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模具領域,具體為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
技術介紹
1、鍛造模具是指一種能使坯料成形為模鍛件的工具,鍛造模具是模鍛件生產中必需的關鍵工藝裝備,是設備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鍛件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鍛造模具是在鍛造工藝過程中使用的模具,原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鍛模中產生塑性變形,從而得到所需的形狀和尺寸的零件。
2、關于鍛造模具的專利,現有技術公開(公開號:cn217666166u)一種拐臂成型鍛造模具,文中提出“所述固定基座焊接在鍛造模具本體的左側,所述固定基座的頂部轉動連接有阻尼旋轉座,所述阻尼旋轉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轉動架,所述轉動架的右側固定安裝有空心盤。”?鍛造模具在出模的時候,由于的產品在模腔的內部嚴絲合縫設置,不便于將產品自模腔的內部進行取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缺陷。
2、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包括模具座,模具座的表面開設有兩組模腔,所述模具座的底部安裝有底板,且底板的底部與固定座焊接固定,同時模具座內部開設有兩組冷卻降溫通道,并且兩組冷卻降溫通道分別設置在兩組模腔的外側,模具座與底板端部設置有活動連接合頁,且模具座與底板之間通過活動連接合頁進行活動連接。
3、優選的,所述冷卻降溫通道的橫向剖面為“u”形設置,且冷卻降溫通道包裹在模腔的外側周向位置。
4、優選的,所述模具座遠離活動連接合頁的一端焊接有受力
5、優選的,所述模具座在底板的上側表面為翻轉結構,且模具座的四個棱角處均開設有矩形設置的邊緣開槽。
6、優選的,所述冷卻降溫通道的進口與冷水進管連通設置,且冷卻降溫通道的出口與冷水出管連通設置,同時冷卻降溫通道內部流通冷水對模腔內部的成型產品進行冷卻。
7、優選的,所述模具座、底板的面積一致,且底板與固定座的剖面為“t”形設置。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產品在模腔的內部成型完畢,并在冷卻降溫通道的作用下冷卻完畢的時候,此時手持受力把手,將模具座轉動180°,并在地面上放置軟墊,可利用產生的重量使得其從模腔的內部進行掉落至軟墊上,可對產品進行快速的脫模工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包括模具座(2),模具座(2)的表面開設有兩組模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2)的底部安裝有底板(3),且底板(3)的底部與固定座(4)焊接固定,同時模具座(2)內部開設有兩組冷卻降溫通道(7),并且兩組冷卻降溫通道(7)分別設置在兩組模腔(6)的外側,模具座(2)與底板(3)端部設置有活動連接合頁(5),且模具座(2)與底板(3)之間通過活動連接合頁(5)進行活動連接,所述冷卻降溫通道(7)的橫向剖面為“U”形設置,且冷卻降溫通道(7)包裹在模腔(6)的外側周向位置,所述模具座(2)遠離活動連接合頁(5)的一端焊接有受力把手(1),且受力把手(1)的外側套接有護套(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2)在底板(3)的上側表面為翻轉結構,且模具座(2)的四個棱角處均開設有矩形設置的邊緣開槽(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降溫通道(7)的進口與冷水進管(10)連通設置,且冷卻降溫通道(7)的出口與冷水出管(11)連通設置,同時冷卻降溫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2)、底板(3)的面積一致,且底板(3)與固定座(4)的剖面為“T”形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出模的鍛造模具,包括模具座(2),模具座(2)的表面開設有兩組模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2)的底部安裝有底板(3),且底板(3)的底部與固定座(4)焊接固定,同時模具座(2)內部開設有兩組冷卻降溫通道(7),并且兩組冷卻降溫通道(7)分別設置在兩組模腔(6)的外側,模具座(2)與底板(3)端部設置有活動連接合頁(5),且模具座(2)與底板(3)之間通過活動連接合頁(5)進行活動連接,所述冷卻降溫通道(7)的橫向剖面為“u”形設置,且冷卻降溫通道(7)包裹在模腔(6)的外側周向位置,所述模具座(2)遠離活動連接合頁(5)的一端焊接有受力把手(1),且受力把手(1)的外側套接有護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伊正明,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華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