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天然氣管路,具體為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1、天然氣管道是指將天然氣從開采地或處理廠輸送到城市配氣中心或工業企業用戶的管道,又稱輸氣管道,利用天然氣管道輸送天然氣,是陸地上大量輸送天然氣的方式,現有專利一種天然氣輸送管道支撐結構,專利公開號cn212616774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兩側均設置有支撐板,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均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中部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中部設置有與所述安裝槽對應連接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的上端設置有與分別與所述支撐板和所述固定座連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設置有與所述輸送管道對應的拱形結構,所述固定件的兩端均通過若干固定螺栓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且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板和所述固定座相配合連接的連接組件,有效提高了安裝結構的連接性和穩定性,提高了實用性。
2、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專利技術人認為存在以下缺陷:雖然能夠提高其安裝結構的連接性和穩定性,但是使用管道比較單一,拆卸比較繁瑣,從而無法應對不同型號的管道,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我們提出了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解決了使用管道比較單一,拆卸比較繁瑣的問題。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包括:
4、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定位組件設置于所述夾持組件兩側,所述定位組件頂端與所述夾持組件轉動相連,所述定位組件用于對夾持組件托起,以便于能夠對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
5、底板,所述底板設置于兩個所述定位組件底端,所述底板用于對定位組件提供安裝基礎;以及
6、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撐組件設置于底板底部表面兩側,所述支撐組件用于對底板提供平穩的支撐。
7、優選的,所述夾持組件包括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設置于第二夾板的上表面,并且兩者呈對稱分布;
8、所述第一夾板兩側表面均開設有固定孔,并且所述第二夾板兩側頂部表面均設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貫穿插接在固定孔內,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進行連接安裝;
9、所述第二夾板兩側底部表面固定連接有連接螺桿,所述連接螺桿底端與所述定位組件頂部表面轉動相連。
10、優選的,所述定位組件包括旋轉柱,所述旋轉柱設置于底板的頂部表面兩側,所述旋轉柱的頂部表面居中位置開設有第一內螺紋孔,所述第一內螺紋孔與所述連接螺桿轉動連接;
11、所述旋轉柱外側表面且靠近底端位置開設有第二內螺紋孔,所述旋轉柱底部表面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腔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腔轉動連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端與所述底板頂部表面相連;
12、所述定位柱外側且靠近底端位置環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第二內螺紋孔內腔轉動連接有定位螺桿,所述定位螺桿一端與所述定位柱上的其中一個定位孔內腔插接相連。
13、優選的,所述支撐組件包括中控管,所述中控管設置于底板的底部表面一側,所述中控管一側表面且靠近底端位置開設有第三內螺紋孔,所述第三內螺紋孔轉動連接限位螺桿;
14、所述中控管內腔插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一側表面開設有限位孔,并且所述限位螺桿的底端插接在限位孔內腔。
15、優選的,所述第一夾板和所述第二夾板的內腔設置有橡膠板,所述橡膠板用于對管道減少摩擦以及減震。
16、優選的,所述支撐腿底端呈錐形,用于方便工作人員把支撐腿插入地底。
17、優選的,所述限位孔設置有多個,并且多個所述限位孔呈線性陣列分布。
18、有益效果
19、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20、該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當需要對天然氣輸送用管道進行架設支撐時,首先通過夾持組件將天然氣輸送用管道進行夾持,并且不同型號的管道可更換不同的夾持組件,由于夾持組件底端與定位組件頂端轉動相連,并且定位組件的底部表面與底板的頂部表面相連,從而能夠使底板為定位組件提供基礎,進而能夠使定位組件將夾持組件托起,以便于能夠對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并且通過對定位組件的轉動,進而能夠使工作人員快速拆裝夾持組件和定位組件,以便于提高夾持組件更換的工作效率,由于底板的底部表面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組件,并且兩個支撐組件可插接在土壤中,進而能夠使得支撐組件對底板提供平穩的支撐。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組件(1)包括第一夾板(11)和第二夾板(12),所述第一夾板(11)設置于第二夾板(12)的上表面,并且兩者呈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2)包括旋轉柱(21),所述旋轉柱(21)設置于底板(3)的頂部表面兩側,所述旋轉柱(21)的頂部表面居中位置開設有第一內螺紋孔(22),所述第一內螺紋孔(22)與所述連接螺桿(15)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4)包括中控管(41),所述中控管(41)設置于底板(3)的底部表面一側,所述中控管(41)一側表面且靠近底端位置開設有第三內螺紋孔(42),所述第三內螺紋孔(42)轉動連接限位螺桿(4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板(11)和所述第二夾板(12)的內腔設置有橡膠板(16),所述橡膠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腿(43)底端呈錐形,用于方便工作人員把支撐腿(43)插入地底。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4)設置有多個,并且多個所述限位孔(44)呈線性陣列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組件(1)包括第一夾板(11)和第二夾板(12),所述第一夾板(11)設置于第二夾板(12)的上表面,并且兩者呈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2)包括旋轉柱(21),所述旋轉柱(21)設置于底板(3)的頂部表面兩側,所述旋轉柱(21)的頂部表面居中位置開設有第一內螺紋孔(22),所述第一內螺紋孔(22)與所述連接螺桿(15)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氣輸送用管道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4)包括中控管(4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文帥,何永梁,鄒天奇,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