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攝像頭鏡片加工,具體是涉及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1、攝像頭鏡片在生產時,需要灌膠,進而冷卻成型,形成攝像頭鏡片。攝像頭鏡片是精密光學器件,因此,灌膠的質量對于攝像頭鏡片的品控至關重要。在實際的生產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生產出的膠水可能會產生含有氣泡、膠條斷裂和多膠或少膠等缺陷。因此在各種需要通過灌膠來實現連接效果的場合中,嚴格控制灌膠的品控質量是極其重要的。
2、依靠人力來對灌膠缺陷進行檢測顯然是不合理的,由于其工作量大、效率低、檢測精度不高等特點,已不能滿足實際的生產需求,同時,人工檢測無法對灌膠進行參數的實時矯正,導致攝像頭鏡片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及系統,本技術方案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依靠人力來對灌膠缺陷進行檢測顯然是不合理的,由于其工作量大、效率低、檢測精度不高等特點,已不能滿足實際的生產需求,同時,人工檢測無法對灌膠進行參數的實時矯正的問題。
2、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包括:
4、獲取灌膠過程的灌膠成品圖像,對灌膠成品圖像作預處理,預處理時,對灌膠成品圖像去噪,并對灌膠成品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預處理圖像;
5、建立灌膠顯示圖像模型;
6、根據灌膠顯示圖像模型,分析預處理圖像,判斷灌膠成品是否
7、對預處理圖像進行分析,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若是,則對灌膠頭的移動速度進行調整,并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二次調整,若否,則不作任何處理;
8、獲取灌膠成品的第一側光圖像,對第一側光圖像進行分析,判斷膠成品中是否含有氣泡,若是,則對等待灌膠的膠體進行離心處理,對等待灌膠的膠體進行實時監測,得到第二側光圖像,對第二側光圖像進行分析,直到等待灌膠的膠體內不含氣泡為止,若否,則不作任何處理。
9、優選的,所述建立灌膠顯示圖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10、獲取實際灌膠過程中的灌膠成品的厚度范圍;
11、對厚度范圍以預設間距等分,得到至少一個等分點;
12、獲取與等分點的值相等厚度的灌膠樣品,獲取灌膠樣品的樣品圖像;
13、將所有灌膠樣品與樣品圖像一一對應,匯總得到灌膠顯示圖像模型。
14、優選的,所述分析預處理圖像,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多膠或少膠包括以下步驟:
15、獲取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
16、對預處理圖像進行分塊處理,得到至少一個分區對比塊;
17、對分區對比塊的色度進行累計并平均,得到分區對比塊的第一平均色度;
18、在灌膠顯示圖像模型中,計算每個樣品圖像的第二平均色度,獲取第二平均色度與第一平均色度差距最小的樣品圖像,將樣品圖像的厚度作為分區對比塊的厚度;
19、對分區對比塊進行輪廓識別,得到分區對比塊的面積;
20、使用分區對比塊的厚度和分區對比塊的面積,計算得出分區對比塊的體積;
21、累加預處理圖像中所有分區對比塊的體積,得到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
22、將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與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作比較,若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大于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則判斷為多膠,若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小于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則判斷為少膠。
23、優選的,所述根據多膠或少膠的情況,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調整包括以下步驟:當判斷為多膠時,則使用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與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作差,得到調整體積;
24、獲取調整體積在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中的實際占比;
25、按實際占比的比例降低灌膠出液速度;
26、當判斷為少膠時,則使用合格的灌膠成品的樣本體積與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作差,得到調整體積;
27、獲取調整體積在灌膠成品的實際體積中的實際占比;
28、按實際占比的比例增大灌膠出液速度。
29、優選的,所述對預處理圖像進行分析,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包括以下步驟:
30、獲取預處理圖像的像素點的色度;
31、統計灌膠顯示圖像模型中樣品圖像的色度范圍;
32、獲取預處理圖像中色度超出樣品圖像的色度范圍的像素點,構成疑似斷膠集合;
33、若疑似斷膠集合為空集,則膠成品未出現斷膠;
34、若否,則膠成品出現斷膠。
35、優選的,所述對灌膠頭的移動速度進行調整,并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二次調整包括以下步驟:
36、以預設間隔作為調整間距,對灌膠頭的移動速度進行減小;
37、每次調整結束后,得到調整膠體,判斷調整膠體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判斷步驟與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的步驟一致;
38、若判斷調整膠體出現斷膠的情況,則繼續調整,直到調整膠體未出現斷膠為止,獲取灌膠頭的實時移動速度;
39、將實時移動速度與移動速度作比,得到調整比例;
40、以實時移動速度作為灌膠頭的移動速度;
41、灌膠出液速度乘以調整比例,得到灌膠調整出液速度,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二次調整時,將出液速度變為灌膠調整出液速度。
42、優選的,所述獲取灌膠成品的第一側光圖像包括以下步驟:
43、從側面對灌膠成品發射側向光線,側向光線強度保持固定,側向光線與灌膠成品間距保持固定,側向光線方向為水平;
44、從灌膠成品異于側向光線的一側獲取第一側光圖像。
45、優選的,所述對第一側光圖像進行分析,判斷膠成品中是否含有氣泡包括以下步驟:
46、獲取第一側光圖像的平均色度;
47、在第一側光圖像中進行輪廓識別,得到至少一個疑似氣泡輪廓,作為疑似氣泡集合;
48、對疑似氣泡集合中的疑似氣泡輪廓進行水平分割,分割疑似氣泡輪廓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49、對上半部分擬合,得到第一擬合函數;
50、對第一擬合函數求二階導數,若二階導數在上半部分不恒小于0,則判斷疑似氣泡輪廓不是氣泡,在疑似氣泡集合中刪除該疑似氣泡輪廓;
51、若否,則對下半部分擬合,得到第二擬合函數;
52、對第二擬合函數求二階導數,若二階導數在下半部分不恒大于0,則判斷疑似氣泡輪廓不是氣泡,在疑似氣泡集合中刪除該疑似氣泡輪廓,若否,則判斷疑似氣泡輪廓是氣泡,在疑似氣泡集合中保留該疑似氣泡輪廓;
53、當疑似氣泡輪廓遍歷疑似氣泡集合后,若疑似氣泡集合為空集,則膠成品中不含氣泡,若否,則膠成品中含有氣泡。
54、優選的,所述第二側光圖像進行分析的步驟與對第一側光圖像進行分析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灌膠顯示圖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預處理圖像,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多膠或少膠包括以下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多膠或少膠的情況,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調整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預處理圖像進行分析,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包括以下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灌膠頭的移動速度進行調整,并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二次調整包括以下步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灌膠成品的第一側光圖像包括以下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光圖像進行分析的步驟與對第一側光圖像進行分析的步驟一致。
10.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系統,用于實現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灌膠顯示圖像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預處理圖像,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多膠或少膠包括以下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多膠或少膠的情況,對灌膠出液速度進行調整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攝像頭鏡片品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預處理圖像進行分析,判斷灌膠成品是否出現斷膠的情況包括以下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青,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銳歐光學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