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防撞墩領域,具體為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
技術介紹
1、公路修建或者維護時,需要在施工場地周圍擺放一些防撞墩,一方面防撞汽車意外闖入施工場地,另一方面起到隔離行人、行車的作用,便于公路施工的正常進行,防撞墩放置在公路及城市道路的轉彎、出入口、收費口及其他需要隔離或防撞的危險地段的路面上,起安全隔離、警示、預防碰撞并能在發生碰撞時起緩沖作用,吸收并降低碰撞沖擊力,還有對行人進行保護。
2、根據公開專利202020263516.6可知,一種市政道路用防撞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固定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固定安裝有頂板,所述頂板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提手,所述頂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拉繩,所述拉繩的外部固定安裝有彈簧一,所述拉繩和彈簧一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在預埋樁的頂部,所述立柱的側面開設有圓孔,所述圓孔上活動安裝有支撐桿,在實現本技術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通過在立柱的一周開設有孔,且在圓孔中活動安裝有支撐桿,且將支撐桿的另一端與防撞板固定連接解決了防撞板在與車輛發生碰撞時不能車輛進行緩沖的問題,使用過程中,傳統的市政道路防撞墩由于市政道路路面不平整而容易導致防撞墩底部安裝后不能完全與路面接觸的現象,降低了市政道路防撞墩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而且由于防撞墩一般都是采用鋼筋混凝土制作的,容易因防撞墩過重而導致操作人員一人不能將其轉移或調節安裝位置,降低了防撞墩在市政道路上安裝時的效率。為此,需要設計新的技術方案給予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包括防撞墩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體(1)的底端開設有內置槽(2),所述內置槽(2)的內部通過彈簧件(21)連接有撐塊(22),所述撐塊(2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與其大小相同的橡膠墊(23),所述防撞墩體(1)的底部還開設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另一端連通式開設有沉槽(31),所述沉槽(31)的內部設置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的一側開設有限位孔(33),所述推板(3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34),所述支撐柱(34)的另一端通過滾球槽(35)連接有滾球體(36),所述防撞墩體(1)的端面通過沉頭孔(4)連接有限位銷(4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體(1)外部的兩側通過多組緩沖彈簧(11)連接有防撞板(12),多組所述緩沖彈簧(1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防撞墩體(1)的外表面,多組所述防撞墩體(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防撞板(12)的一側,在所述緩沖彈簧(11)的鄰面還開設有貫穿式的連接桿安裝槽(1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2)的大小與所述沉槽(31)的大小相吻合,并且與其內壁活動連接,所述支撐柱(34)的外徑大小與所述通槽(3)的內徑大小相吻合,并且與其內壁滑動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球槽(35)呈3/4圓球狀,所述滾球體(36)的3/4部位插接在所述滾球槽(35)的內部,并且與其內壁活動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銷(41)活動連接在所述沉頭孔(4)的內部,并且與所述限位孔(33)的位置對應,所述沉頭孔(4)的一端與所述沉槽(31)的內部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包括防撞墩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體(1)的底端開設有內置槽(2),所述內置槽(2)的內部通過彈簧件(21)連接有撐塊(22),所述撐塊(2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與其大小相同的橡膠墊(23),所述防撞墩體(1)的底部還開設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另一端連通式開設有沉槽(31),所述沉槽(31)的內部設置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的一側開設有限位孔(33),所述推板(3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柱(34),所述支撐柱(34)的另一端通過滾球槽(35)連接有滾球體(36),所述防撞墩體(1)的端面通過沉頭孔(4)連接有限位銷(4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體(1)外部的兩側通過多組緩沖彈簧(11)連接有防撞板(12),多組所述緩沖彈簧(11)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防撞墩體(1)的外表面,多組所述防撞墩體(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防撞板(12)的一側,在所述緩沖彈簧(11)的鄰面還開設有貫穿式的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曙光,
申請(專利權)人:博興縣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服務中心,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