所述墊板均設有四個Φ42放置卸料橡皮的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上的四個落料刃口采用對頭錯位排列。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與所述凹模12的雙面間隙為0.14~0.16mm,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均選用Cr12MoV1模具鋼,淬火硬度為HRC57~59。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結構和模具下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柱、導套結構,所述導柱和所述凸模均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導套和所述凹模均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導柱與導套的雙面間隙為0.07~0.09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板兩邊設有兩導柱孔,與導柱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4~0.16mm,所述導向板中間設有凸模導向形腔,與所述凸模間隙配合,雙面間隙為0.16~0.1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落料刃口深度只設為6.0mm,刃口后面為1.5°的斜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電驅動后橋擋油板一次同時落料多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為鑲嵌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庚龍,黃濤,邱俊偉,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