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及電機油冷,具體公開了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和電機。
技術介紹
1、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電驅動系統正朝著高功率密度、低成本化、高集成化、高效率等方向發展。然而,高功率密度往往要求電機功率高、體積緊湊,這也導致電機散熱環境惡化,電機內部熱量難以有效散出,容易導致電機過熱,造成部件損毀、轉子退磁等不可逆后果。鑒于常規水冷方式已不能滿足高功率電機的冷卻需求,油因其絕緣特性可直接冷卻電機定轉子,因此直接油冷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機冷卻的首選方式。
2、目前,油冷電機常用的定子冷卻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噴油管或噴油環將冷卻油噴射到定子外圓及繞組端部,但其冷卻效果取決于噴孔數量及位置,大部分區域依靠流淌的油液冷卻,導致電機溫度一致性較差;另一種是在殼體表面設置徑向與軸向流道對定子外圓直接冷卻,同時在殼體端部設置傾斜油道對繞組端部進行噴淋冷卻,但這種方式定子散熱性能較差。此外,冷卻油噴淋到繞組端部后,油液流速較低,大部分油液依靠重力作用沿繞組端部外表面流淌,無法覆蓋繞組外表面全部區域,進一步加劇了電機溫度一致性的問題。
3、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新的油冷電機散熱技術已經被提出。例如,申請號2023116131632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油冷電機定子,通過在機殼和定子鐵芯之間設計特殊的進油通道和通油孔結構,提高了散熱效果。然而,該結構使用多種類型的硅鋼片,導致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申請號2023106079177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提出了一種新型定子及電機結構,通過優化冷卻通道的位置來提升散熱
4、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的油冷電機散熱技術,以降低油冷電機的制造和裝配成本,同時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和電機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和電機,其在僅使用兩種硅鋼片的前提下實現定子外圓冷卻及繞組端部噴淋,該結構具有成本低,散熱效果好的優勢。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用于形成定子外圓進油口的第三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3、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和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出油口的第三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4、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所述沖片本體同心布置的圓弧狀腰型孔,圓弧狀腰型孔的弧度為θ,圓弧狀腰型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圓弧狀腰型孔的底邊距離硅鋼片外圓距離為h1,圓弧狀腰型孔寬度為h4,h1>h4。
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沿所述沖片本體的徑向延伸布置的直線狀腰型孔,直線狀腰型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直線狀腰型孔的寬度為w3,直線狀腰型孔的長度為(d3-d2),d2為直線狀腰型孔的下頂點邊界線;d3為直線狀腰型孔的上頂點邊界線。
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扇形槽,扇形槽包括3個,扇形槽的弧度為θ,扇形槽的深度為h3,扇形槽的中心線與第一特征的中心線角距離為
7、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所述沖片本體同心布置的圓孔,所述圓孔位于直徑為d5的圓上,所述圓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所述圓孔的中心線和所述第一特征的中心線之間的角距離為γ。
8、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矩形槽,矩形槽包括2個,矩形槽的寬度為w1,矩形槽的深度為h1,矩形槽的分布角距離為360/m,m為定子槽的數量。
9、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第四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矩形槽,矩形槽包括2個,矩形槽的寬度為w1,矩形槽的深度為h2,h2<h1-h4,矩形槽的分布角距離為360/m,m為定子槽的數量。
10、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電機,包括電機包括定子,沖片旋轉疊壓形成,所述定子兩端由沖片旋轉疊壓形成,相鄰兩組沖片的旋轉角度為其中n為正整數,m為定子槽的數量。
1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旋轉過程中,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三特征與位于定子中段的沖片上的第一特征或者第二特征相交,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四特征與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三特征唯一相交,組成定子封閉射流通道。
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油冷電機散熱定子結構通過巧妙設計兩種不同的沖片,并采用旋轉疊壓方式,成功解決了現有定子冷卻結構存在的多個問題。首先,該結構顯著減少了組成部件的數量,從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裝配復雜度。其次,通過在定子中形成封閉的射流通道,該結構不僅實現了定子外圓的有效冷卻,還顯著提升了繞組端部的噴淋冷卻效果。這種創新的冷卻方式極大地改善了電機的整體溫度一致性,有效防止了局部過熱現象的發生。
13、更重要的是,本專利技術僅使用兩種類型的硅鋼片就實現了高效的冷卻效果,這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此外,該結構設計簡單,易于實現,這使得它在工業生產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14、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不僅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關鍵問題,還在成本控制、散熱效果和生產實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為油冷電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高效、經濟且易于實現的解決方案。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包括沖片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用于形成定子外圓進油口的第三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2.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包括沖片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和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出油口的第三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所述沖片本體同心布置的圓弧狀腰型孔,圓弧狀腰型孔的弧度為θ,圓弧狀腰型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圓弧狀腰型孔的底邊距離硅鋼片外圓距離為H1,圓弧狀腰型孔寬度為H4,H1>H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沿所述沖片本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扇形槽,扇形槽包括3個,扇形槽的弧度為θ,扇形槽的深度為H3,扇形槽的中心線與第一特征的中心線角距離為
6.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所述沖片本體同心布置的圓孔,所述圓孔位于直徑為D5的圓上,所述圓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所述圓孔的中心線和所述第一特征的中心線之間的角距離為γ。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矩形槽,矩形槽包括2個,矩形槽的寬度為W1,矩形槽的深度為H1,矩形槽的分布角距離為360/M,M為定子槽的數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矩形槽,矩形槽包括2個,矩形槽的寬度為W1,矩形槽的深度為H2,H2<H1-H4,矩形槽的分布角距離為360/M,M為定子槽的數量。
9.一種電機,包括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中段由如權利要求1或3或5或7或8所述的沖片旋轉疊壓形成,所述定子兩端由如權利要求2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沖片旋轉疊壓形成,相鄰兩組沖片的旋轉角度為其中n為正整數,M為定子槽的數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機,其特征在于:旋轉過程中,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三特征與位于定子中段的沖片上的第一特征或者第二特征相交,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四特征與位于定子兩端的沖片上的第三特征唯一相交,組成定子封閉射流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包括沖片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用于形成定子外圓進油口的第三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2.一種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包括沖片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沖片本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主油道的第一特征和多個用于形成定子內部出油口的第三特征,所述沖片本體的外周上設置有沿其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用于形成定子鍵槽的第二特征和用于形成定子焊接槽的第四特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所述沖片本體同心布置的圓弧狀腰型孔,圓弧狀腰型孔的弧度為θ,圓弧狀腰型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圓弧狀腰型孔的底邊距離硅鋼片外圓距離為h1,圓弧狀腰型孔寬度為h4,h1>h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為貫穿所述沖片本體且與沿所述沖片本體的徑向延伸布置的直線狀腰型孔,直線狀腰型孔的周向分布角距離為360/3n,n為正整數,直線狀腰型孔的寬度為w3,直線狀腰型孔的長度為(d3-d2),d2為直線狀腰型孔的下頂點邊界線;d3為直線狀腰型孔的上頂點邊界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電機散熱用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特征為沿沖片本體的徑向內延、軸向貫穿且橫截面為矩形的扇形槽,扇形槽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夢楠,李婷,陳小健,吳愛華,楊文潔,
申請(專利權)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