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用電器,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
技術介紹
1、采用l和s復用的分體空調電控架構中,當室外機上電運行后,室外機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單元)控制室外機大繼電器k2閉合,此時,室外機電流不經過室內機,因此室內機需要通過電流環發送信號給室外機,來控制室外機mcu斷開室外機大繼電器k2,以實現對室外機的復位控制。但是,當室外機mcu程序處于異常狀態,室外機mcu不響應室內機的斷電信息時,則無法實現對室外機的掉電復位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空調器,基于第一控制電路可以在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的情況下,對電流環通路進行通斷控制,以使復位電路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在第二控制電路程序處于異常狀態,不響應斷電信息情況下無法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控制的技術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空調器,包括: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中的一個為室內機,另一個為室外機;第一設備包括第一電流環電路和第一控制電路;第二設備包括第二電流環電路、復位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第二設備通過第二電流環電路、通信線、電源線中的零線和第一電流環電路與第一設備建立電流環通路,復位電路分別與通信線、零線和第二控制電路相連;其中,第一控制電路用于在確定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的情況下,對電流環通路進行通斷控制以對復位電路進行充放
3、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空調器,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中的一個為室內機,另一個為室外機,第一設備包括第一電流環電路和第一控制電路,第二設備包括第二電流環電路、復位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第二設備通過第二電流環電路、通信線、電源線中的零線和第一電流環電路與第一設備建立電流環通路,復位電路分別與通信線、零線和第二控制電路相連,第一控制電路在確定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的情況下,對電流環通路進行通斷控制以對復位電路進行充放電,以使復位電路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由此,該空調器基于第一控制電路可以在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的情況下,對電流環通路進行通斷控制,以使復位電路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在第二控制電路程序處于異常狀態,不響應斷電信息情況下無法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控制的技術問題。
4、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的空調器,還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術特征:
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控制電路用于通過電流環通路與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多次心跳通信,并在多次心跳通信均失敗的情況下,確定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
6、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復位電路包括復位光耦、上拉電阻、下拉電阻和復位電容,復位光耦的第一端與零線相連,復位光耦的第二端與通信線相連,復位光耦的第三端通過上拉電阻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復位光耦的第四端與第二控制電路相連,且通過下拉電阻接地,復位電容與下拉電阻并聯。
7、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一控制電路用于控制電流環通路先斷開第一預設時長,以使復位電容通過下拉電阻放電,再控制電流環通路導通,以使第二預設電源通過上拉電阻給復位電容充電,以對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
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預設時長>rf1*cf*ln(v0/vt),v0=(vccb-vc)*rf1/(rf2+rf1),其中,rf1為下拉電阻的阻值,cf為復位電容的容值,vt為第二控制電路的復位電壓,vccb為第二預設電源的電壓,vc為復位光耦的導通壓降,rf2為上拉電阻的阻值。
9、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第一控制電路通過電流環通路與第二控制電路進行通信以傳輸數據幀的過程中,相鄰兩個數據幀的時間間隔大于第二預設時長、且每個數據幀的傳輸時長小于第三預設時長;其中,第二預設時長基于v0確定,第三預設時長基于vt確定。
10、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二接收光耦、第二發送光耦、第二電阻、第二二極管和第二發送開關,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一端與零線相連,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二端與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三端相連,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三端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第二接收光耦的第四端與第二控制電路相連,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一端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二端通過第二發送開關與第二控制電路相連,第二發送光耦的第四端與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陽極相連,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通信線相連;其中,復位光耦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的一端、或與第二電阻的另一端、或與第二二極管的陰極相連。
11、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一設備還包括用于給電流環通路供電的通信供電電路,第一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一接收光耦、第一發送光耦、第一電阻、第一二極管和第一發送開關,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一端通過第一電阻與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相連,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通信線相連,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二端與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三端相連,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三端與第一預設電源相連,第一接收光耦的第四端與第一控制電路相連,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一端與第一預設電源相連,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二端通過第一發送開關與第一控制電路相連,第一發送光耦的第四端與通信供電電路相連,通信供電電路與電源線相連;其中,第一控制電路用于控制第一發送光耦導通或斷開,以使電流環通路導通或斷開。
1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通信供電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穩壓管、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和第三二極管,第一電容的一端與第一發送光耦的第四端相連,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零線相連,第一穩壓管的陽極與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第一穩壓管的陰極與第一電容的另一端相連,第三電阻與第一電容并聯,第四電阻的一端與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第三二極管的陽極相連,第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源線中的火線相連。
1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第一設備還包括預充電路,預充電路分別與通信線和電源線相連,第二設備還包括供電開關和第二供電電路,供電開關選擇性的連接通信線或電源線,第二供電電路與供電開關相連,用于給第二設備供電,其中,在供電開關連接電源線的情況下,外部電源通過電源線給第二供電電路供電,在供電開關連接通信線的情況下,外部電源通過預充電路、通信線和電源線給第二供電電路預充電。
1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預充電路分別與通信線和電源線中的火線相連的情況下,供電開關的第一端與第二供電電路的第一輸入端相連,供電開關的第二端與火線相連,供電開關的第三端與通信線相連,零線分別與第二供電電路的第二輸入端和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一端相連;其中,在供電開關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連通的情況下,供電開關連接電源線;在供電開關的第一端和第三端連通的情況下,供電開關連接通信線。
1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在預充電路分別與通信線和零線相連的情況下,供電開關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一端和第二供電電路的第一輸入端相連,供電開關的第二端與零線相連,供電開關的第三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二設備中的一個為室內機,另一個為室外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于通過所述電流環通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多次心跳通信,并在多次心跳通信均失敗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電路包括復位光耦、上拉電阻、下拉電阻和復位電容,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二端與所述通信線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三端通過所述上拉電阻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且通過所述下拉電阻接地,所述復位電容與所述下拉電阻并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于控制所述電流環通路先斷開第一預設時長,以使所述復位電容通過所述下拉電阻放電,再控制所述電流環通路導通,以使所述第二預設電源通過所述上拉電阻給所述復位電容充電,以對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時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電路通過所述電流環通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通信以傳輸數據幀的過程中,相鄰兩個數據幀的時間間隔大于第二預設時長、且每個數據幀的傳輸時長小于第三預設時長;其中,所述第二預設時長基于V0確定,所述第三預設時長基于Vt確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二接收光耦、第二發送光耦、第二電阻、第二二極管和第二發送開關,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三端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三端與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二發送開關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相連,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通信線相連;其中,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還包括用于給所述電流環通路供電的通信供電電路,所述第一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一接收光耦、第一發送光耦、第一電阻、第一二極管和第一發送開關,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一端通過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相連,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通信線相連,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三端相連,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的第三端與第一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一接收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一發送光耦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一發送開關與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一發送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通信供電電路相連,所述通信供電電路與所述電源線相連;其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供電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穩壓管、第三電阻、第四電阻和第三二極管,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發送光耦的第四端相連,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所述零線相連,所述第一穩壓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穩壓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三電阻與所述第一電容并聯,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陽極相連,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電源線中的火線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還包括預充電路,所述預充電路分別與所述通信線和所述電源線相連,所述第二設備還包括供電開關和第二供電電路,所述供電開關選擇性的連接所述通信線或所述電源線,所述第二供電電路與所述供電開關相連,用于給所述第二設備供電,其中,在所述供電開關連接所述電源線的情況下,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電源線給所述第二供電電路供電,在所述供電開關連接所述通信線的情況下,所述外部電源通過所述預充電路、所述通信線和所述電源線給所述第二供電電路預充電。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充電路分別與所述通信線和所述電源線中的火線相連的情況下,所述供電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供電電路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所述供電開關的第二端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二設備中的一個為室內機,另一個為室外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于通過所述電流環通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多次心跳通信,并在多次心跳通信均失敗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通信異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電路包括復位光耦、上拉電阻、下拉電阻和復位電容,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二端與所述通信線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三端通過所述上拉電阻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復位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且通過所述下拉電阻接地,所述復位電容與所述下拉電阻并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電路用于控制所述電流環通路先斷開第一預設時長,以使所述復位電容通過所述下拉電阻放電,再控制所述電流環通路導通,以使所述第二預設電源通過所述上拉電阻給所述復位電容充電,以對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復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時長>rf1*cf*ln(v0/vt),v0=(vccb-vc)*rf1/(rf2+rf1),其中,rf1為所述下拉電阻的阻值,cf為所述復位電容的容值,vt為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的復位電壓,vccb為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的電壓,vc為所述復位光耦的導通壓降,rf2為所述上拉電阻的阻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電路通過所述電流環通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進行通信以傳輸數據幀的過程中,相鄰兩個數據幀的時間間隔大于第二預設時長、且每個數據幀的傳輸時長小于第三預設時長;其中,所述第二預設時長基于v0確定,所述第三預設時長基于vt確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二接收光耦、第二發送光耦、第二電阻、第二二極管和第二發送開關,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零線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三端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三端與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二接收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二發送開關與所述第二控制電路相連,所述第二發送光耦的第四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相連,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通信線相連;其中,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備還包括用于給所述電流環通路供電的通信供電電路,所述第一電流環電路包括:第一接收光耦、第一發送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雋灝,黃男,白東培,馬瑞達,王慧鋒,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