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家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
技術介紹
1、市面上的抽屜通常使用三節隱藏滑軌來實現抽屜向外抽出或者向家具體內部收入,該三節隱藏滑軌的主要部件包括下軌、上軌以及設置于兩者之間的中軌;如授權公告號cn208941351?u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三節抽屜滑軌結構”,所述三節抽屜滑軌結構包括上軌、中軌和下軌,上軌支撐在中軌上,中軌支撐在下軌上,上軌具有水平的上平板部一,上平板部一兩端向下垂直彎折有左豎直部一和右豎直部一,右豎直部一下端和左豎直部一下端均向內延伸有圓角;所述中軌包括上平板部二,上平板部二兩端向下彎折有上左豎直部二和右豎直部二,右豎直部二向左彎折有下平板部二,下平板部二向上彎折有下左豎直部二。上保持架包覆在中軌上端,上軌包覆在上保持架外,下保持架包覆在中軌下端,下軌的支撐端包覆在下保持架外,穩定性強,滑動平穩、靈活、平滑、順暢,不容易晃動。
2、然而上述三節抽屜滑軌結構的中軌的右豎直部二為單豎直支撐板結構,其承重性能弱,當負載過大時,其容易發生彎曲變形,從而影響三節抽屜滑軌結構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所述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的承重性能和穩定性更好。
2、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下軌、設置在下軌上的中軌以及設置在中軌上的上軌,其中,
4、所述中軌的
5、所述上軌與所述中軌之間設置有上承重輪組,所述下軌與所述中軌之間設置有下承重輪組,其中,
6、所述上承重輪組包括上承重架、設置在上承重架的中部的第一上承重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左右兩側的第二上承重組件和第三上承重組件,其中,所述第一上承重組件位于所述第一上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二上承重組件和所述第三上承重組件均位于所述第二上安裝間隙內;
7、所述下承重輪組包括下承重架、設置在下承重架的中部的第一下承重組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左右兩側的第二下承重組件和第三下承重組件,其中,所述第一下承重組件位于所述第一下安裝間隙和所述第三下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二下承重組件和所述第三下承重組件分別位于所述第二下安裝間隙和所述第三下安裝間隙內;
8、所述上承重架和所述中軌之間以及所述下承重架與所述中軌之間設置有齒輪齒條傳動機構。
9、優選的,所述上承重輪組和所述下承重輪組均為兩組,其中,兩組上承重輪組中的上承重架之間通過上連接架連接;兩組下承重輪組中的下承重架之間通過下連接架連接。
10、優選的,所述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連接架上的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下連接架上的第二齒條以及設置在所述中軌上的傳動齒輪,其中,所述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中軌上,且上端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下端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
11、優選的,所述中軌在靠近所述下軌的端部安裝有承重導向輪組,所述承重導向輪組包括承重導向架以及設置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的承重導向輪,其中,所述承重導向架安裝在所述中軌的端部;所述承重導向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且所述承重導向輪的輪面與所述上軌的內頂面接觸。
12、優選的,所述上連接架和所述下連接架的兩側通過卡扣連接的方式分別安裝在所述上連接架和所述下連接架上。
13、優選的,所述上軌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上軌接片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上軌接片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其中,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豎直向下延伸并向內水平彎折以形成水平延伸的第三上軌接片。
14、優選的,所述下軌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下軌接片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下軌接片兩側的第二下軌接片,其中,兩側的第二下軌接片豎直向上延伸并向內水平彎折以形成水平延伸的第三下軌接片。
15、優選的,所述中軌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中軌接片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中軌接片兩側的第二中軌接片,其中,兩側的第二中軌接片豎直向上延伸并向外水平彎折以形成水平延伸的第三中軌接片;其中,右側的第二中軌接片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之間設置有第四中軌接片,所述第四中軌接片貼在所述第一中軌接片上,且其一端與所述第二中軌接片的底部連接,另一端則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圓弧連接;左側的第二中軌接片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之間的連接段為雙圓弧段,所述雙圓弧段包括向內凹陷的內圓弧段和向外凸起的外圓弧段。
16、優選的,所述第一上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中部的多組第一上承重滾輪,多組第一上承重滾輪呈直線排列,且均轉動連接在所述上承重架上;每組第一上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一上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
17、優選的,所述第二上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左右兩側的第二上承重滾輪;所述第二上承重滾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上承重架的左右兩側,且該第二上承重滾輪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第一上承重滾輪的軸線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上承重滾輪的輪面分別與所述第二中軌接片的外側面和所述第二上軌接片的內側面接觸。
18、優選的,所述第三上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左右兩側的多組第三上承重滾輪,多組第三上承重滾輪呈直線排列,且均轉動連接在所述上承重架上;每組第三上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三中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三上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
19、優選的,所述第一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下側的第一下承重滾輪以及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上側的第二下承重滾輪,其中,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位于第一下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位于所述第三下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和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均為多組,多組第一下承重滾輪和多組第二下承重滾輪均呈直線排列,且均轉動連接在所述下承重架上;每組第一下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一下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三下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四中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
20、優選的,所述第二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其中一側的多組下承重滾珠,多組下承重滾珠呈直線排列,且均通過萬向節結構安裝在所述下承重架上;每組下承重滾珠位于由所述外圓弧段、左側的第二下軌接片和左側的第三下軌接片所形成的且與所述下承重滾珠匹配的第二下安裝間隙內。
21、優選的,所述第三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另一側的第三下承重滾輪;所述第三下承重滾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下承重架中與所述下承重滾珠相對的一側,且所述第三下承重滾輪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或所述第二下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下軌、設置在下軌上的中軌以及設置在中軌上的上軌,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輪組和所述下承重輪組均為兩組,其中,兩組上承重輪組中的上承重架之間通過上連接架連接;兩組下承重輪組中的下承重架之間通過下連接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連接架上的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下連接架上的第二齒條以及設置在所述中軌上的傳動齒輪,其中,所述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中軌上,且上端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下端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軌在靠近所述下軌的端部安裝有承重導向輪組,所述承重導向輪組包括承重導向架以及設置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的承重導向輪,其中,所述承重導向架安裝在所述中軌的端部;所述承重導向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且所述承重導向輪的輪面與所述上軌的內頂面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軌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上軌接片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上軌接片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其中,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豎直向下延伸并向內水平彎折以形成水平延伸的第三上軌接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中部的多組第一上承重滾輪,多組第一上承重滾輪呈直線排列,且均轉動連接在所述上承重架上;每組第一上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一上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下側的第一下承重滾輪以及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上側的第二下承重滾輪,其中,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位于第一下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位于所述第三下安裝間隙內;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和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均為多組,多組第一下承重滾輪和多組第二下承重滾輪均呈直線排列,且均轉動連接在所述下承重架上;每組第一下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一中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一下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的上端與所述第三下軌接片的下表面接觸,下端則與所述第四中軌接片的上表面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其中一側的多組下承重滾珠,多組下承重滾珠呈直線排列,且均通過萬向節結構安裝在所述下承重架上;每組下承重滾珠位于由所述外圓弧段、左側的第二下軌接片和左側的第三下軌接片所形成的且與所述下承重滾珠匹配的第二下安裝間隙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下承重架的另一側的第三下承重滾輪;所述第三下承重滾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下承重架中與所述下承重滾珠相對的一側,且所述第三下承重滾輪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第一下承重滾輪或所述第二下承重滾輪的軸線方向垂直;所述第三下承重滾輪的輪面分別與所述第二中軌接片的外側面和所述第二下軌接片的內側面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下軌、設置在下軌上的中軌以及設置在中軌上的上軌,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重輪組和所述下承重輪組均為兩組,其中,兩組上承重輪組中的上承重架之間通過上連接架連接;兩組下承重輪組中的下承重架之間通過下連接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連接架上的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下連接架上的第二齒條以及設置在所述中軌上的傳動齒輪,其中,所述傳動齒輪轉動連接在所述中軌上,且上端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下端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軌在靠近所述下軌的端部安裝有承重導向輪組,所述承重導向輪組包括承重導向架以及設置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的承重導向輪,其中,所述承重導向架安裝在所述中軌的端部;所述承重導向輪轉動連接在所述承重導向架上,且所述承重導向輪的輪面與所述上軌的內頂面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架和所述下連接架的兩側通過卡扣連接的方式分別安裝在所述上連接架和所述下連接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軌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上軌接片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上軌接片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其中,兩側的第二上軌接片豎直向下延伸并向內水平彎折以形成水平延伸的第三上軌接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節隱藏式同步穩定滑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承重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上承重架的中部的多組第一上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志明,朱永賀,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格瑞斯精密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