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養殖,尤其涉及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
技術介紹
1、在對魚卵進行孵化時,需要使用孵化器將魚卵進行放置孵化,孵化器能夠為魚卵提供合適的孵化環境和保護,在工作人員對魚卵進行孵化時,孵化器內部水流可能因魚卵孵化或外界環境導致水中有雜質,需要對水質進行同步過濾,防止雜質對水質進行污染從而影響魚苗的生存。
2、如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魚苗孵化器,其公告號為cn219537179u,該公開的技術方案能夠對孵化的水質進行過濾,但是由于鱘魚魚卵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會沉積在水底,并且相互之間會形成擠壓,使得鱘魚魚卵無法充分的接受溶解氧,目前養殖人員會采用手動撥動的方式來撥動鱘魚魚卵,但是操作的過程中非常的麻煩,并且撥動的力度也不好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以上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
2、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包括池體、空氣翻動組件、過濾池、驅動組件,所述池體的內側固定連接有孔板,所述池體內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傾斜導板,所述傾斜導板的一端等間隔開設有漏水孔,所述空氣翻動組件包括氣泵和固定連接在池體內部且位于孔板下側的三個管體,所述管體的內側貫穿設置有進氣管,所述管體和進氣管的頂部等間隔開設有相通的出氣孔,所述進氣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回位彈簧,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連通有導管,所述導管的一端通過軟管與氣泵的出氣端相連通,所述過濾池內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傾斜濾板,所述過濾池的中部安裝有吸水箱,所述過濾池內部的左側安裝有水泵
3、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池體與過濾池的右側均連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裝有控制閥。
4、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傾斜濾板的上側為等間隔開設的濾孔。
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齒輪組包括兩個錐齒輪,其中一個錐齒輪套接在驅動軸的一端,另一個錐齒輪固定連接在轉軸的底端。
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軸的外側通過帶座軸承連接在池體的表面。
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池的正面固定連接有防護殼,所述齒輪組設置在防護殼的內側。
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吸水箱右側的底部為開設的進水口。
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池的內側安裝有加熱管。
10、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技術通過氣泵、管體和進氣管的使用,使得鱘魚魚卵在進行孵化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空氣來推動水底的鱘魚魚卵,從而保證鱘魚魚卵充分的接受溶解氧,降低鱘魚魚卵之間的擠壓,保證鱘魚魚卵孵化的效果。
12、2、本技術通過驅動組件和空氣翻動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驅動組件能夠帶動空氣翻動組件間歇性的翻動孵化的鱘魚魚卵,從而能夠保證魚卵翻動的效果。
13、3、通過驅動組件的使用,使得驅動組件能夠通過水體過濾循環時的作用力帶動孵化的鱘魚魚卵進行翻動,從而讓魚卵在翻動時能夠更加方便。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1)與過濾池(9)的右側均連通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上安裝有控制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濾板(10)的上側為等間隔開設的濾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組(17)包括兩個錐齒輪,其中一個錐齒輪套接在驅動軸(15)的一端,另一個錐齒輪固定連接在轉軸(18)的底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18)的外側通過帶座軸承連接在池體(1)的表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9)的正面固定連接有防護殼(20),所述齒輪組(17)設置在防護殼(20)的內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箱(11)右側的底部為開設的進水口。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9)的內側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1)與過濾池(9)的右側均連通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上安裝有控制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濾板(10)的上側為等間隔開設的濾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鱘魚孵化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組(17)包括兩個錐齒輪,其中一個錐齒輪套接在驅動軸(15)的一端,另一個錐齒輪固定連接在轉軸(18)的底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元春,吳元建,王命亮,雷星,黃孝之,趙小龍,胡訓樂,
申請(專利權)人:資興市良美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