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紡織設備的,具體涉及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
技術介紹
1、紡絲生產車間在進行紗線制備的過程中,紡絲箱體需要用到冷風進行風冷處理,而紡絲箱體所用的冷卻風在進入時,首先會通過紡絲空調工段進行處理。目前的紡絲空調工段依次由新風混合腔體、第一過濾板、第二過濾板、噴淋室、表冷器、風機室、精細過濾板以及出風口組成。其中噴淋室由安裝在地面的水箱以及位于水箱上的若干噴淋管組成,噴淋管上具有霧化噴頭,當新風經過噴淋室時,新風與水霧接觸后進入表冷器,水箱上一般安裝有一個進水管以及一根補水管,進水管作為持續供水的進口,補水管則一般以球閥可控制,當水位過低時,補水管啟動進行同時進水,從而保證水箱內的水量。紡絲空調工段在對外部進入的新風(即自然風)進行處理并輸送到紡絲箱體的過程中,首先自然風會通過進風管道進入紡絲空調工段,然后通過紡絲空調工段中的兩道過濾板進行初步過濾,過濾后的空氣再進入噴淋室進行霧化加濕,加濕后的空氣經過表冷器后進入風機室,通過風機室內的風機向前吹送,最后經過精細過濾板進行過濾后再從出風管道流出,進入各個紡絲箱體內對噴絲板噴出的絲線進行側吹風冷卻。
2、由于傳統空調設計結構的原因,表冷器上的凝結水是直接向下流動到地面然后作為污水排放掉,當表冷器處于冷卻開啟工段時,就造成了部分制冷量的損失,而且直接排放凝結水也增加了污水處理的水量,久而久之,浪費了大量能源、并增加了污水處理成本,也就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從而減少了利潤,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噴淋室和表冷器區域進行改造,使表冷器凝結的水能夠重新注入到噴淋室的水箱內,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某種或某些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能夠對表冷器上流出的水進行統一的收集并回流利用,從而降低能源的浪費,不再有污水需要處理,節約企業生產成本。
2、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方案:
3、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包括噴淋室和表冷器,所述噴淋室包括設置在底部的水箱、設在所述水箱一側的進水口和補水口、與所述水箱連接對新風進行加濕處理的噴淋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的底部設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一個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表冷器的底部且向兩側外部延伸,所述接水槽的底部高于所述水箱的頂面,所述接水槽與所述水箱之間設有回流管道,所述表冷器凝結的水向下流動后通過所述接水槽進行統一收集并通過所述回流管道回流到所述水箱內。
4、可選的,所述支架包括t字型的底座、設在所述底座上向外凸起的托板、設在所述底座頂部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底座之間通過連接件進行可拆卸的連接,所述表冷器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接水槽的底部設有與所述底座匹配的通孔,所述接水槽通過所述通孔插入到所述底座上并通過所述托板進行固定并密封。
5、可選的,所述連接件為螺栓結構。
6、可選的,所述托板與所述接水槽之間采用焊接固定。
7、可選的,所述托板與所述接水槽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托板與所述接水槽之間通過密封墊進行支撐并密封,所述托板與所述接水槽之間通過螺栓固定。
8、可選的,所述接水槽的內側底部為v型傾斜面結構,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v型傾斜面的最低端。
9、可選的,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設有過濾網兜,所述回流管道內流出的水通過所述過濾網兜進行過濾。
10、可選的,所述濾網兜的開口端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回流管道內。
11、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2、通過支架對表冷器的底部進行加高,能夠使其底部具有足夠安裝接水槽的空間,接水槽的底部高于水箱的頂面,能夠使接水槽內的水在不需要任何助力的情況下實現回流利用,有效的解決了現有表冷器上的凝結水無法直接向水箱內排入的問題,使表冷器不再形成需要處理污水,通過低成本的簡單改進后,有效的解決了污水的處理成本以及工序,尤其是在夏天表冷器處于開啟狀態時,凝結水的回流能夠使自然接入的水在水箱內進行混合后溫度更低,對于表冷器的制冷損失更小,既降低了噴淋水箱的溫度,也減少了水箱平時的補水量,且經過水箱噴淋時也就降低了送風溫度,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節約能源,減少生產成本,增加公司利潤。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包括噴淋室(5)和表冷器(6),所述噴淋室(5)包括設置在底部的水箱(1)、設在所述水箱(1)一側的進水口(2)和補水口(3)、與所述水箱(1)連接對新風進行加濕處理的噴淋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設有若干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設有一個接水槽(10),所述接水槽(10)位于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且向兩側外部延伸,所述接水槽(10)的底部高于所述水箱(1)的頂面,所述接水槽(10)與所述水箱(1)之間設有回流管道(14),所述表冷器(6)凝結的水向下流動后通過所述接水槽(10)進行統一收集并通過所述回流管道(14)回流到所述水箱(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包括T字型的底座(13)、設在所述底座(13)上向外凸起的托板(11)、設在所述底座(13)頂部的支撐板(7),所述支撐板(7)與所述底座(13)之間通過連接件(8)進行可拆卸的連接,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撐板(7)上,所述接水槽(10)的底部設有與所述底座(13)匹配的通孔(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8)為螺栓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1)與所述接水槽(10)之間采用焊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1)與所述接水槽(10)之間設有密封墊(16),所述托板(11)與所述接水槽(10)之間通過密封墊(16)進行支撐并密封,所述托板(11)與所述接水槽(10)之間通過螺栓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0)的內側底部為V型傾斜面結構,所述回流管道(14)的一端位于所述V型傾斜面的最低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道(14)的一端設有過濾網兜(15),所述回流管道(14)內流出的水通過所述過濾網兜(15)進行過濾。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網兜的開口端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回流管道(14)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包括噴淋室(5)和表冷器(6),所述噴淋室(5)包括設置在底部的水箱(1)、設在所述水箱(1)一側的進水口(2)和補水口(3)、與所述水箱(1)連接對新風進行加濕處理的噴淋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設有若干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設有一個接水槽(10),所述接水槽(10)位于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且向兩側外部延伸,所述接水槽(10)的底部高于所述水箱(1)的頂面,所述接水槽(10)與所述水箱(1)之間設有回流管道(14),所述表冷器(6)凝結的水向下流動后通過所述接水槽(10)進行統一收集并通過所述回流管道(14)回流到所述水箱(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表冷器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包括t字型的底座(13)、設在所述底座(13)上向外凸起的托板(11)、設在所述底座(13)頂部的支撐板(7),所述支撐板(7)與所述底座(13)之間通過連接件(8)進行可拆卸的連接,所述表冷器(6)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撐板(7)上,所述接水槽(10)的底部設有與所述底座(13)匹配的通孔(9),所述接水槽(10)通過所述通孔(9)插入到所述底座(13)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偉國,王海英,李云峰,
申請(專利權)人:桐昆集團浙江恒盛化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