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內飾,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
技術介紹
1、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車內飾主要是指汽車內部改裝所用到的汽車用品,涉及到汽車內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車方向盤套、汽車坐墊、內把手、儀表盤、天窗頂蓋等。汽車作為一種使用頻率很高的交通工具,首先需要具有安全性,對于汽車內飾材料的使用也需要滿足安全性的要求;其次,還需要符合使用者的舒適性的需求。另外,為了具有的動力性及駕駛體驗,近年來汽車材料還往質輕的方向快速發展。目前現有的汽車內飾材料往往是為了實現其中的某些功能而不得不舍棄一部分功能,例如,選用一些質輕的材料進行制備,但是安全性及環保性則無法顧及。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采用輕質金屬作為支撐框架,通過貼覆雙組份棉和泡沫塑料提升內襯總成的隔音減振效果,通過彈性橡膠和彈簧提升內襯總成的緩沖效果和減震作用,并進一步通過非牛頓流體對突然沖擊起到明顯緩沖作用,并在內襯表面內部包埋碳纖維編織網,有效提升整體的強剛度和抗拉伸強度,通過鑲嵌的永久磁體提升總成的安裝效果,實現內襯總成的可替換,整體上改進了內襯總成結構和使用效果。
2、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包括有頂蓋內襯總成基體,頂蓋內襯總成基體的前端設置為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天窗頂蓋總
4、作為優選的,頂蓋內襯總成基體、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均包括有輕質金屬板支撐層,輕質金屬板支撐層的上表面貼覆設置有雙組分隔音棉層、下表面貼覆設置有泡沫塑料板層,雙組分隔音棉層和泡沫塑料板層的外側貼覆設置有高彈性橡膠板層,上下兩側的高彈性橡膠板層的外側均貼覆設置有多孔軟質陶瓷基體層,上下兩側的多孔軟質陶瓷基體層的外側均設置有塑料薄膜空腔層,塑料薄膜空腔層內部包裹設置有緩沖非牛頓流體。
5、作為優選的,雙組分隔音棉層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成分:組份a50-60%、組份b?40-50%,其中,組份a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成分:聚多巴胺改性有機硅彈性體30-55%、聚硅氧烷和聚苯乙烯雙改性聚氧二甲苯10-35%、殼聚糖鹽酸鹽改性醋酸纖維素樹脂10-30%、有機稀土2-8%、納米金屬銀纖維1-5%、促進劑1-2%、分散劑0.5-0.8%、固化劑0.2-0.5%、抗氧化劑0.2-0.4%;組份b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成分:金屬氧化物改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55%、三聚氰胺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45%、碳纖維改性高韌性防輻射硅橡膠10-30%、抗菌多肽改性殼聚糖鹽酸鹽3-8%、無機稀土1-5%、促進劑0.5-1.5%、分散劑1.0-3.5%、固化劑1.5-3.0%、抗靜電劑0.2-0.6%、消泡劑0.1-0.3%、防老劑0.1-0.3%。
6、作為優選的,頂蓋內襯總成基體上于汽車天窗安裝空腔的兩側設置有安裝固定螺孔和安裝固定卡件,通過安裝固定螺孔和安裝固定卡件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固定在汽車頂蓋上,頂蓋內襯總成基體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之間均設置有彎曲弧度,通過頂蓋內襯總成基體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之間的彎曲弧度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貼合在汽車頂蓋內壁面上。
7、作為優選的,上下兩側的塑料薄膜空腔層的外側均包裹設置有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包裹在輕質金屬板支撐層、雙組分隔音棉層、泡沫塑料板層、高彈性橡膠板層、多孔軟質陶瓷基體層和塑料薄膜空腔層的外側,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的內部包埋設置有輕質碳纖維編織多層網,輕質碳纖維編織多層網的厚度大于等于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的厚度的一半,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的外側半鑲嵌設置有固定用永久磁體,固定用永久磁體的露出高度小于等于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的厚度的一半。
8、作為優選的,頂蓋內襯總成基體、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內部還安裝設置有強力支撐彈簧體,強力支撐彈簧體卡裝安裝在高彈性橡膠板層之間的彈簧體安裝槽中,強力支撐彈簧體貫穿輕質金屬板支撐層、雙組分隔音棉層、泡沫塑料板層并與高彈性橡膠板層固定連接。
9、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0、本專利技術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采用輕質金屬作為支撐框架,通過貼覆雙組份棉和泡沫塑料提升內襯總成的隔音減振效果,通過彈性橡膠和彈簧提升內襯總成的緩沖效果和減震作用,并進一步通過非牛頓流體對突然沖擊起到明顯緩沖作用,并在內襯表面內部包埋碳纖維編織網,有效提升整體的強剛度和抗拉伸強度,通過鑲嵌的永久磁體提升總成的安裝效果,實現內襯總成的可替換,整體上改進了內襯總成結構和使用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的前端設置為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設置有汽車天窗安裝空腔(4),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上安裝設置有天窗前內襯板控制模塊(5),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上安裝設置有天窗后內襯板控制模塊(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上于汽車天窗安裝空腔(4)的兩側設置有安裝固定螺孔(7)和安裝固定卡件(8),通過安裝固定螺孔(7)和安裝固定卡件(8)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固定在汽車頂蓋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均設置有彎曲弧度,通過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的彎曲弧度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貼合在汽車頂蓋內壁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16)的內部包埋設置有輕質碳纖維編織多層網(17),輕質碳纖維編織多層網(17)的厚度大于等于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16)的厚度的一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16)的外側半鑲嵌設置有固定用永久磁體(18),固定用永久磁體(18)的露出高度小于等于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16)的厚度的一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內部還安裝設置有強力支撐彈簧體(19),強力支撐彈簧體(19)卡裝安裝在高彈性橡膠板層(12)之間的彈簧體安裝槽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強力支撐彈簧體(19)貫穿輕質金屬板支撐層(9)、雙組分隔音棉層(10)、泡沫塑料板層(11)并與高彈性橡膠板層(12)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的前端設置為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和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設置有汽車天窗安裝空腔(4),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上安裝設置有天窗前內襯板控制模塊(5),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上安裝設置有天窗后內襯板控制模塊(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上于汽車天窗安裝空腔(4)的兩側設置有安裝固定螺孔(7)和安裝固定卡件(8),通過安裝固定螺孔(7)和安裝固定卡件(8)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固定在汽車頂蓋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均設置有彎曲弧度,通過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與天窗頂蓋總成前內襯(2)或天窗頂蓋總成后內襯(3)之間的彎曲弧度將頂蓋內襯總成基體(1)貼合在汽車頂蓋內壁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天窗頂蓋內襯總成,其特征在于,上下兩側的所述塑料薄膜空腔層(14)的外側均包裹設置有天窗頂蓋內襯裝飾層(16),天窗頂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建新,張陸賢,
申請(專利權)人: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