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種植,具體為一種種植裝置。
技術介紹
1、隨著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產生,塑料薄膜廣泛應用于農業,日本及歐美國家于50年代初期應用溫室薄膜覆蓋溫床獲得成功,隨后又覆蓋小棚及溫室也獲得良好效果。
2、根據中國技術公開說明書“cn217523427u”中記載的“本技術通過設置大棚、支座、支桿、頂撐、固定塊、固定槽、定位機構和轉動機構的配合使用,通過對轉動機構進行順時針轉動帶動定位機構進入固定槽的內部,此時可對支桿與頂撐進行組裝,完畢后反方向對轉動機構進行轉動,通過與定位機構的配合使用對支桿進行固定,解決了現有在對大棚進行搭建的時候需要對大棚內部的支架進行組裝,從而完成對大棚的支撐,通常對大棚的支架進行組裝時較為繁瑣,影響到了大棚的搭建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種方便對大棚支架進行組裝的放置,來提高大棚搭建的效率”。
3、根據上述專利可得知,在對大棚進行搭建的時候需要對大棚內部的支架進行組裝,從而完成對大棚的支撐,通常對大棚的支架進行組裝時較為繁瑣,影響到了大棚的搭建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種植裝置,具備便于組裝大棚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大棚的支架進行組裝時較為繁瑣,影響到了大棚的搭建效率的問題。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種植裝置,包括組裝組件,所述組裝組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設置有兩個;弧形板,設置于兩個所述支
5、優選的,所述絲桿的一端設置有輔助組件,所述輔助組件包括;插塊,設置于所述絲桿的一端;插槽,開設于所述把手的一側。
6、優選的,所述插槽的內側相對面對稱設置有防滑墊。
7、優選的,所述對接槽開設于所述支柱的外側。
8、優選的,所述支柱的一側對稱設置有箭頭。
9、優選的,所述對接槽的內側相對面對稱開設有斜槽。
10、優選的,所述把手設置在所述支柱的內側。
11、優選的,所述凹槽為螺紋槽,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設置有螺紋,所述固定桿的一端穿過所述支柱的內側。
12、(三)有益效果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種植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4、該種植裝置,通過將弧形板放置到兩個支柱的頂部,然后使得對接勾與對接槽進行對接,在對接勾與對接槽進行對接時,下壓弧形板由于對接勾底部的傾斜度,可以使得限位塊擠壓彈簧,使得限位塊箱一側移動,在對接勾插入完成后彈簧會帶動限位塊復位,對對接勾進行簡單的限位,以便后續轉動把手帶動絲桿外側壁的擋板進行移動,并與限位塊進行限位,這樣就安裝完成了,該裝置操作方便,具有暫時限位的機構,方便后續的固定,增加了作業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組裝組件(1),所述組裝組件(1)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171)的一端設置有輔助組件(2),所述輔助組件(2)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的內側相對面對稱設置有防滑墊(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槽(13)開設于所述支柱(11)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1)的一側對稱設置有箭頭(2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槽(13)的內側相對面對稱開設有斜槽(2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7)設置在所述支柱(11)的內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1)為螺紋槽,所述固定桿(14)的一端設置有螺紋(26),所述固定桿(14)的一端穿過所述支柱(11)的內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組裝組件(1),所述組裝組件(1)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171)的一端設置有輔助組件(2),所述輔助組件(2)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的內側相對面對稱設置有防滑墊(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槽(13)開設于所述支柱(11)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振濤,張世澤,王慧,李鵬,徐桂香,王靜,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紫晶川梭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