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模具,具體涉及一種模具下壓棒。
技術介紹
1、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2、目前模具一般具有動模和定模兩部分,在朝向定模內部注入原料后,有液壓桿推動壓棒帶動動模移動,并與定模相抵接,形成模具型腔,可傳統模具的動模由壓棒直接推動移動,而壓棒一般置于動模的頂部中心位置,這就導致在長期使用后由于零件松動而可能造成動模的邊緣位置發生傾斜的情況,無法對動模整體施力并推動下落,故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具下壓棒,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為:
3、一種模具下壓棒,包括上端面呈環形陣列開設有定位滑槽的下壓模具;
4、所述下壓模具的頂部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下壓組件,所述下壓組件包括四側面均居中固定安裝有鉸接座一的矩形連接塊,所述鉸接座一內活動安裝有下壓推桿,所述下壓推桿遠離鉸接座一的一端活動連接有鉸接座二,所述鉸接座二可滑動配合安裝于定位滑軸的外緣面。
5、進一步地,所述鉸接座一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連接耳,所述連接耳的一端構造連接于矩形連接塊的一側,且設置于同一側的連接耳間居中旋
6、進一步地,所述鉸接座二包括內部居中開設有滑孔的定位滑塊,所述定位滑塊可滑動配合安裝于定位滑軸的外緣面上,且定位滑塊的上端面對稱構造有u型板,所述u型板間居中旋轉安裝有圓軸。
7、進一步地,所述下壓推桿的兩端均開設有適配轉軸和圓軸插接的軸孔,且轉軸和圓軸的外緣面均與軸孔固定連接。
8、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的底端置于矩形連接塊的上端面中心位置,且連接桿的底端焊接固定于矩形連接塊的上端面。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下壓模具、定位滑槽、定位滑軸、連接桿鉸接座一、鉸接座二以及下壓推桿的設置,在由連接桿下壓帶動下壓模具移動時,通過鉸接座一的移動對下壓推桿施加下壓推力,并通過下壓推桿推動鉸接座二于定位滑軸的外緣面上滑動,從而通過鉸接座一、下壓推桿和鉸接座二對下壓模具的上端面整體施力并推動下落,有利于提升對下壓模具下壓的穩定性,保障下壓模具與定模的穩定連接,實用性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模具下壓棒,包括上端面呈環形陣列開設有定位滑槽(2)的下壓模具(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座一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連接耳(502),所述連接耳(502)的一端構造連接于矩形連接塊(501)的一側,且設置于同一側的連接耳(502)間居中旋轉安裝有轉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座二包括內部居中開設有滑孔的定位滑塊(505),所述定位滑塊(505)可滑動配合安裝于定位滑軸(3)的外緣面上,且定位滑塊(505)的上端面對稱構造有U型板(504),所述U型板(504)間居中旋轉安裝有圓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推桿(503)的兩端均開設有適配轉軸和圓軸插接的軸孔,且轉軸和圓軸的外緣面均與軸孔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4)的底端置于矩形連接塊(501)的上端面中心位置,且連接桿(4)的底端焊接固定于矩形連接塊(501)的上端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具下壓棒,包括上端面呈環形陣列開設有定位滑槽(2)的下壓模具(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座一包括兩塊對稱設置的連接耳(502),所述連接耳(502)的一端構造連接于矩形連接塊(501)的一側,且設置于同一側的連接耳(502)間居中旋轉安裝有轉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具下壓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座二包括內部居中開設有滑孔的定位滑塊(505),所述定位滑塊(505)可滑動配合安裝于定位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靳立軍,
申請(專利權)人:軍拓霸州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