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卸料除塵,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
技術介紹
1、當采用汽車裝運的原料運輸到生產廠區時,一般都會在汽車受料槽中進行卸料作業,尤其是煉鋼行業以及原料生產行業中,在卸料作業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因為在卸料作業的過程中,運輸汽車需要進出,汽車受料槽大部分為敞開或半封閉的結構,因此汽車受料槽上部基本都是開放式塵源,治理比較困難,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汽車受料槽進出通道、上部要預留一邊以方便汽車進出,使得汽車受料槽不能整體封閉;二、汽車卸料時,大量的原料從車斗到受料槽落差大,下落時原料飛濺容易引起槽內的空氣壓力急劇上升,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汽車卸料作業時產生的大量粉塵會對操作工人的身體造成危害,并且造成環境污染。
2、目前汽車卸料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治理方式有干霧抑塵和抽風除塵。干霧抑塵是通過“云霧”化的水霧來捕捉粉塵,讓水霧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結合,形成粉塵和水霧的團聚物,收重力作用而沉降下來,實現源頭抑塵,但干霧抑塵的水量需求過大,使得成本較高;抽風除塵是通過大功率的抽風機將粉塵抽走集中處理凈化,但在抽風除塵的過程中粉塵逸散過快,除塵效果較差。因此,亟需研發設計一種除塵裝置,改善汽車受料槽卸料作業時的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汽車卸料揚塵除塵裝置,避免粉塵對操作工人身體的危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包括受料槽立柱、
3、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捕集罩側面的傾斜角度均為45°。
4、進一步地,所述捕集罩的兩側均設有捕集罩側梁,所述捕集罩側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捕集罩前梁、捕集罩后梁連接。
5、進一步地,所述的吸風管內設有電動蝶閥,所述電動蝶閥安裝在所述抽風機與所述布袋除塵器之間。
6、進一步地,所述吸風管的外壁面上設有多根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捕集罩后梁與所述捕集罩鉸接,所述捕集罩前梁滑動安裝在兩根所述的受料槽立柱之間,所述捕集罩前梁兩端的端面分別與兩根所述受料槽立柱的側面接觸,所述的捕集罩前梁與所述的受料槽立柱之間設有用于所述捕集罩前梁升降的驅動裝置,所述捕集罩前梁上設有檢測料斗位置的距離檢測傳感器,所述抽風機與所述捕集罩之間的所述吸風管為尼龍布通風軟管。
8、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梁、電動葫蘆,所述固定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受料槽立柱連接,所述電動葫蘆安裝在所述的固定梁上,所述電動葫蘆的鏈條與所述捕集罩前梁連接,所述電動葫蘆通過控制器與所述距離檢測傳感器電性連接。
9、進一步地,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遮擋板,四根所述受料槽立柱的頂部均與所述遮擋板連接。
10、有益效果
11、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2、1、本技術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捕集罩前梁能隨著運輸車料斗的抬升隨之升高,當料斗抬升至極限位置時,捕集罩前梁也隨之停止,此時捕集罩前梁與料斗的傾斜度一致,且捕集罩前梁與料斗構成的空間可對逸散的粉塵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并且捕集罩的側面均改成傾斜45°的設計,有效的增大捕集罩與粉塵接觸的面積,避免粉塵逸散,有效地提高除塵效率,改善工人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減少粉塵對工人身體的危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料槽立柱(2)、捕集罩(3),所述受料槽立柱(2)有四根,四根所述受料槽立柱(2)兩兩為一組分布在受料槽(1)的兩側,每一組所述受料槽立柱(2)上均設有橫梁(7),所述捕集罩(3)的側面均為傾斜的斜面,所述捕集罩(3)的一端設有捕集罩前梁(4),所述捕集罩(3)的另一端設有捕集罩后梁(5),所述捕集罩(3)通過捕集罩前梁(4)、捕集罩后梁(5)安裝在四根受料立柱(2)上,所述捕集罩(3)上設有吸風管(8),所述吸風管(8)的另一端設有與其連通的布袋除塵器(9),所述吸風管(8)的外壁面與橫梁(7)連接,所述吸風管(8)內設有抽風機(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罩(3)側面的傾斜角度均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罩(3)的兩側均設有捕集罩側梁(6),所述捕集罩側梁(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捕集罩前梁(4)、捕集罩后梁(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風管(8)的外壁面上設有多根連接桿(12),所述連接桿(12)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梁(7)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罩后梁(5)與所述捕集罩(3)鉸接,所述捕集罩前梁(4)滑動安裝在兩根所述的受料槽立柱(2)之間,所述捕集罩前梁(4)兩端的端面分別與兩根所述受料槽立柱(2)的側面接觸,所述的捕集罩前梁(4)與所述的受料槽立柱(2)之間設有用于所述捕集罩前梁(4)升降的驅動裝置,所述捕集罩前梁(4)上設有檢測料斗(13)位置的距離檢測傳感器(16),所述抽風機(11)與所述捕集罩(3)之間的所述吸風管(8)為尼龍布通風軟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梁(14)、電動葫蘆(15),所述固定梁(1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受料槽立柱(2)連接,所述電動葫蘆(15)安裝在所述的固定梁(14)上,所述電動葫蘆(15)的鏈條與所述捕集罩前梁(4)連接,所述電動葫蘆(15)通過控制器與所述距離檢測傳感器(16)電性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還包括遮擋板(17),四根所述受料槽立柱(2)的頂部均與所述遮擋板(1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料槽立柱(2)、捕集罩(3),所述受料槽立柱(2)有四根,四根所述受料槽立柱(2)兩兩為一組分布在受料槽(1)的兩側,每一組所述受料槽立柱(2)上均設有橫梁(7),所述捕集罩(3)的側面均為傾斜的斜面,所述捕集罩(3)的一端設有捕集罩前梁(4),所述捕集罩(3)的另一端設有捕集罩后梁(5),所述捕集罩(3)通過捕集罩前梁(4)、捕集罩后梁(5)安裝在四根受料立柱(2)上,所述捕集罩(3)上設有吸風管(8),所述吸風管(8)的另一端設有與其連通的布袋除塵器(9),所述吸風管(8)的外壁面與橫梁(7)連接,所述吸風管(8)內設有抽風機(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罩(3)側面的傾斜角度均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罩(3)的兩側均設有捕集罩側梁(6),所述捕集罩側梁(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捕集罩前梁(4)、捕集罩后梁(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風管(8)內設有電動蝶閥(10),所述電動蝶閥(10)安裝在所述抽風機(11)與所述布袋除塵器(9)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卸料揚塵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應雨,王躍,
申請(專利權)人: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