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操縱穩定性和飛行力學,具體涉及一種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
技術介紹
1、飛機剎車能力受到自身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它的性能是決定飛機著陸場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于水陸兩棲飛機,由于應用場景的多樣性,飛機存在水上起降和陸上起降不同工況的組合,因此起落架剎車盤性能是一個重點關注項。
2、根據適航取證要求,飛機運行條件下存在濕態剎車條件時,應進行相應的科目驗證,包括在高原、平原等多種運行場景下開展起降、加速停止等驗證科目。水陸兩棲飛機存在水上起降運行工況,剎車盤會出現水中浸泡的情景,因此在無法排除濕態剎車的影響時,增加驗證科目將是必須的。這一情況會極大地增加水陸兩棲飛機的適航取證周期和成本,不利于該類型飛機的適航取證和市場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本專利技術能夠縮短適航取證周期,降低成本。
2、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3、步驟1:統計剎車盤水中浸泡時長;
4、步驟2:設計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
5、步驟3:結合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對著陸場長對比分析。
6、本專利技術設計方法包括飛機起落架剎車盤不同工況下的浸水時長統計,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和飛機著陸場長(結合除濕程序)對比分析三個部分,從而驗證在當前所有工況下,飛機在陸上機場著陸過程中剎車盤性能始
7、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1包括如下步驟:
8、步驟11:根據飛機取證構型,梳理水陸兩棲飛機的起降應用場景,羅列全部相關工況;
9、步驟12:開展預飛行試驗,掌握飛機在水面滑行起飛、空中著水過程中起落架操作程序、剎車盤水中浸泡影響的工況;排除剎車盤不受水域環境干擾的無關工況后得到試驗工況;
10、步驟13:針對試驗工況,將飛機按照飛行手冊從水上機場下滑道進入/離開起降水域過程時正常放/收起落架,并統計各試驗工況下相應過程的起落架剎車盤水中浸泡時長;
11、步驟14:根據各個試驗工況的試驗情況,明確進入/離開起降水域的最長水中浸泡時長,將其作為最不利情況。
12、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1中,剎車盤水中浸泡時長包括浸泡2min和完全浸潤。
13、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所述完全浸潤的時長不低于90min。
14、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2具體如下:
15、步驟21:飛機剎車盤進入干跑道,直線滑行加速至60±2km/h,再使用正常剎車減速至15±2km/h;
16、步驟22:重復步驟21中的加、減速操作使飛機剎車盤恢復到干態,完成除濕程序。
17、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22中,加、減速操作的重復次數為4次。
18、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3包括浸泡2min下的著陸場長對比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19、步驟3a1:根據理論飛機干跑道著陸時所需跑道長度的1.2倍選擇試驗機場;
20、步驟3a2:飛機從下滑道進入起降水域,剎車盤在水中累計浸泡2min后,起落架收起,飛機按照對應試驗工況的正常水上起飛程序操縱起飛;
21、步驟3a3:飛機按照對應試驗工況的正常著陸程序進行并降落在試驗機場,記錄飛機著陸場長;
22、步驟3a4:將步驟3a3記錄的著陸場長對比正常干跑道干態剎車下的著陸場長,得到兩者的著陸場長差異。
23、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完成步驟3a3的著陸后,飛機執行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待剎車盤溫度下降至70±2℃時,重復執行步驟3a2~步驟3a3,直至得到預期的著陸場長樣本。
24、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步驟3還包括完全浸潤下的著陸場長對比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25、步驟3b1:根據理論飛機干跑道著陸時所需跑道長度的1.2倍選擇試驗機場;
26、步驟3b2:飛機剎車盤浸泡90min后進入干跑道,執行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
27、步驟3b3:飛機按照對應試驗工況的正常陸上起飛程序從試驗機場起飛,通過空中飛行散溫使剎車盤溫度下降至70℃±2℃;
28、步驟3b4:飛機按照對應試驗工況的正常著陸程序進行并降落在試驗機場,記錄飛機著陸場長;
29、步驟3b5:將步驟3b4記錄的著陸場長對比正常干跑道干態剎車下的著陸場長,得到兩者的著陸場長差異。
30、前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中,完成步驟3b4的著陸后,待剎車盤溫度下降至70℃±2時,重復執行步驟3b2~步驟3b4,直至得到預期的著陸場長樣本。
31、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本專利技術根據實際工況中剎車盤浸泡時間的梳理情況,提出剎車盤剎車干燥程序,驗證短時間浸泡帶來的影響有限性,能夠證明水陸兩棲飛機在增加相關步驟后可以規避濕態剎車。該方法的實施應用將可以在適航取證階段減免濕態剎車相關科目的驗證工作,縮短適航取證周期,降低成本,有利于水陸兩棲飛機的適航取證和市場應用。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包括如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剎車盤水中浸泡時長包括浸泡2min和完全浸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浸潤的時長不低于9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如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2中,加、減速操作的重復次數為4次。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包括浸泡2min下的著陸場長對比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驟3A3的著陸后,飛機執行陸上剎車盤干燥除濕程序;待剎車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還包括完全浸潤下的著陸場長對比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驟3B4的著陸后,待剎車盤溫度下降至70℃±2時,重復執行步驟3B2~步驟3B4,直至得到預期的著陸場長樣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包括如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剎車盤水中浸泡時長包括浸泡2min和完全浸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浸潤的時長不低于9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如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陸兩棲飛機有效規避濕態剎車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2中,加、減速操作的重復次數為4次。
7.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士飛,李焯鵬,程志航,盧遠靖,邱強,吳仁民,梁孜,廖海君,劉文,
申請(專利權)人: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