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品制作,尤其涉及一種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1、粽子通常是用粽葉包裹糯米或黏黍,經過蒸煮而成的食品。粽子的種類繁多,如棗粽、豆沙粽、鮮肉粽、八寶粽、火腿粽、桂圓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咸蛋粽、蛋黃粽等。
2、傳統粽子雖然美味,但食材單一,制作時通常只注重口味和外觀,食材含有較多的油脂、糖分,粽子屬于粘食多食難于消化,油膩成分多不利于健康,缺乏營養均衡、養生保健的元素,因此傳統粽子忽視了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結合中醫五行理論中的“五味歸五臟、五色養五臟”原理,提供一種具有養生保健功能的五色藥膳養生粽及其制備方法,通過藥膳食療發揮對五臟的調養作用,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提升粽子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理念,五味之間彼此之間協同配合,實現粽子營養均衡、健康美味、養生保健的目的。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包括:
4、青色粽子(酸味):由青橘皮2~4g、枳椇子2~4g、夏枯草2~5g、菊花2~5g、艾葉4~8g、海帶2~4g、蔓越莓2~4g、糯米110~130g制備而成;
5、紅色粽子(苦味):由紅皮花生15~30g、紅豆20~40g、紅棗10~25g、枸杞子5~10g、桂圓肉5~10g、糯米110~130g、蓮子心2根制備而成;
6、黃
7、白色粽子(辛味):由百合2~4g、蓮子4~8g、銀耳2~4g、苦杏仁2~5g、玉竹2~4g、黨參2~5g、生姜2~4g、糯米110~130g制備而成;
8、黑色粽子(咸味):由黑米2~4g、黑豆4~6g、黑芝麻2~4g、桑葚2~5g、熟地黃10~20g、紫菜0.2g、黑木耳1.2g、食用鹽1g、糯米110~130g制備而成。
9、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如上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0、s1、分別根據青色粽子、紅色粽子、黃色粽子、白色粽子、黑色粽子的配方準備相應的原料;
11、s2、對每一種顏色的粽子原料進行粉碎或水煎,制備對應藥液;
12、s3、將每一種顏色的糯米分別用對應藥液浸泡至藥液滲透糯米;
13、s4、將每一種顏色的糯米與對應藥液拌勻;
14、s5、使用粽葉包裹s4中拌勻的糯米和藥粉;
15、s6、每一種顏色對應不同的味道,青色加蔓越莓對應酸味,紅色加蓮心對應苦味、黃色加甘草、羅漢果糖對應甜味、白色加生姜對應辛味、黑色加食用鹽對應咸味;
16、s7、根據營養均衡原則,粽子里含有五谷雜糧(糯米、黑米、小米、紅豆、黑豆等),堅果類(黑芝麻、花生、杏仁等)、菌藻類(黑木耳、香菇、銀耳、海帶、紫菜等)
17、s8、通過蒸或煮熟的方式完成各個粽子的制作,形成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
18、進一步的,所述青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青橘皮、枳椇子、海帶、蔓越莓粉碎;將夏枯草、菊花、艾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19、進一步的,所述紅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紅皮花生、紅豆、紅棗壓碎成米粒大小;將枸杞子、桂圓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加2根蓮心,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20、進一步的,所述黃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山藥、茯苓、山楂、香菇粉碎成米粒大小;將梔子、甘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和小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羅漢果糖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21、進一步的,所述白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百合、蓮子、銀耳、苦杏仁粉、生姜碎成米粒大小;將玉竹、黨參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22、進一步的,所述黑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黑米、黑豆、黑芝麻、桑葚、黑木耳、紫菜粉碎成粗粉;將熟地黃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加上食用鹽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23、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24、本專利技術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及其制備方法,將傳統粽子與中醫藥文化相結合,不僅保留了傳統粽子的美味,還增加了健康養生的元素,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滿足了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另外,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通過五種顏色的視覺效果,提升了食用時的感官體驗,同時每種顏色對應不同的口味和藥材,還加入了各種營養需求食材,豐富了味覺層次,根據不同顏色粽子的特定功效,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需求選擇適合的粽子,每種顏色的粽子都含有對應臟腑的養護成分,長期食用有助于調節身體機能,促進健康。
25、本專利技術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及其制備方法,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粽子文化的同時,通過創新的藥膳理念,為傳統食品注入新的活力,為中藥材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有助于推動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
26、另外,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作方法保留了傳統粽子的手工包裹和蒸煮工藝,易于在家庭和作坊中制作,有利于傳統技藝的傳承和普及。即通過添加中藥材,功能性成分均屬于藥食同源范疇,各具有明確的保健功能,提升了粽子的附加值,使其從單純的節日食品轉變為具有健康養生功能的全年商品。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青橘皮、枳椇子、海帶、蔓越莓粉碎;將夏枯草、菊花、艾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紅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紅皮花生、紅豆、紅棗壓碎成米粒大小;將枸杞子、桂圓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加入2根蓮心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山藥、茯苓、山楂、香菇粉碎成米粒大小;將梔子、甘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和小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羅漢果糖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五色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黑米、黑豆、黑芝麻、桑葚、黑木耳、紫菜粉碎成粗粉;將熟地黃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加上食用鹽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青橘皮、枳椇子、海帶、蔓越莓粉碎;將夏枯草、菊花、艾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紅色粽子的制備方法為,將紅皮花生、紅豆、紅棗壓碎成米粒大小;將枸杞子、桂圓肉水煎2次形成藥液;將糯米用藥液浸泡至透,加入上述粗粉拌勻,加入2根蓮心用粽葉包裹,蒸或煮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五色五味藥膳養生粽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玲艷,陳亦勛,王子睿,謝海瑞,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智承堂食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