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屬于機械加工領域。
技術介紹
1、軸套是機械設備中的一個重要部件,軸套在長期運行過程中,軸頸表面受到脹套的擠壓力和復合機械力的作用,進而導致機械脹緊配合力度達不到要求的縮緊力,且加工定位裝置是對薄壁軸套進行固定的重要設備。
2、有鑒于此,在申請號為202220427528.7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高精度薄壁軸套加工定位裝置,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加工定位裝置在對軸套進行定位時,當電動伸縮桿8帶動調節塊9推動移動推塊6時,從而也帶動推塊6上的限位卡板4進行偏轉,方便限位卡板4對軸套進行限位,而限位卡板4的端部的角度無法進行調節,因此在更換不同直徑的軸套定位時會導致定位不夠牢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
2、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所述加工定位方法是通過加工定位設備實現的,所述加工定位設備包括底座、內壁定位機構和外壁定位機構,所述內壁定位機構和外壁定位機構均設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機構包括外壁定位擺動座、外壁定位擺動臂、外壁定位擺動軸、外壁定位擺動桿、外壁定位擺動氣缸和外壁定位組件,所述外壁定位擺動座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臂通過外壁定位擺動軸安裝在外壁定位擺動座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桿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的一端,所述外壁定位組件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桿的另一端,所述外
3、所述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如下:
4、對薄壁軸套的外壁定位時,通過轉動外壁定位轉軸對外壁定位壓板的角度進行調整,使得通過外壁定位彈簧將外壁定位鋼珠彈入到相應的外壁定位孔內,通過外壁定位擺動氣缸驅動外壁定位擺動臂沿著外壁定位擺動軸轉動,通過設置的伸縮桿復位彈簧可使得外壁定位壓板與薄壁軸套的外壁始終保持接觸狀態;
5、對薄壁軸套的內壁定位時,通過拉動內壁定位壓板使得導向桿限位塊與遠離底座的導向桿限位槽,并轉動內壁定位壓板使得導向桿限位塊嵌入到靠近底座的導向桿限位槽內,通過設置的導向桿復位彈簧可使得內壁定位壓板與薄壁軸套的內壁始終保持接觸狀態。
6、進一步地,所述內壁定位機構和外壁定位機構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內壁定位機構對稱設置,兩個外壁定位機構對稱設置。
7、進一步地,所述內壁定位機構平行于薄壁軸套的軸線設置,所述外壁定位機構垂直與薄壁軸套的軸線設置。
8、進一步地,所述外壁定位組件包括外壁定位轉軸、外壁定位軸座和外壁定位壓板,所述外壁定位軸座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上,所述外壁定位轉軸安裝在外壁定位軸座上,所述外壁定位壓板安裝在外壁定位轉軸上。
9、進一步地,所述外壁定位組件還包括外壁定位伸縮桿、伸縮桿限位環、伸縮桿復位彈簧和伸縮桿座,所述伸縮桿座設置在外壁定位轉軸上,所述外壁定位伸縮桿的兩端分別與伸縮桿限位環和外壁定位壓板連接,所述外壁定位伸縮桿與伸縮桿座貫穿,所述伸縮桿復位彈簧套裝在外壁定位伸縮桿外,且伸縮桿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伸縮桿座和外壁定位壓板抵接。
10、進一步地,所述外壁定位組件還包括外壁定位彈簧、外壁定位鋼珠、外壁定位腔和外壁定位孔,所述外壁定位腔設置在外壁定位軸座上,所述外壁定位孔設置在外壁定位轉軸上所述外壁定位彈簧位于外壁定位腔內,且外壁定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外壁定位鋼珠和外壁定位腔抵接,所述外壁定位鋼珠位于任意一個外壁定位孔內。
11、進一步地,所述內壁定位機構包括內壁定位導向座、內壁定位導向桿、內壁定位壓板、導向桿限位環和導向桿復位彈簧,所述內壁定位導向座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的兩端分別與內壁定位壓板和導向桿限位環連接,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與內壁定位導向座貫穿,所述導向桿復位彈簧套裝在內壁定位導向桿外,且導向桿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內壁定位導向座和導向桿限位環抵接。
12、進一步地,所述內壁定位導向座上設置有導向桿限位槽,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上設置有導向桿限位塊,所述導向桿限位塊位于任意一個導向桿限位槽內。
13、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底座凹槽。
14、相比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采用該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在對不同直徑的軸套進行定位時可預先根據軸套的直徑對外壁定位壓板的角度調節,以方便對不同直徑的軸套進行定位,在對外壁定位壓板的角度調節后可通過外壁定位彈簧、外壁定位鋼珠對外壁定位壓板進行定位,外壁定位壓板在對軸套外壁定位時可通過設置的伸縮桿復位彈簧使得外壁定位壓板與軸套外壁始終保持接觸狀態,使得定位更加穩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所述加工定位方法是通過加工定位設備實現的,所述加工定位設備包括底座(1)、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均設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機構(3)包括外壁定位擺動座(31)、外壁定位擺動臂(32)、外壁定位擺動軸(33)、外壁定位擺動桿(34)、外壁定位擺動氣缸(35)和外壁定位組件(36),所述外壁定位擺動座(31)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臂(32)通過外壁定位擺動軸(33)安裝在外壁定位擺動座(31)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桿(34)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32)的一端,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桿(34)的另一端,所述外壁定位擺動氣缸(35)的活塞桿與外壁定位擺動桿(3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內壁定位機構(2)對稱設置,兩個外壁定位機構(3)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包括外壁定位轉軸(361)、外壁定位軸座(362)和外壁定位壓板(367),所述外壁定位軸座(362)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32)上,所述外壁定位轉軸(361)安裝在外壁定位軸座(362)上,所述外壁定位壓板(367)安裝在外壁定位轉軸(36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還包括外壁定位伸縮桿(368)、伸縮桿限位環(369)、伸縮桿復位彈簧(3610)和伸縮桿座(3611),所述伸縮桿座(3611)設置在外壁定位轉軸(361)上,所述外壁定位伸縮桿(368)的兩端分別與伸縮桿限位環(369)和外壁定位壓板(367)連接,所述外壁定位伸縮桿(368)與伸縮桿座(3611)貫穿,所述伸縮桿復位彈簧(3610)套裝在外壁定位伸縮桿(368)外,且伸縮桿復位彈簧(3610)的兩端分別與伸縮桿座(3611)和外壁定位壓板(367)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還包括外壁定位彈簧(363)、外壁定位鋼珠(364)、外壁定位腔(365)和外壁定位孔(366),所述外壁定位腔(365)設置在外壁定位軸座(362)上,所述外壁定位孔(366)設置在外壁定位轉軸(361)上所述外壁定位彈簧(363)位于外壁定位腔(365)內,且外壁定位彈簧(363)的兩端分別與外壁定位鋼珠(364)和外壁定位腔(365)抵接,所述外壁定位鋼珠(364)位于任意一個外壁定位孔(366)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包括內壁定位導向座(21)、內壁定位導向桿(22)、內壁定位壓板(23)、導向桿限位環(24)和導向桿復位彈簧(27),所述內壁定位導向座(21)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22)的兩端分別與內壁定位壓板(23)和導向桿限位環(24)連接,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22)與內壁定位導向座(21)貫穿,所述導向桿復位彈簧(27)套裝在內壁定位導向桿(22)外,且導向桿復位彈簧(27)的兩端分別與內壁定位導向座(21)和導向桿限位環(24)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定位導向座(21)上設置有導向桿限位槽(25),所述內壁定位導向桿(22)上設置有導向桿限位塊(26),所述導向桿限位塊(26)位于任意一個導向桿限位槽(25)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底座凹槽(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所述加工定位方法是通過加工定位設備實現的,所述加工定位設備包括底座(1)、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均設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機構(3)包括外壁定位擺動座(31)、外壁定位擺動臂(32)、外壁定位擺動軸(33)、外壁定位擺動桿(34)、外壁定位擺動氣缸(35)和外壁定位組件(36),所述外壁定位擺動座(31)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臂(32)通過外壁定位擺動軸(33)安裝在外壁定位擺動座(31)上,所述外壁定位擺動桿(34)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32)的一端,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桿(34)的另一端,所述外壁定位擺動氣缸(35)的活塞桿與外壁定位擺動桿(3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和外壁定位機構(3)的數量均為兩個,兩個內壁定位機構(2)對稱設置,兩個外壁定位機構(3)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壁定位機構(2)平行于薄壁軸套(4)的軸線設置,所述外壁定位機構(3)垂直與薄壁軸套(4)的軸線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包括外壁定位轉軸(361)、外壁定位軸座(362)和外壁定位壓板(367),所述外壁定位軸座(362)設置在外壁定位擺動臂(32)上,所述外壁定位轉軸(361)安裝在外壁定位軸座(362)上,所述外壁定位壓板(367)安裝在外壁定位轉軸(36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薄壁軸套的加工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定位組件(36)還包括外壁定位伸縮桿(368)、伸縮桿限位環(369)、伸縮桿復位彈簧(3610)和伸縮桿座(3611),所述伸縮桿座(3611)設置在外壁定位轉軸(361)上,所述外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記輝,姚紅平,高達,耿新春,李樹航,陳鑫岳,姚濤,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同創頂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