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2d/3d可切換顯示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
技術介紹
1、裸眼3d顯示是顯示技術的前沿,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但可實用的裸視3d顯示器依然存在立體觀看視疲勞等問題,使用者不希望長時間使用,而且目前的3d片源較為匱乏;即使3d顯示技術日益成熟,但現有的海量2d片源仍是人類文明的巨大財富,也不希望被舍棄。因此,2d/3d兼容顯示被提上議事日程,被一致認為需要與2d顯示和3d顯示同步發展。液晶透鏡因其具有焦距連續可控、功耗低、無機械移動、結構輕巧等優點在2d/3d可切換顯示領域備受關注。
2、為了實現2d/3d可切換顯示,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同類型的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裝置,例如基于雙層多電極結構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基于聚合物層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基于偏轉方向可控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其中,基于雙層多電極結構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能夠實現橫屏和豎屏方向上的3d顯示效果;基于聚合物層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能夠實現高分辨率3d顯示;基于偏轉方向可控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創新性地引入了鐵電液晶材料,大幅度減小了切換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工藝簡單、驅動方式簡單、切換時間快以及立體感強的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
2、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專利技術包括上基板、上透
4、所述上透明平面電極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采用氧化銦錫(ito)或氧化銦鋅(izo)等透明導電材料制作;上透明平面電極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厚度相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間隙大于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寬度;所述上透明平面電極接地,電壓施加在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上;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長邊與下基板長邊的夾角為θ,并且θ小于90°。
5、所述液晶層采用低粘度向列相液晶材料,液晶層厚度均勻。
6、所述上下取向層摩擦方向垂直于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長邊方向。
7、所述顯示面板采用高分辨率顯示面板。
8、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當液晶透鏡陣列處于工作電壓關閉狀態時,液晶分子在取向層作用下呈垂直于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長邊方向排列,液晶層中折射率呈均勻分布,對光線無會聚作用,此時整個裝置工作于2d模式;當在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上施加電壓,上透明平面電極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之間產生空間不均勻電場,從而改變液晶層內部的折射率分布,通過下取向層作用,液晶層中折射率呈現傾斜柱透鏡分布,傾斜柱透鏡有助于消除莫爾條紋,此時整個裝置工作于3d模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包括上基板、上透明平面電極、上取向層、液晶層、下取向層、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下基板和顯示面板,所述上透明平面電極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厚度相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間隙大于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寬度,所述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長邊與下基板長邊的夾角為θ,并且θ小于9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取向層摩擦方向垂直于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長邊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液晶透鏡陣列的2d/3d可切換顯示,包括上基板、上透明平面電極、上取向層、液晶層、下取向層、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下基板和顯示面板,所述上透明平面電極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厚度相同,下透明平行四邊形電極的間隙大于下透明平行四...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