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密封,特別是涉及密封結構及密封裝置。
技術介紹
1、在工業生產或日常生活中,密封裝置或密封結構通常會采用密封件(例如密封圈)來實現密封。密封件一般由可彈性變形的橡膠材料(例如hbnr)制成。密封件因老化、環境溫度降低等變硬時,其與密封接觸面之間容易發生待密封介質泄漏。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密封結構及密封裝置,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得待密封介質不容易泄漏。
2、根據本申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密封結構,包括:
3、第一零件,包括密封凹槽和用于容納待密封介質的頂部敞口的密封空間,所述密封凹槽圍繞所述密封空間設置,所述密封凹槽包括槽底和槽壁;
4、密封件,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密封凹槽內,所述密封件具有壓力空間;及
5、單向通道結構;
6、其中,所述壓力空間通過所述單向通道結構與所述密封空間單向連通,使得當所述密封空間內存在高壓待密封介質時,所述高壓待密封介質能夠通過所述單向通道結構進入并保留在所述壓力空間內。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體,所述密封本體插接于所述密封凹槽中,所述壓力空間包括所述密封本體面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所形成的凹槽,所述密封本體包括靠近所述壓力空間的內側面和遠離所述壓力空間的外側面,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相抵。
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包括靠近所述密封空間的第一槽壁和遠離所述密封空間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零件設
9、所述密封本體包括頂壁、分別連接至所述頂壁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其中,所述頂壁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的外側面能夠與所述第二槽壁相抵,所述第一側壁可彈性變形,且所述第一側壁的外側面能夠與所述第一槽壁相抵并覆蓋所述引入口,以使所述引入口和所述第一側壁共同形成為所述單向通道結構。
1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頂壁的外側面凸出于所述密封凹槽。
1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間隔設置。
1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壁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蓋所述引入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由遠離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向靠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逐漸減小。
13、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側壁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相抵。
1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側壁設有避空角,所述避空角靠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設置。
15、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本體呈環形。
1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能夠搭接在所述密封凹槽的第一槽壁上。
1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還包括凸部,所述凸部與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連接,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引入口處并能夠覆蓋所述引入口的一部分。
1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本體上設有用于將所述壓力空間分隔成多個相互獨立的子容納空間的肋板,所述肋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壓力空間的兩側壁連接。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零件包括零件本體、凸出于所述零件本體設置的第一側板和圍繞所述第一側板設置的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零件本體圍合形成所述密封空間,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分別形成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所述零件本體形成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
2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側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側板的高度。
2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為一體成型構件。
22、根據本申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密封裝置,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密封結構;及第二零件,與所述密封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零件罩設在所述密封空間的敞口處;其中,所述密封件設于所述第二零件與所述第一零件之間且與所述第二零件相抵。
23、本申請的密封結構及密封裝置,通過單向通道結構將密封空間內的高壓待密封介質引入并保留在壓力空間內。保留在壓力空間內的高壓待密封介質能夠對壓力空間的內壁產生力f,使密封件被推向與密封接觸面貼合,并增加密封件與密封接觸面之間的接觸壓力。從而使得密封件即便因低溫(如-35℃)或者老化等原因變硬,密封件在密封接觸面上的接觸壓力也足夠抵抗待密封介質的內壓,進而防止待密封介質發生泄漏,增加密封結構及密封裝置的密封性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體,所述密封本體插接于所述密封凹槽中,所述壓力空間包括所述密封本體面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所形成的凹槽,所述密封本體包括靠近所述壓力空間的內側面和遠離所述壓力空間的外側面,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的外側面凸出于所述密封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間隔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蓋所述引入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由遠離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向靠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逐漸減小。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壁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相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壁設有避空角,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體呈環形。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能夠搭接在所述密封凹槽的第一槽壁上。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還包括凸部,所述凸部與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連接,所述凸部位于所述引入口處并能夠覆蓋所述引入口的一部分。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體上設有用于將所述壓力空間分隔成多個相互獨立的子容納空間的肋板,所述肋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壓力空間的兩側壁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件包括零件本體、凸出于所述零件本體設置的第一側板和圍繞所述第一側板設置的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零件本體圍合形成所述密封空間,所述第一側板和所述第二側板分別形成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所述零件本體形成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側板的高度。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為一體成型構件。
16.一種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體,所述密封本體插接于所述密封凹槽中,所述壓力空間包括所述密封本體面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所形成的凹槽,所述密封本體包括靠近所述壓力空間的內側面和遠離所述壓力空間的外側面,所述密封本體的外側面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壁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壁的外側面凸出于所述密封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間隔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覆蓋所述引入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由遠離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向靠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的一側逐漸減小。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壁能夠與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相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壁設有避空角,所述避空角靠近所述密封凹槽的槽底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喬基奧·基隆迪,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索菲瑪汽車濾清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