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線纜纏繞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
技術介紹
1、線纜是光纜、電纜等物品的統稱。線纜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裝、連接設備、輸送電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而不可缺少的一種東西。
2、線纜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需要將線纜繞制成卷,方便線纜的運輸和使用,因此線纜繞線裝置使用較為廣泛,但是目前的線纜卷繞作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完成,一是通過大型機械設備,雖然效率高,但其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不易在復雜作業環境中應用;二是人工卷繞,效率低,且卷繞后的線纜卷型松散無規則,而且由于線纜的粗細和繞線輥的直徑不同,其需要對不同的線纜進行不同的繞制控制,這樣才能保證線纜繞線管的緊密性,保證線纜的繞制質量,但是現有的繞線裝置不能有效的自動檢測線纜的粗細和繞線輥的直徑,導致在線纜繞制時需要進行人工控制,增加了人工工作成本。
3、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可以通過設置一種自動對線纜的直徑和繞線輥的直徑進行實時檢測的裝置,保證在使用時可以自動對線纜進行緊密的排布,保證線纜的繞線質量。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包括:主架體,其頂部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繞線輥的轉動盤,所述主架體上位于所述繞線輥的進料端設有滑動軌道;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布線機構,所述布線機構包括:固設于所述主架體
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滑動件上還設有對線纜的傾斜角度a進行檢測的角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通過傾斜角度a得到所述線纜的繞線半徑r,同時通過繞線輥的轉動角速度ω計算得到線纜的進線速度v。
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線纜的進線速度v公式為:v=bωsina,其中b為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b在設備加工完成后為固定值。
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控制模塊通過采集線纜的直徑d和計算進線速度v計算得到驅動件驅動所述滑動件的滑動速度v1,v1=dv/2πr,驅動件轉動帶動所述滑動件以v1的速度進行移動。
6、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滑動件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滑動孔,所述抵接件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孔的內部,所述線纜穿設于兩個所述抵接件之間,所述滑套的內部設有供所述抵接件滑動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開設有穿線孔。
7、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抵接件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孔的內部的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的外部套設有將兩個所述抵接件向中間推動的推力彈簧,所述滑動柱的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內部轉動連接有抵接輥,所述滑動柱上設有測量兩個所述抵接輥之間的距離的測量件,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測量件的測量值得到所述線纜的直徑d。
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驅動件的輸出軸上固設有控制螺桿,所述滑動件上設有與所述控制螺桿配合的配合套,所述控制螺桿轉動控制所述配合套在所述控制螺桿上移動。
9、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配合套的內部設有螺紋部,所述配合套與所述控制螺桿之間設有緩沖套,所述緩沖套的內側螺接于所述控制螺桿上,所述緩沖套的外部螺接于所述螺紋部上,所述控制螺桿與所述緩沖套之間的螺接力小于所述緩沖套與所述螺紋部之間的螺接力。
10、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所述緩沖套的外部設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兩側在滑動件運動到兩端時抵接于所述繞線輥的側壁。
11、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包括:主架體,其頂部轉動連接有用于安裝繞線輥的轉動盤,通過轉動盤轉動帶動著繞線輥轉動,同時在主架體的側面固定設置轉動電機,通過轉動電機驅動著轉動盤轉動,同時通過在轉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轉速傳感器,對繞線輥的轉動角速度進行檢測,所述主架體上位于所述繞線輥的進料端設有滑動軌道,通過設置滑動軌道提供布線機構往復滑動的動力,對線纜進行布線;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布線機構,所述布線機構包括:固設于所述主架體上的驅動件和控制所述驅動件的控制模塊,通過控制模塊對各項數據進行計算,同時控制驅動件的轉動速度,進一步的控制布線機構的布線密度;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對線纜進行布線的滑動件,通過滑動件在滑動軌道上滑動,對線纜進行均勻的布線,所述滑動件上設有對所述線纜的直徑d和線纜的進線速度v進行檢測的抵接件,所述驅動件根據所述線纜的直徑大小和進線速度控制所述滑動件的往復滑動速度,保證在線纜的直徑和繞線輥的直徑變化時,通過計算控制滑動件的滑動速度,保證可以將線纜緊密的排布到繞線輥上,完成對線纜的自動化繞線和布線,綜上,本專利技術產生的技術效果是通過設置一種自動對線纜的直徑和繞線輥的直徑進行實時檢測的裝置,保證在使用時可以自動對線纜進行緊密的排布,保證線纜的繞線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上還設有對線纜的傾斜角度a進行檢測的角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通過傾斜角度a得到所述線纜的繞線半徑r,同時通過繞線輥的轉動角速度ω計算得到線纜的進線速度V。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的進線速度V公式為:V=bωsina,其中b為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b在設備加工完成后為固定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通過采集線纜的直徑d和計算進線速度V計算得到驅動件驅動所述滑動件的滑動速度V1,V1=dV/2πr,驅動件轉動帶動所述滑動件以V1的速度進行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滑動孔,所述抵接件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孔的內部,所述線纜穿設于兩個所述抵接件之間,所述滑套的內部設有供所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孔的內部的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的外部套設有將兩個所述抵接件向中間推動的推力彈簧,所述滑動柱的底部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內部轉動連接有抵接輥,所述滑動柱上設有測量兩個所述抵接輥之間的距離的測量件,所述控制模塊通過測量件的測量值得到所述線纜的直徑d。
7.根據權利要求1~4和6任一項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的輸出軸上固設有控制螺桿,所述滑動件上設有與所述控制螺桿配合的配合套,所述控制螺桿轉動控制所述配合套在所述控制螺桿上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套的內部設有螺紋部,所述配合套與所述控制螺桿之間設有緩沖套,所述緩沖套的內側螺接于所述控制螺桿上,所述緩沖套的外部螺接于所述螺紋部上,所述控制螺桿與所述緩沖套之間的螺接力小于所述緩沖套與所述螺紋部之間的螺接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套的外部設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兩側在滑動件運動到兩端時抵接于所述繞線輥的側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上還設有對線纜的傾斜角度a進行檢測的角度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通過傾斜角度a得到所述線纜的繞線半徑r,同時通過繞線輥的轉動角速度ω計算得到線纜的進線速度v。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的進線速度v公式為:v=bωsina,其中b為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滑動軌道的軸線到繞線輥的軸線之間的距離b在設備加工完成后為固定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通過采集線纜的直徑d和計算進線速度v計算得到驅動件驅動所述滑動件的滑動速度v1,v1=dv/2πr,驅動件轉動帶動所述滑動件以v1的速度進行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線纜自動化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軌道上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滑動孔,所述抵接件滑動連接于所述滑動孔的內部,所述線纜穿設于兩個所述抵接件之間,所述滑套的內部設有供所述抵接件滑動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靜,李玉美,馮廣磊,武際花,隋瑞紅,曹洪民,
申請(專利權)人:安丘博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