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旋轉木馬,具體是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
技術介紹
1、旋轉木馬是一種提供兒童坐上去并帶動兒童圍繞一個軸旋轉游樂的娛樂設備,現有的,最開始叫做旋轉木馬是因為兒童乘坐的座椅位置為馬的形狀,后來發展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有些旋轉木馬較大有些則較小,用于不同大小的場地。現有的旋轉木馬上兒童乘坐的座椅一般固定在吊桿上,其取下和安裝都非常不便,這樣同樣形狀的兒童乘坐的座椅在兒童乘坐較多次數后就會失去興趣,因此需要定期更換新形狀的兒童乘坐的座椅來提高兒童的興趣。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解決了現有旋轉木馬上兒童乘坐的座椅在吊桿上固定不便取下和安裝其他形成的座椅而造成兒童乘坐多次后失去興趣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包括固定架和座椅本體,所述固定架內壁的頂部固定有吊桿,吊桿的底部開設有活動槽,活動槽的內部活動有擠壓桿,擠壓桿的底部固定有擠壓板,擠壓桿位于吊桿外部的表面活動套接有彈簧,彈簧的頂端和底端與吊桿的底端和擠壓板的上表面活動連接,吊桿的側面靠近最底端的位置固定有卡桿,座椅本體的側面和頂部設置有進入槽,進入槽的內壁的頂部開設有卡槽,卡桿卡在卡槽內部的同時擠壓板的底部會活動貼合在進入槽內壁的底部位置。
4、優選的:所述卡槽的數量為兩組,卡桿的數量與卡槽的數量相同,兩組卡槽以吊桿的豎直對稱軸線為對稱軸呈軸對稱設置。
5、優選的:所述座椅本體的頂部靠近兩側的位置固定有弧形凸條。<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包括固定架(1)和座椅本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內壁的頂部固定有吊桿(3),吊桿(3)的底部開設有活動槽(4),活動槽(4)的內部活動有擠壓桿(5),擠壓桿(5)的底部固定有擠壓板(6),擠壓桿(5)位于吊桿(3)外部的表面活動套接有彈簧(7),彈簧(7)的頂端和底端與吊桿(3)的底端和擠壓板(6)的上表面活動連接,吊桿(3)的側面靠近最底端的位置固定有卡桿(8),座椅本體(2)的側面和頂部設置有進入槽(9),進入槽(9)的內壁的頂部開設有卡槽(10),卡桿(8)卡在卡槽(10)內部的同時擠壓板(6)的底部會活動貼合在進入槽(9)內壁的底部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數量為兩組,卡桿(8)的數量與卡槽(10)的數量相同,兩組卡槽(10)以吊桿(3)的豎直對稱軸線為對稱軸呈軸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體(2)的頂部靠近兩側的位置固定有弧形凸條(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桿(8)的形狀為方形,卡槽(10)的形狀與卡桿(8)的形狀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包括固定架(1)和座椅本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內壁的頂部固定有吊桿(3),吊桿(3)的底部開設有活動槽(4),活動槽(4)的內部活動有擠壓桿(5),擠壓桿(5)的底部固定有擠壓板(6),擠壓桿(5)位于吊桿(3)外部的表面活動套接有彈簧(7),彈簧(7)的頂端和底端與吊桿(3)的底端和擠壓板(6)的上表面活動連接,吊桿(3)的側面靠近最底端的位置固定有卡桿(8),座椅本體(2)的側面和頂部設置有進入槽(9),進入槽(9)的內壁的頂部開設有卡槽(10),卡桿(8)卡在卡槽(10)內部的同時擠壓板(6)的底部會活動貼合在進入槽(9)內壁的底部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數量為兩組,卡桿(8)的數量與卡槽(10)的數量相同,兩組卡槽(10)以吊桿(3)的豎直對稱軸線為對稱軸呈軸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童用益智旋轉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體(2)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冬生,陳華鋒,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奇源環境藝術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