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調,具體為一種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控制方法及空調機組。
技術介紹
1、超低溫開啟式機組在冷庫庫房降溫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常見的空調機組相對穩定的運行范圍相比,超低溫開啟式螺桿壓縮機組的運行環境更為嚴苛。具體來說,有些冷庫庫房需要將溫度從+16℃降至-30℃。在機組運行過程中,蒸發溫度也需從+5℃降低至-40℃。以常用的r507a冷媒為例,在保持冷凝溫度+30℃不變的情況下,隨著蒸發溫度的變化,機組的吸排氣壓差會從7.3bar顯著升高至13.2bar,這種大幅度的變化對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為了提高超低溫機組的運行可靠性,通常在開啟式機組中配置一臺油泵。當壓縮機的供油壓差不滿足要求時,油泵會自動開啟,確保供油充足;而當需求得到滿足時,油泵則會關閉。潤滑油通過油泵后,經供油總管噴入壓縮機內部,不僅起到了冷卻和潤滑的作用,還為壓縮機的加載和卸載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3、然而,這種配置一臺定頻油泵的設計在實際運行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精確適應冷庫的運行需求。首先,在冷庫剛開始降溫時,由于與目標溫度存在較大差距,壓縮機需要快速加載以迅速降低溫度。這時對供油流量的要求較高。而當庫溫接近目標溫度時,壓縮機則需要慢速加載,這時對供油流量的要求相對較低。此外,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的變化也會對供油系統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機組長期運行時,尤其是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油路系統的壓降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油泵的揚程需求。
4、如果僅僅選用一臺大流量、高揚程的油泵,雖然能夠在各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僅配置一臺定頻油泵無法適應機組的多變供油需求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控制方法及空調機組。
2、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包括:
4、油路管道,連接在所述空調機組的油分離器與壓縮機之間;
5、多個油泵,設置在油路管道上;
6、閥門組件,設置在所述油路管道上,可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使多個油泵處于并聯狀態,或者串聯狀態,或者單臺連通狀態。
7、進一步的,多個油泵具體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
8、進一步的,油路管道包括:一端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油分離器出油側的油路總管,并聯在所述油路總管另一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并聯在第二分管端部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分管的端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壓縮機側,所述第一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一分管上,所述第二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二支管上。
9、進一步的,所述閥門組件具體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分管上的第一電磁閥,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分管端部連接位置兩側的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
10、進一步的,所述油路管道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空調機組油分離器和所述壓縮機之間并與設置油泵的管路處于并聯狀態的旁通油路,所述閥門組件具體還包括設置在旁通油路上的第四電磁閥。
11、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管上設有單向閥。
12、進一步的,還包括:油冷卻器,所述油冷卻器設置在所述油路總管與所述油分離器的出油側之間。
13、進一步的,還包括:油過濾器,所述油過濾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用于過濾流向壓縮機側的潤滑油。
14、進一步的,還包括:供油總管,連接在油過濾器與所述壓縮機之間,所述供油總管的各個供油分管連接所述壓縮機的各個供油口。
15、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包括步驟:
16、檢測空調機組的實際蒸發溫度,并通過實際蒸發溫度減去目標蒸發溫度計算蒸發溫度偏差值δq;
17、根據空調機組的蒸發溫度偏差值δq與預設的偏差值的比較結果調整閥門組件改變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
18、進一步的,檢測空調機組的實際蒸發溫度時,還檢測供油總管的供油溫度t,當供油溫度t大于或等于預設供油溫度上限值時,控制所述閥門組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使多個油泵處于并聯狀態。
19、具體的,根據空調機組的蒸發溫度偏差值δq與預設的偏差值的比較結果調整閥門組件改變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20、當蒸發溫度偏差值δq大于空調機組快速加載對應的預設加減載偏差值j,或者小于負的預設加減載偏差值j,控制閥門組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使多個油泵處于串聯狀態;
21、當蒸發溫度偏差值δq小于或等于預設加減載偏差值j,并大于或等于空調機組保持載荷對應的死區偏差值s,根據供油壓差來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
22、進一步的,根據供油壓差來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23、當供油壓差大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與預設補償壓力之和時,控制閥門組件連通油路管道除旁通油路以外的管道,并關閉所有油泵。
24、進一步的,所述根據供油壓差來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25、當供油壓差小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時,開啟累計運行時間短的油泵,并控制閥門組件單獨連通累計運行時間最短的油泵。
26、運行第一預設時間t1后,若供油壓差依舊小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開啟多個油泵,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使多個油泵處于串聯狀態,直至連續第二預設時間t2檢測到供油壓差大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與預設補償壓力之和時,控制閥門組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單獨連通累計運行時間最短的油泵,并關閉其他油泵。
27、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空調機組,包括上述的油路系統。
28、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專利技術油路系統使用多臺油泵,通過調整油泵的開停狀態以及連通狀態能夠靈活調整油路的供油狀態,使其與空調機組的運行工況匹配,精準適應運行需求,節能降耗,避免出現供油壓力不足、或者是供油油溫過高的情況。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油泵具體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管道包括:一端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油分離器出油側的油路總管,并聯在所述油路總管另一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并聯在第二分管端部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分管的端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壓縮機側,所述第一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一分管上,所述第二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二支管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組件具體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分管上的第一電磁閥,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分管端部連接位置兩側的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管道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空調機組油分離器和所述壓縮機之間并與設置油泵的管路處于并聯狀態的旁通油路,所述閥門組件具體還包括設置在旁通油路上的第四電磁閥。
6.如權利要求3所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冷卻器,所述油冷卻器設置在所述油路總管與所述油分離器的出油側之間。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過濾器,所述油過濾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用于過濾流向壓縮機側的潤滑油。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供油總管,連接在油過濾器與所述壓縮機之間,所述供油總管的各個供油分管連接所述壓縮機的各個供油口。
10.一種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包括步驟: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空調機組的實際蒸發溫度時,還檢測供油總管的供油溫度T,當供油溫度T大于或等于預設供油溫度上限值時,控制所述閥門組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使多個油泵處于并聯狀態。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空調機組的蒸發溫度偏差值ΔQ與預設的偏差值的比較結果調整閥門組件改變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供油壓差來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供油壓差來切換所述油路管道改變所述多個油泵的連通狀態具體包括: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油路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運行第一預設時間t1后,若供油壓差依舊小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開啟多個油泵,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使多個油泵處于串聯狀態,直至連續第二預設時間t2檢測到供油壓差大于或等于預設最小供油壓差與預設補償壓力之和時,控制閥門組件切換所述油路管道單獨連通累計運行時間最短的油泵,并關閉其他油泵。
16.一種空調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油路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油泵具體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管道包括:一端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油分離器出油側的油路總管,并聯在所述油路總管另一端的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并聯在第二分管端部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分管的端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連接所述空調機組的壓縮機側,所述第一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一分管上,所述第二油泵設置在所述第二支管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組件具體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分管上的第一電磁閥,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管上位于所述第一分管端部連接位置兩側的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管道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空調機組油分離器和所述壓縮機之間并與設置油泵的管路處于并聯狀態的旁通油路,所述閥門組件具體還包括設置在旁通油路上的第四電磁閥。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管上設有單向閥。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冷卻器,所述油冷卻器設置在所述油路總管與所述油分離器的出油側之間。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機組的油路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過濾器,所述油過濾器連接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第二支管,用于過濾流向壓縮機側的潤滑油。
9.如權利要求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忠鏗,周巍,羅熾亮,練浩民,李瑩,崔騰達,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